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七章 报纸

A+A-

    “哥哥,你知道那大城市里现在最流行什么吗?”

    不等她哥回答,东秀便自顾道:“是报纸,过年的时候想必你也听大表哥过了,现在城里凡读书识字的人必定就会看报,这报纸上就有最时兴的戏曲、歌谣、评书、,还有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咱们不妨买些报纸回来,看哪种最有趣,最受那些茶客们的欢迎,然后包个书先生每日来讲,岂不便宜!”

    江耕围听了眼睛一亮,对啊,那报纸既然连读书人都爱看,必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不妨就按妹妹的办,反正也不费什么事,正好大表哥就在上海求学,到时候托他买些报纸邮回来就是了,死马当活马医,不定就能给茶馆带来一线生机呢。

    这茶馆的生意要想好起来,无非两条路,一是要能投其所好,例如爱赌的给他设个赌局,爱抽的设个烟室,爱嫖的设个温柔乡,其他诸如爱戏的、爱茶的、爱书的等等也都一样,二则是要靠新奇有趣来吸引人的注意力,一时的吸引人容易办到,难的是长久如此,听妹妹这一,这报纸不就是个日日新、月月异的东西吗,而且还是从大城市来的新鲜玩意儿,本身就够吸引人的,不定还真能成!

    江耕围越想越觉得可行,定主意,立马就要去给大表哥写封信求助。

    冬秀看她哥起身欲走,忙拦着:“哎,哥,你……”

    “哦,我现在就给大表哥去信,请他帮忙邮寄些报纸回来!”

    “那,等报纸邮寄回来了,我也要看一看,”想了想冬秀又补充道:“全部的!”

    “行,没问题,知道你爱看书,等我拿到手,第一时间带回来给你看!”

    上海某新式学堂里,吕知贤正在看表弟江耕围寄来的书信。

    信中请托他收集上海的各式报刊并新鲜的书籍杂志给他邮寄回去,并随信寄来了一百元汇票。

    吕知贤很是惊奇,这封信若是嗣穈表弟写的倒罢了,毕竟他是个极爱读书的人,又对外界感兴趣,乐意接受新事物,耕围表弟却正好相反,他为人老实固执,从就于读书上不甚灵光,只念了几年私塾便接手家业,跟着人学做商贾去了,是个守成老派的人,上次相聚也没见他对那报纸有什么兴趣啊,现在却突然托他收集这些,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既然连钱都寄来了,也不好敷衍了事,便叫随行的仆人去那报馆、书摊的各处去收购。

    等东秀看到那一箱报纸时已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

    “这报纸我已经都看过了,种类到是不老少,可却没见着有什么吸引人的新奇故事啊,即便有那么几篇,还都是半文言的,哪能拿到茶馆去,现在来咱们茶馆的人里头,十个就有九个半是白字先生,剩下那半个识字的就是书先生!”

    江耕围好不沮丧,先前听大表哥把这报纸得多么好看,在大城市里还人手一份呢,可见这报纸就不是给咱乡下人看的,通篇之乎者也,让他想起了上学的时候,那被先生竹板所支配的恐惧,真是完全看不下去。

    其实报刊的流行也就这么几年,现在还是光绪年间呢,自然不能指望报刊的普及率有多高了,要想普通民众都能看报,至少得等到白话文运动之后吧,起码得要老百姓能听懂这报纸的什么啊。

    现在这白话文还未到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时候,依旧是文言文的天下,除了正儿八经读书有学问的人,谁耐得烦看呢!

    冬秀这些年也看了不少文言文――关键也没有别的可看,不自己写,反正读是肯定没什么问题了。

    她花了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些搜罗回来的报刊杂志看了一遍,这里面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搜罗齐全,把发行的各期期刊都收集了起来,正好方便冬秀进行系统的研究。

    研究的结果就是:的确像她哥的那样,没有什么可以拿去茶馆里的新奇故事。

    冬秀又花了整一个月,对所有收集到的报刊杂志作了统计,发现即使是以为主的报刊中白话文也只占了不到两成的版面,

    索性,她的初衷也不真是要在这报纸上找什么好故事,要真有这样好的故事连载在报纸上,难道他们以后还得追着去沪市买了再邮寄回来吗,也太耗时费钱了。

    她将所有报纸看过后发现:现在最为流行引人注目的便是翻译的海外作品,往往都是单独拿出一个版面来刊登的,而那些翻译作品里自然属最为受人欢迎,几年前由著名翻译家林纾译著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那真是轰动一时,全国闻名,至今还有报纸刊载,并有评论“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可见当初火爆的程度,而且它开启了中国哀情的流行风潮,之后的报纸上好长一段时间都不乏此类跟风之作。

    不过中国人骨子里天生就喜团圆不喜悲剧,加上这几年没出来什么特别好的作品,渐渐地也就淡出视野了,转而又风靡起侦探来,报纸上十篇中起码有五篇就是仿写的侦探。

    侦探虽然与中国的公案和侠义“形似”且“神似”,都是在昭示案件真相,还原事件本身,然而它却真是个全新的题材,近些年才从国外传进来的。

    中国的公案讲究的是一个“报应分明,昭彰不爽”,而不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侧重描写了官员如何的英明神武、为民做主,并大量歌颂了女子的无私奉献、忠贞不二,基本与刑侦破案没有什么关系。

    其中又还有很多冤魂托梦、神鬼断案的情节,例如著名的“乌盆案”,在不准搞封建迷信的新中国,居然还被搬上了大荧幕,可见这种沉冤得雪的题材无论什么时候都挺受老百姓喜爱的。

    而侦探在公案之上,还增加了各种曲折离奇的作案动机、描述了诡秘多变的作案手法、加入了惊心动魄的推理侦破、记录了真实可信的检验手段,这些高潮迭起、惊心动魄的情节,对这时代的人来,绝对能做到耳目一新、引人入胜。

    冬秀立马就有了想法,要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官员,那非“包青天”莫属,无论老幼妇孺,学究白丁,莫不能出一段包大人惩奸除恶的故事来,最著名当然是“铡美案”,那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叫好捧场的。

    虽然这些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完全不妨碍它传唱千年而不衰,这就是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而包拯的形象已经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里脸谱化了,提起包拯,那就已然是一个黑脸长髯、正气凛然、断案如神的好官了。

    那在包拯变成包青天之前又是怎样的呢?

    冬秀前世看过一部电视剧,讲的就是少年时期的包拯,如何一步步由的书生,成长为鼎鼎大名的包青天的,里面穿插的各个案情,不仅精彩新颖,而且还能首尾相连,让人惊叹诧异,却又觉得理应如此。

    冬秀也没跟她哥什么,自己悄没声息的就开始了写作。

    夏日已过,现在正是一年最苏爽的日子。

    可冬秀长时间憋在房里写字,即便她不爱出汗,可一直握着毛笔写字,而且还是写指甲盖大的蝇头字,不一会儿手心也汗涔涔的了,她一天不停的写,也不过写了三千来字,写完只觉胳膊酸痛,眼睛干涩。

    照这样下去,故事没写完,她自己到先要发生事故了。

    笔速不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都想拿炭笔或者鹅毛笔来写了,若是能有一台字机那就更妙了!

    好在她有足够的热情,而且也不急于一时,便放慢了速度,每日只写够两千字便停笔。

    这样不到一个月,她就把第一个故事写出来了。

    冬秀自己看了几遍又改了一些东西,把其中过于口语化的句段改成这时候比较讲究的文风,类似于红楼梦那样的,力求简洁易懂,却不失文采,删删减减,硬是把二十万字改成了十五万,又仔细誊抄了一遍,才准备拿去给她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