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方
蒙恬一行队伍近十万余,大将之名使得匈奴不敢进犯,不过在这之中,还有一个插曲存在,那便是队伍中的韩信,那个他在咸阳带走的淮阴韩信。
初时蒙恬以为韩信有带兵之能,便与韩信数百人清匪,哪知这韩信足足用了十日,才将这暴民流寇数十人擒回,蒙恬不喜,以为韩信只有嘴上之能,授其百夫长,留军中查看。后蒙恬带兵至边界,也带了韩信这个百夫长,与其五百人,追击匈奴残部,可是韩信再一次的让蒙恬失望了,只因韩信擒回的匈奴蛮夷与其他的百夫长相比是最少的。
“汝连这百余兵士尚且不能带好,何来上万之士!”蒙恬面色不悦的看着韩信。
“信只是一乞讨之士,蒙大将军抬爱与信百夫长之职,今信有不足,还请大将军去了信之职,吾还要回淮阴耕种去矣。”韩信在其他百夫长面前微微昂首,云淡风轻的道。
“你!”蒙恬指着韩信,不知什么是好。
“来人与韩信大钱十枚,逐出大营!”蒙恬持印绶,给出了韩信答复。
他是个将军,名动大秦的将军,韩信如此所,没有给蒙恬什么面子,也没有什么功绩,这样的人,不留为妙。
“信还有一事相求。”韩信双成礼,身体直立如木桩一般。
“恩?”蒙恬微微挑了挑眉毛,冷哼了一声。
“韩信要拿回那柄佩剑。”韩信伸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住处,直视面前的蒙恬。
“拿着你的剑回淮阴去吧!”蒙恬直了直身子,转身去了其他大营。
“谢过大人!”
于是在这辽东诸郡大营之外,提长剑的韩信慢慢走了出来,仰视着天空,正看到一行飞鸟而过,长叹一声,朝淮阴而去。
微风吹动了韩信的布衣,露出了剑柄上的字。
其上之字已不是秀兰之名,而是在秀兰几字周围多了几个成了一句话。
木秀于兰,八方之名!
上郡之中,长公子扶苏一方面询问着蒙恬的便衣组织是否有方士左慈的消息,一方面使人探听济北郡秦王的消息,传回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虽是其并无大碍,但是细心的扶苏还是感到了嬴政病情严重了。
因嬴政以往每天阅大量的竹简,然而这一路上各地之竹简运至秦王之处却是堆积了起来,也唯有这咸阳以及匈奴之事批阅极快,其他之事未有丝毫进展。
扶苏本欲去济北郡面见秦王,然蒙恬去了辽东诸郡,上郡之事皆是交给了他,无奈之下扶苏只得以长公子的身份暂管上郡,如此便到了落雪之时,匈奴方面情况稳定了许多,蒙恬带人回了上郡,使其兄弟蒙毅直至咸阳,探听咸阳方面动态,同时去接子婴至上郡。
还有一事便是秦王所在之济北郡临侧的卫国东郡,自方士左慈火烧阿房之后东郡便遭到了各方舆论的打压,使得卫君角有苦难言,然而即便是如此,这卫国的经济倒是做到了自给自足,还能给大秦上供极多的粮食,于是李斯便注意到了卫国这细微的变化,待消息传至咸阳之时李斯大惊,只因这卫国农商同用之策正是那方士左慈提出来的,还有许多的水利灌溉之物也是李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物,也正是这些让卫国这弹丸之地有了一年极好的收成。
咸阳方面,李斯使人询问秦王意识这阿房是否重建,送信之人回来时,正值匈奴来犯,嬴政每日头痛,加上这百姓之间流传起了一句“阿房在无长生”的话,秦始皇便在大骂了方士左慈数日以及增收了卫国双倍的粮食之后停止了阿房宫的建造,每天能批阅百斤竹简的他因为身体关系也只能批奏二十斤了,每况愈下的身体使得秦王又将注意力移到了前往蓬莱求药的徐福身上。
然而这御医徐福如同在蓬莱消失了一般,前去找寻之人皆是音信全无,如此以来多次,嬴政想到了那个名为卢生的方士,盛怒之下连发四封竹简,杀了咸阳之方士巫医二百人,并让李斯将秦陵扩大了一倍,于是这咸阳城中原本修建阿房之苦力大多又去了秦陵,且因这匈奴一事,各地赋税又多了起来,百姓民不聊生,直呼左慈方士为何不连这秦陵一并烧了。
此事之后,咸阳之地倒真成了一处人心惶惶之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却是出不去,城外的人不想进来却让人绑金了城,原因无他,唯有那骊山秦陵。
如此以来,骊山之地如英布之冲突常有之,内史郡周围之暴民各自为营,多数能者从骊山秦陵遁走,便在这城外落草为寇,偌大一个咸阳城萧条了许多。
咸阳如此,天下亦是如此。
火烧阿房如同一个导火索一般,原本便饱受赋税之苦的各地百姓便从县城中搬了出来,山东南部诸郡各地常常收到咸阳方面的简牍,索要众多苦力,于是便有泗水县亭长刘邦带着数百名苦力至芒砀山一带因喝酒误了时,便弃了这亭长之位,在芒砀山落了草,同行之人有见刘邦谈吐极为不凡,追随其左右,一时之间刘邦便成了这芒砀山最大的土匪头子
河东郡周围,亦是出现了一伙暴民,然而这几人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其他地方的暴民是占着山势抢夺来往之人,而这一伙人却是驾着马匹车骑来回的走,每至一处便抢一回,如此数月,百姓们只知道这河东郡附近有这么一伙流窜分子存在,其他的关于这伙人的行迹路线,以及固定之处一概不知,只知道这一伙超级能跑的暴民有一个名为彭越的首领
乱!
秦始皇在济北郡也是有些纳闷自己好不容易建下来的大秦为何会如此,每天各种有关暴民的竹简在其面前堆积如山,刚批了一百斤又来了五百斤,使得吃饭都没有时间的秦始皇大发雷霆,再次大骂了东郡方士左慈之后传令中车府令赵高以及其近尉,只阅有关东郡方士咸阳以及匈奴方面的竹简,其他的全焚了取暖,而他自己则是在济北郡住了下来,一方面寻找各地的疾医,一方面每天对着天神祭祀,求大秦风调雨顺,求身体如常,求风雨,求长生
他还是要长生的,只是再也不找什么方士了。
至于那个徐福,就让他随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