第九十四章 货款到手,再订大合同!

A+A-

    交出了货物,按照合同书上的价格一个樟木箱三百元,五十个樟木箱,沪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财务支付了一万五千元的巨款。

    看着巨款,老朱厂长是热泪盈眶,这些时日他们整厂的工人都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

    这生意的成功,代表着修造社木器木雕厂这是活过来了。

    这年代十元就是一张大票,这相当于后世十五万元的票子体积,着实有一笔,他们装进包里,赶紧存进附近的银行里。

    接着张高兴和朱厂长请沪海进出口公司的同志吃饭。

    一来是感谢他们的出力,二来是希望获得新的订单,毕竟木器木雕厂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

    沪海金陵路上国营大饭店里。

    下午下班时间。

    “杨经理,谢谢赏脸,王主任,柳同志,请,请,请。”

    朱厂长非常客气地道。

    张高兴也跟着和几人握。

    “朱厂长和张厂长客气了,这顿饭应该我们来请。”

    “不不不,应该我们请,应该我们请,我想顺顺聊聊我们厂和贵公司接下来继续合作的事情。”

    “我们公司正也有此意,哈哈哈!”

    “杨经理你喜欢吃什么菜?”

    “呵呵,张厂长你点吧。”

    “王主任您点?”

    “不不不,你来。”

    “柳同志,你是女同志,你来点吧。”

    都推啊这,张高兴只有自己点了。

    “这菜单菜不少啊,好吃不好吃也不知道,只有菜名,菜的照片都没有。”

    张高兴招呼女服务员同志。

    “同志,你给我们几位同志推荐一下你们店的菜好了?”

    女同志道“我们店的名菜有“青鱼下巴甩水”、“青鱼秃肺”、“腌川红烧圈子”、“生煸草头”、“白斩鸡”、“鸡骨酱”、“糟钵头”、“虾子大乌参”、“松江鲈鱼”、“枫泾丁蹄””

    “得嘞,能不能具体讲几个,这样吧,我去看看你们的食材边看边定,朱厂长你和杨经理他们聊。”

    “好,高兴那你去点菜。”

    “女同志你们沪海人都喜欢啥菜,我们点啥菜,今天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沪海的同志。”

    “那我给你推荐我们的沪海菜。”

    “好嘞。”

    楼上包厢里,国营大饭店的大厨将最后一道饭菜都送了上来。

    这个大厨见这桌子客人这么豪,点了这么多贵菜,于是最后一道菜亲自送上来了。”

    “几位同志这是虾子乌参,首先要把火燎水发过的乌参用油氽,然后加黄酒、酱油、虾子、肉卤、高汤、白糖和其他调料入锅烧炖。为了使海参入味,还要用筷子在海参上扎几个洞。你几位看看,这就是我扎的洞”

    “当乌参火候已足,便盛放到大盘里,继续加热锅内卤汁,再淋入葱油,最后加水淀粉收汁。出锅前放几个葱段,稍加明油,把卤汁浇在海参上,味道可是鲜美的很,几位同志请慢用。”

    “这位大厨同志的我是口水直流,杨经理,王主任,柳同志请吃,请吃。”

    张高兴对着他身后的女服务员道“对了,那位女同志,再给我们来两瓶天茅白酒。”

    酒足饭饱。

    沪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杨经理跟张高兴和朱厂长透了底,可以再给一百套樟木箱的订单。

    一百套,这可是价值三万元的大生意。

    送走了沪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同志。

    张高兴跟朱厂长进行饭钱结算。

    “大猪蹄子,十块二。”

    “红烧海鱼,六块九。”

    “白斩鸡,九块五。”

    “松江鲈鱼,八块三。”

    “一共一百九十六。”

    朱厂长傻眼。

    “啥,刚才那些些菜就吃了自己几个月的工资。”

    沪海经济发展水平这年代比全国水平要高一些,但是消费也高啊!

    那虾子大乌参,松江鲈鱼好吃是好吃,但是这血出的太狠了。

    “高兴啊高兴,我们这太奢侈了。”

    瞧见朱厂长那心痛的模样。

    “朱厂长,咱们拿下那么大的生意,请人家吃顿,花这钱值当得很,这顿饭你也跟他们认识了,我若是考取了大学,这边的生意就是你来跟他们谈了,必须要让他们认识你哩。”

    次日,沪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经理办公室。

    “张厂长,朱厂长,这一百套樟木箱你们需要三次给我们按照时间交货,四月份前给我们交货二十五套,五月份交货四十套,六月份交货剩下三十五套。”

    “这个我厂是没有问题的。”

    “好,这个价格”

    沪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再次给出了一百套订单,这让朱厂长这回是彻底地放心了。

    张高兴此次基本都是让朱厂长打头,毕竟他即将要上大学了,这修造社木器木雕厂今后主要靠的是他,待他学成归来,肯定是全面接管,那时候神州大地经济发展完全上了一个台阶,那时候他将带领东杨木雕产业整个的枯树逢春。

    现在他主要是抢占一个先,如今东杨不少老师傅已经来到了木器厂木雕厂。

    沪海这边谈完樟木箱的生意后,朱厂长和张高兴返程,带着满面春光,他们丰收而回,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一来一回,加上沪海待的几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此时全国高考阅卷老师已经批卷了大半。

    已经批阅的试卷让那些老师不知道什么好。

    因为这次恢复高考不少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都跨进一个考场,跨越穿草鞋与穿皮鞋的分水岭,同台竞技。

    这水平参差不齐,批卷是相当耗精力的,一些批卷老师在吃饭的时候打趣道,这批卷我是掉一层皮咯。

    老朽本无才,头头逼我来,若无好酒菜,明年不再来。

    与那些考生在试卷上写答卷有感诗,子本无才,老子逼我来,考试干瞪眼,鸭蛋滚滚来。

    成为枯燥批卷的一道笑谈乐趣。

    有阅卷老师道:“我觉得要这么回一首那些考生,子尚有才,无才写不来,回去好好学,明年重新来。”

    “哈哈哈!”

    高考的批卷老师们在加班加点地批卷。

    第一次参加高考的五百七十万考生也在紧张焦急地等待高考的结果。

    张高兴倒是还好,就考前紧张了那么一点。

    事后则就完全没有了,此时罗老师和二狗子周耀天,每天都紧张忐忑着,离高考批卷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我,罗老师和二狗子啊,你们别走来走去,行不行,我晃眼,我们那天进考场,那不是写着了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种准备录取,一种准备落榜,不就是如此而已,你们紧张啥?!”

    “你是站着话不要痛,你准备了那么久,自然有底气,我们底气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