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归

A+A-

    弘德六年, 盛文帝励精图治, 四海之内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而帝后恩爱至今, 成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百姓们在安居乐业之下,也乐得传颂帝后的美名。

    京城作为天子脚下, 更是安稳富足,如今一事入秋之际, 正是一年之中丰收的好季节, 且今年老天眷顾, 收成格外的好。京城西郊鹿鸣山脚下那近千亩的良田里金灿灿一片,俱是那饱满沉淀的麦粒将麦穗压弯了腰,佃农们脸上是藏也藏不住的笑,干劲十足地在地里收割着丰收的喜悦。

    西郊的鹿鸣山因常能听到呦呦鹿鸣而得名,山上有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寺——龙华寺, 山下散落着三四个村庄, 而近些年来山下的那个农庄和近千亩良田也为百姓们津津乐道。

    据这个庄子和千亩良田原是虞老将军给女儿的陪嫁, 这位虞家姐难产去世后就将这份陪嫁留给了自己的长女, 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

    这附近的老百姓总是对这个庄子津津乐道,要知道这可算是当今皇后娘娘的陪嫁呀!那个独宠后宫,和当今圣上举案齐眉羡煞大盛万千少女、少妇加老妇的皇后娘娘!

    现如今这庄子由皇后娘娘的一位姓丁忠仆以及丁家一家子在看管着,主事的是一位和蔼但精明能干的中年大嫂子,大家伙都亲切地称她为丁婶子。

    庄子上将这近千亩良田一部分承包给附近的佃农们,每到田里庄家丰收时庄子上会按定额抽成, 剩下的便归佃农们所有,还有一部分精田由庄子自己理,雇了人种些蔬菜瓜果,还养了不少牛羊家畜。不管是哪一种,庄子的管事心善,给的分成和工钱都十分可观,附近几个村子上的村民们几乎都在庄子上找活敢或是干脆承包一两亩地自己种。

    想今年这样的丰收年,粮食多了,庄子抽成后留给佃农们的也就多了,所以大家都是干劲十足,男人们每天天不亮便早早下地割麦去了。

    这天天色还蒙蒙亮,桃李村的佃农朱大嫂便也准备妥当随她家要去庄子上上工的男人一起出来门,她手里挎着一个竹篮,里面是一些针线剪子,庄子上除了男人们事农外,还会时不时派些纺活、绣活让村里的女人们去庄子上干活,给的工钱比市面上倒卖绣品的价格还要高上好几个铜板,村子里的女人无事时都回去庄上谋些活计补贴家用。

    今日朱大嫂便是要去庄上做绣活,她绕出自己家的院子,转身来到邻家那间有些破旧的木屋前敲了敲门,高声问道:“月娘可是起了?”

    不多时,木门被吱呀一声开了,随着木门的缓缓推开,里面露出了一张瑰姿艳逸的美人脸,她和朱大嫂一样穿着粗糙暗沉的粗布麻裙,同样的未施粉黛,只是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用一根色泽暗沉的银簪固定着,却依旧掩饰不住她的绝色之姿。

    哪怕之前已经多次和这位月娘有过接触,朱大嫂却依旧有些看呆了,她们这样的山村何时见过这般美人,这月娘若是好好扮一番,换上绫罗绸缎,那绝对可以把京城中那些贵人家的夫人太太们给比下去。

    “朱嫂子有何事?”月娘见朱大嫂定着自己发呆迟迟不话,便开口柔声询问。

    她眼中划过一丝得色和鄙夷,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山民见到她的容貌都是这种惊艳且毫不加掩饰的痴呆样,不论男女,着实令人厌烦,可又忍不住得意……

    朱大嫂堪堪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惭愧同为女人,自己居然看着另一个女人入了迷。

    “哦……是这样的,月娘之前不是初来乍到,想带着两个孩子也不方便,想找个活计糊口吗?这不今儿个便有一个,上次看你绣活那么厉害,要不要随大嫂一起去鹿鸣山下的庄子上做绣活?那家给的的工钱也是相当丰厚,正好他们最近正缺人手。”朱大嫂答道。

    朱大嫂嘴里着,眼睛却滴溜溜地量着眼前女子亭亭绰约的身子,女人的天性让她不喜这个月娘,这准是个祸水,连她都看痴了,何况那些个男人呢?

    瞧着这掐细腰肢,浑圆的屁股,一声雪白如嫩豆腐般的皮肤,仿佛没骨头般勾人的身段,在配上这么一张狐狸精似的脸……可不是男人们的最爱嘛!哪怕她额头有一道狰狞的伤疤,发间已隐隐有了白丝,一张脸也有这饱经风霜的沧桑之感,看不出她的真实年纪,但男人们就是好这口。

    这月娘来村子时便引起了轰动,乡下可是很少见到这样的美人,再加上她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孩子,才搬来住了没两天,就有村里的泼皮无赖为着她家附近晃悠……

    朱大嫂原是是不想搭理这个月娘的,这妖妖绕绕的勾人样在月娘刚搬来时让她想要退避三舍,可架不住这月娘贯会做人。才到桃李村的第一天就带这些果子上门是拜访朱家一大家子。

    谈话间朱大嫂也是知道了这月娘的身世,倒是个可怜的,她家原是远在西南的一个贫瘠山村,带着两子一女三个孩子随着丈夫出来讨生活,谁知丈夫在途中得了急症不幸去了,女儿也在她慌忙料理丈夫后事时走丢了,她带着两个儿子一路艰难为生,好不容易才到了京郊的桃李村,想在此地安顿下来,谋口饭吃。

    朱大嫂虽不喜这月娘的模样做派,但到底是可怜月娘凄惨的身世,这不今早有了活计便想着叫上月娘一起。

    鹿鸣山脚下的庄子?她记得西郊鹿鸣山下只有一个庄子,好像是……

    月娘眼里有淬了毒渍的光芒一闪而逝……

    朱大嫂不经意间瞧见了这一眼神,顿时被吓得倒退半步,可再仔细一瞧眼前还是那个美丽妖娆的巧笑嫣兮的女人,莫不是她看错了?

    月娘也很快回神,快速调整好面部表情,重新扬起温柔迷人的微笑:“多谢大嫂的好意,只是奴家初来乍到,什么都没有,想着今早进城去看看好置办些物什。”

    朱大嫂一听,也不恼,既然人家有事那便算了,寒暄几句也就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倒是把月娘的两个孩子带走了。

    她虽不怎么看得惯月娘,却是极喜爱这两个孩子的,文文静静的,从未将他们哭闹过,比起自己家里猴皮道可以上房揭瓦的混账子,朱大嫂看着这两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越看越是喜欢,尤其是大的那个,也不知是怎么长的,虽有些瘦弱却是雪玉可爱,年纪就能看出是个不可多得的俊哥儿,长大后不知要迷倒多少姑娘家。

    山村的人家性情淳朴,朱大嫂想着既然月娘要进城办事,带着两个孩子定是十分不便,便自告奋勇要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庄子上,如今庄子上正在收割麦子,很多孩子都在收割后的地里拾麦穗,管事心善会给孩子们准备些填肚子的吃食,所以带着两个孩子过去倒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举手之劳。

    月娘想着今日进城要办的正事,暂时不带上孩子倒也先不碍事,在哪都无所谓,便也答应了。

    于是两个孩子,大的五六岁左右,的才三岁的模样,见此也不哭闹,随着朱大嫂乖巧听话上了牛车走了。

    ……

    庄子上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大人们在地里忙碌着,孩子们三三两两嬉笑闹地在田间呼啸而过。

    很快便到了饭点,之间远处一个二十五六左右的年轻妇人左手拎着一个篮子远远走来,她两边各跟着一个孩子,大点的十岁左右,样子和这妇人有些相像,已经初显稳重的大人模样;而她右手牵着的那个蹦蹦跳跳的童,只五六岁的样子,梳着两个揪揪,那模样让见到的人都要赞一句怕不是仙童下凡吧——

    肥肥的脸蛋,玉雪可爱,一双水灵灵的大杏眼骨碌碌转着,灵动活泼,身子吃得圆滚滚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弹跳着的团子。

    两个孩子的穿着扮明显要比田间疯玩的野子们精贵斯文,大家一看就都知道是庄子管事带着自己的儿子又来给田地里的孩子们送吃的来了。

    于是,呼啦啦——一帮野子冲上去,将那妇人和两个孩子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个不停。

    年轻的妇人将篮子里的肉包子拿出来分给孩子们,这些孩子们一贯在田庄里嬉戏玩闹,和管事的一家也都熟识,接过包子后也不怯,道了谢便大口吞咽起来,“谢谢丁娘子。”

    只有两个孩子怯生生地,想伸手拿包子却似乎有所顾虑手犹豫着缩回来。

    虎子是朱大嫂的儿子,今天得了自己亲娘的嘱咐要好好照顾这新来的两个弟弟,这时见他们不拿,作为大哥,他义不容辞地拿过两个肉包一手一个塞进两个孩子的怀里,自己嘴里也满是包子,口齿不清地嚷嚷道:“你们吃,别不好意思,丁娘子家的包子可好吃了!”

    那两个孩子这才怯生生地接过包子口口地吃了起来。

    而一旁丁娘子带过来的两个孩子,的那个自方才起就一直盯着这新多出来的两个伙伴瞧着,他灵动的水眸子滴溜溜地一转,脆生生道:“你们是新来的吗,我叫阿幸,今年六岁,你们叫什么呀?多大了呀?”

    这两个新来的伙伴可真好看,尤其是当哥哥的那个,竟和他一样的漂亮好看!阿幸家伙别看年纪,却甚是臭美,也总喜欢漂亮的。

    “我叫荣华,这是我弟弟柱子,我今年五岁了,我弟弟今年三岁。我们和娘亲才刚搬到桃李村,”哥哥荣华红着脸轻声和阿幸招呼。

    “那你们比我,我是哥哥,你们要叫我阿幸哥哥。”阿幸很是兴奋,他家里上头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最,附近村子里认识的伙伴们年纪几乎都比他大,终于来了两个比他的,阿幸终于不再是最的了,顿觉自己哥哥的形象高大无比。

    一旁的虎子边吃包子便注意伙伴们的交谈,忽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兴奋地哇哇大叫:“啊!阿幸你和荣华,你两长得真像耶!”

    仔细一看比其柱子,阿幸和荣华倒更像是一对兄弟……

    作者有话要:  蠢作者的接档文,喜欢的天使收藏了吧~挖一个填一个,坑品有保证!

    《公主不怕》

    前世,

    方梓梓是受尽万千宠爱的静和帝姬,也是一个亡国公主。

    霍萧是被静和帝姬万千崇拜的驸马,也是一个开国皇帝。

    他们至死方休……

    今生,

    老天有眼!!!

    方梓梓成了陆梓梓,依旧是受尽万千宠爱的公主,

    而霍萧成了霍二牛,一个……公主府的马奴……

    陆梓梓双手叉腰仰天长笑,哈哈哈……霍二牛!你也有今天!

    一句话:不想当驸马的皇帝不是一个好马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