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禽兽乎,人乎?(求收藏,求推荐)

A+A-

    你能想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满头白发,见到一洞拿兵器,站立有序的猴子,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噌的一下,吓得从地上蹦起来的场景吗?

    就是头发倒竖,眼睛都瞪直,一蹦三尺高的那种!

    胡孙见到了!

    那场面简直要多劲爆有多劲爆!

    尼玛,这还是那个传中的那个诗圣么?这还是那个举止之间都从容有度的杜甫么?

    按此时的表现来看,这货更像是个人来疯吧!

    胡孙很是有些诧异。

    但更多的,是感到好笑。

    堂堂的诗圣,平日里肯定是跟鸿儒士子在一起,酸的都能酸掉文袋子,今日,如此放浪形骸的举止,肯定是生来头一次吧!

    哈哈哈!

    一时间,他玩心也大起。

    “鬼啊”

    胡孙也从地面跳起,同时腰身一挺,一个跟头凌空翻越了出去!

    “鬼啊!!”

    落地那一瞬,他刻意朝杜甫扮了个鬼脸,龇牙咧嘴,毛发横张,这一吓,又是一阵鬼哭狼嚎!

    金毛脸,雷公嘴,会话,关键还能飞!

    杜甫的魂都快被吓没了!

    “你你究竟是人是鬼”

    努力的克制内心的恐惧,杜甫一步步的朝洞门口退去,直到后背顶在石墙上,退无可退,这才用近乎颤抖的声音,盯着胡孙那金色的双眼皮,怯生生问道。

    “我不是人”

    胡孙替他把衣服上的褶皱抚平,法无比轻灵。

    “那那你就是鬼了”

    杜甫眼睛一翻,差点背过气去。

    “鬼个屁啊!杜兄,你这胆子也太了吧。你不记得志怪录中有过描述么,其毛蔽体,其身能立,口吐人言,山间野怪

    长尾,猴毛,桃形脸,此乃是一只猴子精!”

    李白看不下去了,中拿着的酒壶被他噌的一下揣回怀前。胡孙没料到会有人在身后话,一转头,一股淡淡的酒气喷他了满脸。

    被人拆穿,他索性也不闹了。

    看来,还是诗仙李白识货啊。

    他内心暗道一声不错,跳后一步,将那石洞中亮起的灯光,让了个位置给这两个好不容易请来的大师。

    至此,这撞破了满山洞猴子集会的二人,身形得以展露在众位黑猴眼中。

    杜甫,与胡孙后世语文课本上绘画的长相差不太多。

    白发霜鬓,头戴一顶皂青帽,身穿丹青色薄袍,看上去瘦骨嶙峋,有一股子疾世愤俗的味道在里面,眼窝深陷,一只鹰钩鼻异常的惹人注目。

    李白,走路姿态狂放至极,相貌异常俊美,体态修长,白衣白服,一头长发被簇头绳随意扎在脑后,睡眼惺忪,不时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

    “老猴叔,这就是你请来的文士和武师?我看着老头子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可另外一个么,醉醺醺的,就跟酒缸子里刚爬出来的一样。

    你确定,这个醉鬼是你请的武师?”

    见此情形,黑子忍不住多嘴,朝老猿猴问道。

    洞中因二人的突然出现,此时早已寂静的落针可闻,再加上胡孙的恶搞也已停止,这一问,顿时就在洞壁上荡起嘹亮的回响。

    胡孙有些意动,没有话,将眼神放在这位看上去只迷醉于美酒之中的美男子身上。

    本以为,遭人质疑后,李白立马就会反唇相讥,可结果,却令胡孙大跌眼镜!

    只见那之前还被胡孙吓得面无人色,抖若筛糠的杜甫,此时仿佛被侮辱了自己的偶像,噌的一下挺身而出,指着那刚刚发问的黑子,便大加指责起来!

    “瞧瞧你那没见识的样!忒的辱没了斯文!你们知不知道,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位,乃是大唐境内,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这位李兄,他不止才思敏捷,才高八斗,能与人斗诗七天七夜而灵思不竭。武学造诣,也堪称登峰造极,百步穿杨,开山碎石,不在话下!

    还有那一青莲剑,舞的更是举世无双!曾有一日,天降大雨,他单人匹马置身雨雾,剑身舞做团团青云,似一道无法穿透的屏障,三刻之后雨骤停,他浑身却并未被雨打湿半滴!

    他没本事,他做不了武师,你简直就是癞蛤蟆坐井观天,一孔之见!”

    果真如此!

    青莲剑法,举世无双。文思泉涌,七夜不竭!

    自己猜的没错,这俩人真的都是唐代的大文学家,大诗人,杜甫和李白!

    激动之下,胡孙当即开口。

    “你便是杜甫,人称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而他,也的确是诗仙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嗜好饮酒作诗,亦爱游大山名川,结交朋友?”

    “哼!你这猴子精倒也还算有些见识。我兄弟二人这诗圣诗仙之名,这不是浪得虚名”

    自己的名号被人提起,杜甫自然是与有荣焉,头昂的高高,刚才那份惶恐害怕,浑然不见了。

    “猴王倒是好眼光,竟能知道我与杜兄的宝号。可此时,什么也晚了”

    李白为人放浪不羁,从进洞到跟胡孙话,一副不卑不亢的高人风范。

    此时看胡孙知道的这么多,有些惊异。

    但这惊异终是短暂,打量胡孙一下,便又取出一只酒壶,咕嘟咕嘟喝了两口。

    “晚了?为何晚了?”

    胡孙不解其意,忙问道。

    “哼,这还不知道?”

    杜甫白发苍苍,此时谈到话题,似乎激起了他的书生意气,一看胡孙,眉间露出轻蔑的笑容。

    李白摇摇头,一副惋惜之态。

    “你可知,我等读书人平生最恨的就是满口谎言,巧言令色之辈。你请我二人上山,不交实底,反而用你洞内猴精乔装成人存心欺骗,如此这般,实在叫李某反感得很!”

    “上山之后,依旧端着架子,不与我二人坦白便也罢了,最恼人的是,在这洞中戏乐,却叫我们在洞外空等,叫下再次欺骗。

    你是眼界深远不假,但,你亦是个败坏德行的妖精!”

    杜甫也气急,来了一顿补刀。

    “禽兽乎?人乎?山精野怪,终究难脱劣性,纵使化作人形,终究也改不了狡诈虚伪的本性!

    汝等野怪,吾二人不屑与之为伍!”

    一甩袖子,杜甫再次讥讽道。

    “好了,不必多言。既已弄清了对方身份,那你我二人,便就此下山吧”

    李白看罢胡孙一眼,略一叹气,拉住杜甫身形,转身就欲离去。

    “慢着!”

    就在二人一副气愤难平,脚下一迈出大步,看看已走到洞门之处之时,一声不屑的冷笑,骤然从胡孙口里飘出。

    “禽兽乎,人乎?得好!

    我以为,诗仙李白是什么旷古烁今的豪迈人物,今日所见,却也是先入为主,与凡夫俗子一般粗鄙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