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发行宝钞
“宝钞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李承绩坐下后,就径直问道。
经过两年的准备,大元银行终于在李承绩的授意下,准备发行纸钞了。面额以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其中一金币等于十元宝钞。并且大元银行,已经在开始回收市面上的金币了。
按照李承绩的预想,往后市面上的流通货币以铜币、宝钞为主,银币为辅,金币则作为贵重金属,存放于国库。
现在除了即将到来的西征外,宝钞的发行也成为了大元的头等大事之一。
并且因这关系到绝大多数人的钱袋子的缘故,受到的阻力不。
就是在内阁,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但是李承绩王权独揽,在大元有着超然地位。
因而即便内部有反对之声,还是阻碍不了宝钞的发行。
现在经过紧张的准备,宝钞就要正式进入市面上流通了。
为了万无一失,这次宝钞不仅仅是选在马鲁一地发行。而是在呼罗珊省全境、蒲华郡、河中省、碎叶郡等几个重点地区同步试点发行。
因为这几个地方是大元的人口稠密区和经济相对先进地区。并且大元对当地的统治比较稳固,不怕出什么乱子。
只要宝钞在这些地方大面积普及,那其他地方,就很容易推广了。
现在大元银行的行长张兴路,已经亲自跟随押送宝钞北上的车队,去碎叶准备发行事宜了。
马鲁这边,李承绩也比较重视。就让释竺僧多负责,务必准备妥当。
“宝钞已经全部准备好,就等着发行了。各大钱庄也都得了我们的消息,会第一时间封存金币,改以宝钞交易。”,释竺僧多心的应声道。
这件事在大元是非常敏感的!
因为宝钞一发行,大元的银行和各大钱庄便不会再往外兑换金币了。即便是哪些商贾存进去的金币,也无法取出。银币虽然不会受到影响,但兑换的话会有数额的限制。
只有铜币,敞开了供应。
可以想见,等百姓们觉察到这个事实,会有多么大的反弹。
“嗯!那就放出消息吧!督检司那边要提前准备,不能出现乱子。”,李承绩嘱咐道。
尽管他心里清楚,这样做实在有些操之过急。
可是眼下,他也有不得不做的苦衷。
因为蒙古和金国的战事,已经越发焦灼了。特别是在大元占据整个西域,挡住了蒙古西进的脚步后。蒙古的注意力,就全部放在金国身上。
野狐岭之战,大金的虚弱是完全暴露无遗。
蒙古也从金国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来。现在金国的西京已经沦落蒙古之,中都附近,也被蒙古扫荡一空。
十室九空,就是金国北境的真实写照。
早在开战之前,李承绩就和大元商量好了人口买卖政策。随着战事的推进,甘肃行省和天山行省也接受了大量金国奴隶。他们在夏国中转,进入甘肃境内。
虽然论单人的价钱并不高,但人一多,消耗的钱财就大了。
现在又要通过西征让蒙古放心,对蒙古的人口赎买,就没那么多的钱财了。毕竟大元的国库,也是有底限的。
李承绩便想了很久,想要赎买金国那么庞大的人口,就只能从民间下了。
虽然会有风险,但他相信还能应付。
而且只要给他时间,那些赎买的人口就会成为不可多得的助力。
因此他武断了一次,力排众议的选择在此时强行推行纸币。
释竺僧多听着李承绩的嘱咐,又了些督检司的布置。临走时,又有些吞吞吐吐道:“圣上,吐蕃教改之事,臣有异议。”。
吐蕃在大元的蚕食下,全部被纳入了大元的统治。并以逻些城为中心设为前藏行省和以布让(普兰)为中心,设为后藏行省。
虽然有大元的武力作为威慑,但是作为新辟之地,大元在这些地方的统治还不够稳固。很多地方,大多是凭借宗教的力量。
现在长老院那边传出消息,想要在吐蕃建立清真寺。并让当地省府加以扶持,好改变吐蕃教派林立的乱象。
作为曾经的吐蕃人,释竺僧多可是深知宗教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影响力。即便现在被大元的武力吓住了,一旦触怒了他们的信仰,那就很可能犯上作乱了。
他的义父塔阳谷在吐蕃经营了数年,也知道当地的基本情况。因此让他在李承绩面前上几句,万万不要在当地推行教改。
这件事,李承绩也清楚。长老院那边在清教一家独大中尝到了甜头,因而希望各个地方都能变成清教一家独大。其中尤以楚河行省与天山行省的争夺最为激烈。
这两个地方本来是佛教的地盘。大元攻占了这些地方后,清教便大张旗鼓的在当地传教了。佛教虽也在长老院有一席之地,但终究不比回教的伊玛目多。
所以楚河与天山两地,佛教一直处于守势,非常被动。为此,当地的佛教寺庙还联合了甘肃行省的佛教势力,秘密成立了护佛联盟。
虽然在暗地里两教是争得段百出,但是明面上,还是不敢乱来。事务司那边一直在盯着,没有动作,不代表什么都不知道。李承绩是觉得眼下还不是收的时候,想要更多的大鱼跳进来。
毕竟当地的佛教势力确实势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不稳定因素。回教也同样,长老院那边有人想通过宗教影响大元的行政政策,这是李承绩绝对无法忍受的。
在此之际,吐蕃被纳入大元的统治。当地的佛教势力,也自然成了护佛联盟拉拢的对象。回教那边自然是不想看见佛教势大的,因而百般阻止。
现在试图在吐蕃用行政段罢黜百教,独尊回教。
这件事,李承绩已经有打算了。因而释竺僧多一,李承绩就让他好好准备宝钞的事儿,不要出了岔子。
“安稳久了,是该见见血了!”,李承绩看着远处的圆顶清真寺,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