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杖责四十
苏荷在大牢里被关了两日,虽然不知道外面的人是怎么费力为她这事奔走。
她还是从狱卒那态度的变化上知道,李纲父子的钱,八成是没少送的。
因为那吃食越来越好,而且狱卒对自己,甚至都露出了笑脸。
苏荷也终于得知,那个夫人的夫家姓蔡。
那就叫她蔡夫人好了,反正苏荷对这个时候的历史也不熟悉。
管他以前是做什么的,是什么官职。
一家子都被杀了,就剩这么几口,做什么的也没什么用了。
而且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也没放了这夫人和她的几个下人。
苏荷觉得肯定是新皇也忌讳这蔡夫人肚子里的孩子。
所谓斬草不除根,必留后患。
就算换了个皇帝,这皇权毕竟还是他们家的,被外人给妨碍了终究不好。
再刑律上早就有规定,孕妇是不能被砍头的,需等孩子生下来百日之后,才可以行刑。
新皇上位,当然也要博个仁善的好名头。
苏荷被关进大牢这两天,每天给蔡夫人行针,蔡夫人感觉越来越好,胎位也没什么问题了。
这日,苏荷刚刚给蔡夫人行过针,就有两个衙役过来,是要带苏荷出堂听审。
那几个女囚一听要带苏荷走,顿时都紧张起来。
一个个担心的看着苏荷,生怕她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苏荷自己心里也是没底,但是一想到总在这里呆下去也没个头,总得出面见见那个告了自己的人,再问问自己究竟是犯了什么罪才好。
衙役押着苏荷,来到宰相大堂的时候,苏荷见堂下跪着一人,衣衫破烂,只看见个后背,略有些眼熟。
大堂上坐着的两个老头,一个是唐府尹,另一个苏荷不认识,想必就是那个王宰相了。
“堂下的,可是被告苏荷?”那个王宰相开口,声音如洪雷震耳,满是威严。
“在下正是苏荷。”苏荷因为身着男装,只好行了一礼,并不打算下跪。
“你见官不跪,可是有功名在身吗?”王宰相继续严厉的问道。
看来这次是躲不过去了,苏荷曲了双膝,低头缓缓跪下。
就听那王宰相问道:“苏荷你可知罪?”
“在下不知!”苏荷干脆答道。
“不知,那原告你再一遍你因何事要告被告苏荷?”王宰相话音刚落,就听跪在一旁的人开了口。
“启禀宰相大人,老夫今日告苏荷罪名有二。
老夫与苏郎中同在清风镇开药堂,谁知这苏郎中恶意竞争,竟想出那给妇人绝育的法子,这明摆着就是要绝大宋的种,是要破坏我大宋朝的基业啊!
而且在前段时间,有辽国流寇来清风镇劫掠,家家户户受害非浅,就连老夫的药堂的都被砸,抢走了许多药材和银钱。
老夫的屁股上还被那流寇给扎了一刀。
唯独他回春堂,毫发无伤不,那流寇还给他们扔了不少的皮毛和布料。
就冲这,老夫断定这苏郎中和辽匪有勾结,啊不,她或许就是辽国的內应,潜到我大宋来破坏大宋的基业来了。”
赛华佗一开口就把苏荷吓了一跳,这老家伙不是在养伤吗?
什么时候跑到京城来告状了?
而且一开口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就他的这些,其中一条就足以要了自己的命。
虽然平时也有些磕磕碰碰的,可苏荷只当做同行的不正当竞争罢了。
没想到这赛华佗既然背后给自己捅刀子,还是往要害上捅。
苏荷急了,怎么能容赛华佗这么编排自己?
她往前跪行了两步,急道“大老爷明查,这赛郎中与草民是有些过节,可是草民没想到他这么害我。
那绝育一事,清风镇所有百姓都可给草民作证,是因为他们不想要孩子,那孩子生下来也都溺毙了,草民实在于心不忍,这才帮她们想的一个办法。
至于那勾结辽匪一事,更是无中生有,那日回春堂门口是多了不少东西,可草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后来让掌柜把那些东西拿去祥符县卖了,换成了粮食,给清风镇的百姓分发下去,草民并没有私藏,还望大老爷明鉴!”苏荷完,一个头磕在地上,不再做声。
唐府尹一直坐在旁边不做声,默默的看着苏荷,觉得这苏郎中黑瘦了不少。
比给自家女儿瞧病的时候,也憔悴了。
那些狱卒照顾的再好,监狱里也不是人呆的地方,得尽早想法把她从牢里救出去才是。
苏荷刚完,赛华佗跪直身子大声嚷嚷:“不对,宰相大人明查,这苏郎中胡八道,她明明是从外地来的郎中,不是大宋子民,却还不清自己的来处,她不是奸细是什么?”赛华佗受了千辛万苦,这才终于跪到宰相的大堂上,怎么能放过这扳倒苏荷的会?
“来人啊,把原告给我杖责四十!”王宰相完,哗啦一声,扔下四根红签。
赛华佗吓得一个哆嗦,“大老爷,草民是原告”
“打的就是你这原告!越级告状也就罢了,还在大堂上高声喧哗,你是老爷还是本官是老爷?
不给你点惩戒,你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赛华佗被拖下堂行刑去了,苏荷耳朵里听着那竹杖敲打在赛华佗皮肉上“砰砰”作响,就知道那些衙役下肯定没有留情。
唐府尹和王宰相同朝为官,早就跟王宰相把苏荷跟他家的关系了。
所以这王宰相是有些偏帮苏荷的意思,怎么能饶得了赛华佗。
四十杖打下来,赛华佗是被拖进大堂来的,那血印子在地上拖出好长。
苏荷只看了一眼,就心惊肉跳,再也不敢看下去了。
王宰相再问什么,赛华佗虽然没晕死过去,可也不出来话了。
眼看着这案是审不下去了,王宰相只好宣布退堂,把苏荷和赛华佗两人重新关入大牢,等赛华佗能话了再审。
把他们两人带走,唐府尹跟王宰相抱拳道“老夫多谢宰相大人关照大娘子的师父,改日定去府上拜访。”
“哎,唐府尹总是那么客气,你我儿女亲家,又是同朝为官。
这么点事总是要帮助的。”
两亲家客气了一会儿,唐府尹放心告辞,觉得这苏荷也用不几天就会被放出来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次审案的时候,王宰相就变了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