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攻略河中

A+A-

    河中府罗嘎斯镇,大队兵马守镇子的出口,剑拔弩张。

    “公主!镇上的军粮已不足一日之数。再不突围,咱们就-”,西喀喇汗国的大将巴尔塔看着河对岸的兵马,急声道。

    罗嘎斯镇是一块斜插入河中心的滩涂地。三面环水,灌溉便利。临河的地方都修建了土墙,使得汛季涨水之时,这里也不会被洪水淹没。所以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块适宜耕种的善地。很多无主的百姓移居这里,罗嘎斯也慢慢变成了一个稍有规模的镇子。

    原本在德古娜巴他们到来之前,罗嘎斯镇上的村民生活,还算安逸。即便河中遭遇了大变,但除了临近寻斯干的地方人心惶惶外。其它城镇,都还保持着惯有的平静。

    但是当下,整个镇上的百姓都遭了无妄之灾。

    因为以二王子为首的叛军包围罗嘎斯镇的同时,连同内里的村民一起,也全都被围困在内的。

    何况德古娜巴他们的身份不一般!又牵扯到汗国皇族的宫廷政变。所以罗嘎斯镇上的村民命运,无形中与德古娜巴他们绑在一起。

    从围困之初那天开始算起,整个镇子已被围了整整七天。虽然镇上存了些吃食,但德古娜巴他们的人数可不少。仅公主亲领的巾帼军,就有三千人。还有其他不服二王子的汗国兵马,林林总总的突破一万来人。

    而镇上的百姓,只有一千多人口。供应起一万大军,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七天的时间,已经是极限了。

    此刻听着巴尔塔的话,德古娜巴思虑了稍许,出声道:“河对岸查探得怎么样了?”。

    虽然河面挡住了镇子与外界的联系,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要弄几艘舟,还是很容易跨过河面的。

    只是麻烦的是!当前窣利河的水位还很高,整个水流,也比枯水期要快上几倍。舟划行其上,极容易失控。另外制造舟需要木材,镇上都是开垦的田地,几乎没有树林。

    百姓们的房屋也都以粘土、石板居多,少有木板。如此,舟的制造就是个问题。且镇上的百姓加上兵马为数不少,造出的舟自然不能少了。

    所以通过水路离开镇,其实是最万不得已的选择。

    并且到时候,定然有人是被舍弃的。

    而德古娜巴向来有爱民的美称,对待镇上的百姓,定然是不愿就这么舍弃的。毕竟叛军一旦占领了此地,必定会屠村灭口的。且追随她的军队,也是不能舍弃的。

    因为这些人是她夺回寻斯干的资本!没了这些人,就真的对二王子为首的叛军无可奈何了。

    虽然德古娜巴知道,李承绩代表的呼罗珊,会出兵帮她平乱。但她同样知道,呼罗珊对西喀喇汗国,也有吞并之心。

    像近些年,西喀喇汗国的呼罗珊商贾是越来越多了。着汉话、波斯语以及回鹤语的清教徒,也是遍布喀喇汗国全境。大量德高望重的伊玛目们在清真寺公开改信清教,使得寻斯干的清真寺,十有**都成了清教的传教地。

    更别逃奴大规模的涌入呼罗珊,致使民间对呼罗珊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很多百姓甚至都日思夜盼着,呼罗珊能早日将寻斯干纳入统治。

    还有很多商贾与世家大族,都私底下缝制了呼罗珊的旗帜。准备着呼罗珊规复河中府时,悬挂在门前表示臣服。

    可以,整个西喀喇汗国的百姓,都已做好了呼罗珊规复河中府的准备。

    她的父汗桃花石汗也知晓此事!但面对呼罗珊的强势,不敢有任何动作。而收买民心,她的父汗又根本做不到。确却的,整个西域,都没有任何一方势力能做到。

    无论废除奴籍、分田分地。还是兴建工坊,生产出各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商货。西喀喇汗国以及任何势力,都不可能做到。因为奴籍的牵扯很深,涉及到了各个汗国贵族和世家大族的私产。毕竟河中的地界,养奴已传承千余年了。

    &p;lt;tyle=‘lr:#46ff‘&p;gt;-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p;lt;tyle=‘lr:#46ff‘&p;gt;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br/&p;gt;

    就是阿巴斯帝国最强盛时期,奴隶也依旧广泛存在。所以很少有人有这个魄力,能做出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再有分田分地,那是逼着底下的世家大族造反。

    但呼罗珊就是做到了!

    期间虽杀了一批,但活下来的世家大族,却都不敢对呼罗珊的统治有不臣之心。那无孔不入的事务司,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刀。所以别造反了,就是私底下呼罗珊的不是,都是不敢的。

    再有兴建工坊,生产出各种新奇又让人欢喜得紧的商货。除了呼罗珊,没有一方势力能够有这么高的商业腕。

    因此林林总总之下,他的父汗只能在边境上筑高墙,以期隔绝呼罗珊的渗透。同时对世家大族与百姓们的‘叛变’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私底下鼓励其他教派与清教一争高下。

    可惜的是,清教中所传递出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人间天堂,具有碾压一切教派的实力。再有呼罗珊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更让百姓们趋之若鹜了。

    所以清教的坐大,已非平常段能够遏制。

    巴尔塔不知道德古娜巴想得这么深远,但他知道,若非万不得已,德古娜巴是绝不愿舍弃任何一人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二王子发动叛乱的时候。他立即从西喀喇汗国与呼罗珊的边境返回寻斯干!并拒绝二王子的高官厚禄,毅然决然的加入德古娜巴,帮其恢复汗王的统治。

    便出声道:“前去查探的儿郎已经回来了。据他们所言,河对岸有钦察游骑!”。

    德古娜巴闻言,脸色瞬时变得非常难看。

    “钦察人、花拉子模人,他们就是强盗!”,德古娜巴怒气冲冲道。因为二王子的叛乱之所以那么势如破竹,就是有花拉子模人和钦察人的加入。

    其实早在花拉子模涉足大辽时,汗王就派出使者,向花拉子模人表示无意涉足大辽之心。并且送了不少牛羊,彰显西喀喇汗国的善意。

    后来还共同商议!待花拉子模彻底掌控大辽后,与其结盟。实则是为了摆脱呼罗珊的威胁,刻意寻求的外援。

    花拉子模苏丹摩诃末也有意加强花拉子模与西喀喇汗国的友谊,所以应下了结盟之事,并透露出迎娶德古娜巴的意思。

    虽然心底不愿,但为了汗国的国祚,德古娜巴还是违背自己的心意答应了这桩婚事,

    这么一来。整个西喀喇汗国对花拉子模在大辽的攻势都毫无提防之心。

    结果二王子叛乱,引入花拉子模的兵马。使得汗国北境,第一时间就落入花拉子模之。随后二王子又偷偷打开寻斯干的城门,放花拉子模人进来。

    当夜,汗王就死在花拉子模人之。

    西喀喇汗国,也在一夜之间陷入灭国的边缘。

    想到这,德古娜巴脸色就更加阴沉。

    其实若不是这个原因,她是绝不会向李承绩求援的。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汗国的百姓对呼罗珊又是盼望已久!所以护教军一旦来了,汗国就更加复国无望了。

    但杀父之仇,灭国之恨!让她再也无法像平常一样保持理智。更何况,花拉子模吞并了钦察诸部,更加难以对付。汗国的兵马又养尊处优惯了,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都无法与花拉子模相比。

    所以不得已之下,只能借助呼罗珊报杀父灭国之仇。

    “公主!”,巴尔塔看出了德古娜巴刻意隐藏的悲切,关心道。

    “无妨!”,德古娜巴收起心底的伤感,面色坚毅道:“他们有多少兵力?”。

    巴尔塔有些犹豫,应声道:“东南西三面,不下万人。”。

    德古娜巴深吸了口气,好半晌才回道:“知道了,你下去!”。

    巴尔塔看着,宽慰了几句,才面显担心的离开。德古娜巴心烦意乱,便四处走走。来到河岸边,暖风吹着。她的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一

    &p;lt;tyle=‘lr:#46ff‘&p;gt;-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p;lt;tyle=‘lr:#46ff‘&p;gt;-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个黑发少年的模样。

    “你会带兵来为我解围么?”,尽管相信李承绩的为人,但西喀喇汗国已形同灭国了。当初的承诺,似乎也没有兑现的必要了。而且德古娜巴自认,自己已不能给李承绩足够的好处了。如此,她心里已隐隐有些担心。

    而在关口镇。已经确认可哈尔消息属实的护教军与两郡边军,拆毁了十里长的边墙,齐齐冲向西喀拉汗国境内。李承业身在其中,心里隐隐有些激动。因为这场战事不同于从前在呼罗珊国境内作战,敌人也不再是兵器不足,少有甲胄的马匪。

    而且可以想象得到,这一战不会太轻松。但是遇是与危险并存的!通过这一战,边军有会向护教军证明自己的实力。

    并且这次的敌人中,还有花拉子模人和钦察人。这可不同于一般的乌合之众,在大辽、波斯,欽察人是最好的兵源。而且在北方草原,欽察人常常是各方势力头疼的存在。论勇猛,欽察人是最当之无愧的。

    再有花拉子模人!在呼罗珊未涉足波斯之地时,花拉子模就是各方畏惧的存在。即便当前花拉子模衰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并且通过征服欽察草原,花拉子模的国力有了一定的恢复。仅从兵力上,就有了极大的扩充。

    否则的话,也不敢对大辽有非分之想的同时,还妄想涉足河中。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呼罗珊已将河中府视为自己的禁脔。

    怀着这样的心情,李承业积极鼓动底下的兵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汗国的南边。也是此次护教军出征,为的是恢复西喀拉汗国全境。而汗国最重要的城池便是寻斯干城,除此以外,也没别的地方能挣军功。

    既然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以护教军为主,那么最主要的城池。自然有护教军来攻取。至于边军打扫战场,看守俘虏就够了。李承业料想到跟随护教军是这个结果,就主动请求赶往汗国南境,为德古娜巴公主解围。

    刚好护教军的千户长也为德古娜巴的事头疼。不救,听德古娜巴与国主的关系不一般。救,赶往寻斯干就会被耽搁。这少去一天,风险就多增几分。秉持速战速决的作战准则,千户长不愿为别的事分心。

    所以李承业的请求,便毫无阻碍的得到应允。

    但马鲁边军的将士为此有些愤愤不平。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护教军故意给他们使绊子。明明有寻斯干这样的大功劳,非得让他们去救什么劳什子公主。因此李承业的鼓舞,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碣石镇,一大阵兵马踏着黄沙而来。远远的,就能看到天空弥漫的尘土。立时镇上敲响了警钟,关上了通往镇外的关门。

    这么没过许,千军万马就齐至镇外。起先镇上的百姓们还很担心,但看到呼罗珊标志性的旗帜后,就转惊恐为欢喜。随即大开关门,欢迎护教军的到来了。

    这时候,护教军也在距离镇子五里的地方停下。随即有传令官出列道:“国主有令,全军休整一日,明日赶赴寻斯干城下。”。听到这话,全军很是整齐的划定区域,开始安营扎寨。纪律之严明,由此可见一般。

    这时候,镇上的村民也等到了传令官的回应。却是护教军不会进镇,只在此休整一晚,明日就会离开。同时招募熟悉这地界的向导,为护教军带路。

    对此,百姓们自然是愿意的。并凑出十几头牛羊和为数不少的时令果蔬,送到护教军营地。

    若是以往,镇上百姓定然是躲避不及的。因为行军如过匪,百姓都是最遭难的。但碣石镇早些年便被护教军纳入统治,知道护教军的规矩。而且纳入护教军治下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也就顺理成章的向着护教军了。

    只是护教军有护教军的规矩!对于百姓的东西,绝不能白拿。所以最后是交涉的护教军苦劝了半天,送东西的百姓才收下护教军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