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

A+A-

    这买卖双方虽然对都没有意见了,可这买地不是事,需要商榷的事情还有很多。

    第二天,张水生三人刚到东浦政府,主管此事的副县长带着主任,住干事还有几名县里的工作人员,加上律师钟前进,直奔那块荒地。

    李三顺是第一次来,他跟在刘大银后面道:“这还真是荒地啊。”

    刘大银笑笑,也低声道:“要不是荒地,这也不可能卖给咱们啊。”

    刘大银和张水生是第一批客户,副县长给了他们一个特权,让他们把地桩给订上。

    地量好了,随行的县里工作人员把几根铁棒定在地里,算是地标。

    刘大银和李三顺挥舞着锤子,一下一下地把铁棒砸进地里。

    东浦县第一例土地买卖就这样简单粗糙的正式开始了。

    回到县委,朱干事递过来合同,张水生和刘大银接过合同,先递给了坐在旁边的钟前进。

    今天钟前进穿的特别正式,西装皮鞋,表眼镜,头发上不知道抹了什么,油光滑亮的,看上去精神极了。

    钟前进拿过合同,逐条仔细。

    看完后,他在张水生耳边耳语了几句。

    张水生又跟刘大银了些什么,东浦县的几个领导面面相觑,很想听清他们再些什么。

    刘大银很快就话了,“几个领导同志,这合同里对于以后的纠纷没有写清楚。我希望加上这几条,二十万是这二十亩地五十年使用权的所有费用,以后不再加价。还有就是以后如果那块地开发或者干什么,都得由我和水生做主,任何人不得插。”

    刘大银提出的要求很合理,这二十万就是他们的买断钱,以后当然不能再次征收费用。刘大银和张水生买下了地,以后的五十年这地就属于他们,就相当于私人用地了,以后无论做什么,当然得有他们做主。

    “好,你的这些我们会加上,朱,你去把合同再印一下。”副县长吩咐道。

    张水生和刘大银赶紧道谢:“谢谢县长同志。”

    复印合同很快,这次合同拿来,钟前进再次看了一下合同,确定没有问题了,对刘大银和张水生点了点头。

    “那咱们就签合同吧。”

    签完合同,朱县长几人带上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和刘大银张水生李三顺一起去海市银行取钱。

    四十万,不仅张水生刘大银不放心,东浦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也不放心。

    副县长做了个决定,刘大银张水生取完钱,他们就直接把钱存入财政局的户头。

    在银行,张水生刘大银取出钱交给东浦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点完钱以后后,又存入了县里的户头。

    交易才算完成。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刘大银和张水生从副县长里拿过合同,双方握了一下。

    “等明天,你们拿着这合同来找我,我给你们土地使用证。”

    张水生刘大银赶紧道谢:“好的,好的。”

    其实在刚才把钱给了东浦县政府,土地证就应该到了他们里了,可这是东浦县政府第一次土地交易,买卖双方都心急,想赶紧促成这笔土地交易,刘大银张水生也就心大的等到明天了。

    反正政府的工作人员又不会骗他们。

    尤其是刘大银这个岁数的人,对政府对党都有很深的信任之情。

    明天就能拿到土地证了,刘大银问张水生:“水生,我要回省城了,你呢,是留在这里还是回省城?”

    张水生道:“先回省城吧,等我把服装厂的事情安排清楚了,再回来找人建房子,刘姨,李叔,你们呢,是留下还是回去?”

    “我们也回去,你李叔得卖烧鸡,我得上课。”

    张水生有些惊讶地问:“刘姨,你还上课啊,上的什么课呀?”

    现在就只有他们三个人了,李三顺话多了起来;“你刘姨在省大学旁听呢,学的可认真了。”

    张水生更惊讶了:“刘姨,你在大学里旁听,你能听得懂?”

    他又觉得自己这话的很不对,赶紧摇头摆:“刘姨,你看我这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刘姨你的年纪不了,怎么想起学习来了。”

    “这年纪大了怎么就不能学习了,活到老学到老嘛。”刘大银道:“我刚做买卖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想着把自己家的烧鸡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卖到国外去,让外国人都尝尝。你李叔李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干活行管事不行,这烧鸡的厂子万一要是真的做大了,以后雇的人多了,事也多了,我觉得我根本就管不了,当然得趁现在赶紧学习了。”

    张水生对着刘大银伸出一个大拇指:“刘姨,你可真厉害。”

    刘大银毫不心虚的接受了,“那是,我可是刘大银啊,能不厉害吗!水生,你没事的时候也要多读几本书,没有坏处的。”

    张水生连连摆道:“刘姨,你可放过我吧,我一看见书就打瞌睡。我哥上大学的书我也见过,比砖头还厚的一本,我看见就觉得头晕,要是让我学习,还不如直接拿它把我砸晕了呢。”

    张水生用砸向自己的脑袋,做了个晕倒的动作。

    把刘大银和李三顺看的呵呵直笑。

    昨天在海市逛了一下午,刘大银感觉没逛够,还要出去再逛逛。

    张水生神神秘秘道:“刘姨,你要不要买些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啊?还弄得这么神秘。”

    张水生笑着道:“刘姨,李叔,这海市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人们也有钱,外面买不到的好东西这里都有,比如电视洗衣电冰箱自行车吧,别的地方得有票才能买,这里可不一样,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得到。”

    张水生的这些东西让刘大银心里一动,她赶紧问道:“电视能买得到吗?”

    张水生点点头道:“能买到啊,就是比供销社里贵一些。”

    “那你赶紧带我和你李叔去,”刘大银对着李三顺又道:“我早就想买几台电视给闺女们了,就是老搞不到票。这海市不用票就能买到电视,咱们赶紧去看看。”

    “行,那咱们就去看看。”

    张水生带着刘大银和李三顺下了公交车,在一个巷子里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广场。

    “刘姨,这里的东西都是有门路的人从外面倒腾过来的。你们要电视是吧,跟着我走。”

    他带着刘大银李三顺来到一个插着六根铜丝的摊位前,问道:“电视有没有。”

    摊主是个年轻人,坐在阴凉处,懒洋洋地睁开眼皮:“有,要多大的。”

    刘大银赶紧道:“十七寸黑白的。”

    “十七寸飞跃电视,七百五一台。”

    “那么贵,”刘大银惊呼道:“供销社里一台才六百一十块钱。”

    “就是这个价,愿意要就要,不愿意要就拉倒。”

    刘大银又问道:“要三台,一共多少钱?”

    “三台?”年轻人来了精神,睁开眼睛道:“一台给你便宜三十,这是最低价了,阿姨,你还要不要别的东西?我这里也有别的东西。”

    “电扇有没有?”

    “有,咱们海市电扇厂生产的落地扇,两百块钱一台。”

    既然来了,那就索性都买了把,刘大银道:“再要三台电扇。”

    年轻人笑的很开心,这可是大主顾啊:“那明天给您货,您看在哪里交货。”

    刘大银了个地址,竟然是钟前进的律师事务所。

    “地方订好了,阿姨你再定个时间。”

    “明天中午十二点,咱们不见不散。”

    “好,不见不散。”

    一直走到大街上,李三顺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这就完了?东西就这样买了,这也太简单了吧?”

    在供销社买这些家电的人刘大银可是见过的,哪个不好好看一看,这买东西,要是有毛病怎么办,那人他们又不认识,万一骗他们怎么办?

    李三顺把问题问了出来。

    刘大银:“这事我早就想到了,咱们去事务所的时候我就打量了,他屋里有一台电视,咱们就在他的事务所试一试,电视要是不出人,电扇不转,咱们就不给钱啊。”

    张水生在一旁道:“刘姨,你这脑子就是转得快,我还像个提醒你一下呢,你这一钟律师的事务所,我一下子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钟律师要是不同意咱们在他那里,试电视和电扇怎么办?毕竟咱们只是和他萍水相逢,他给咱们看了合同,咱们给了他钱。”

    刘大银笑了笑:“我想钟律师会同意的。”

    李三顺:“为啥啊?”

    刘大银不想给丈夫解释了,张水生道:“李叔,咱们是钟律师的客户,试一下电视和电风扇他又没什么损失,这关系要是好了,以后咱们再有法律问题还会找他的。就像我大伯曾经过的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上帝要你帮一个的忙,当然是得赶紧答应了。”

    李三顺还是很迷惑:“水生,这上帝又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