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悔恨的冯盎和李世民的决定

A+A-

    空城计讲述的惟妙惟肖,冯盎感觉自己身临其境一般,现在的情况与李宽讲述的情况何其相似,只是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变化而已。

    他就像是司马懿,带着大军包围了城池;李宽就像是诸葛孔明,同样下无兵,同样被兵包围。

    不过,他却不担心,毕竟他不是司马仲达,李宽也不是诸葛空明。在他看来,李宽想要翻盘,根本就不可能。

    事实真的如此吗?

    就在冯盎感慨的时候,冯家军营外响起了阵阵马蹄声,来人一看就知道是冯家的家将,冯家家将来不及勒住马缰,就从马上跳了下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跌跌撞撞的向冯盎跑去,途中摔了两个跟头也不在意。

    跑到冯盎身边低语了两句,冯盎顿时大怒,“殿下唱的好一出空城计啊,殿下在此拖住老夫,却派人攻打广州,可是殿下派遣区区五千士卒攻打广州城,难道不怕将那五千士卒折损在广州?”冯盎脸色急转,初始的怒色转为了嘲讽。

    冯盎的嘲讽和威胁,李宽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心中全是兴奋,一看冯家家将的样子就知道刘仁轨和王翼攻进广州城了,有冯家一家老在,冯盎的威胁还算事吗?

    “冯公,与其在此威胁本王,不如想想你冯家一家老,本王军中的将领可没有本王这般好脾气,若是惹急了,难免会伤着冯公一家老。”多了口干,李宽笑着端起了案几上的酒杯轻酌了一口,“冯公,此时你我二人已经移位,冯公还是客气些好。”

    到了现在,李宽不用和冯盎笑脸谈笑了,必须要洗刷冯盎之前的嘲讽,语气自然好不到哪去。

    “殿下,此时的局面仍在老夫掌握之中,殿下既然派遣五千士卒进攻广州,殿下此时还有守城之人吗?若是老夫擒下殿下,殿下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笑话而已。”

    到了现在还死鸭子嘴硬,李宽也是服了。

    “此话不假,本王现在中只有百余名护卫,冯公若是想要攻城本王拦不住,也不会阻拦。”李宽笑容满面,没有隐瞒,他也没有打算拦下冯盎,笑过之后厉声喝道:“不过,就算你擒下本王,你敢杀本王吗?就算你敢冒险杀了本王,本王一人换你冯家几十口人,本王亏吗?反正黄泉路上有你冯家人作陪,本王不亏。”

    话里话外杀气凛然,像是一点都不担心冯盎对他不利一般,实际上不担心是假的,不亏也是假的,让他用自己的一条命去换冯家的几十条人命,他觉得亏大了。

    “殿下真要做的这般决绝?”冯盎大怒。

    “不是本王决绝,是你冯家欺人太甚,是你冯盎太高看你冯家的地位了。之前本王在河源等着你前来谈判,你却故意拖延,将本王当成猴子戏耍,甚至连猴子都比不上,竟然把本王当成了你冯家在岭南立威的鸡;你冯盎想要拿本王**,还得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冯盎没想到李宽会猜到自己的想法,愣住了片刻,心中后悔不跌,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他现在才体会深刻。早知道李宽已有安排就不应该听李宽什么故事,早早擒下李宽,到广州之后等待李世民的决定不是更好。

    拿李宽当作增强冯家在岭南威名的心思自然是不能开口,不过李宽进攻广州终究是不占理的,一场争论就这样发生了。

    冯盎在和李宽争论,朝堂上也在争论如何处置冯盎和李宽。

    李宽要处置,这次李宽私自出兵攻打冯家,挑起岭南的争端是重罪,重一点可算得上是谋逆的大罪,不处不足以定人心;冯盎也要处置,毕竟导致李宽出兵的缘由冯盎没敢隐瞒,一切皆因自家儿子挑起莆田叛乱,虽然担心冯盎的势力,但是教子无方的这条罪过还是有的。

    听着朝堂争论不休,李世民大怒,本来因为文武官员力请封禅,李世民很高兴,封禅乃是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封禅之后,就明了他作为皇帝是成功的,他做皇帝是天命所归的,以后没有人敢再质疑他的地位。

    本来是一锅好粥,却偏偏出了两三颗老鼠屎,一颗是魏征,其余两颗就是冯盎和李宽了,原本魏征就因为封禅之事力谏,惹得他老大不高兴,现在李宽竟然和冯盎在岭南打了起来,给了魏征反对的充足理由不,还是闹得刚平静的朝堂犹如一滩浑水。

    心情不好,态度也自然不好,李世民一拍龙案,怒道:“都给朕住嘴。”

    皇帝生气了,朝堂顿时鸦雀无声,争论的两方提出的处置意见在李世民看来完全是意气用事,根本就没将实际情况考虑进去。

    世家出身的官员主张杀了李宽以儆效尤,毕竟挑起岭南战乱,罪同谋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就算不杀也得要贬为庶人。

    杀了李宽最终导致的结果,李世民很清楚,现在斩李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宽在天下寒门士子心中的地位就不是轻易能杀的,更别李宽还是他的儿子,是一个才能出众儿子。

    至于与李宽交好的勋贵官员就主张不处置了,毕竟李宽之所以挑起了岭南的战乱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冯家人挑动叛乱,冯家人的作为同样形同谋逆,既然世家出身的官员主张治冯盎一个教子无方的罪过,那李宽又有何错呢?

    不处置李宽最终导致的结果,李世民也很清楚,挑动战乱都不处置,那天下人会不效仿吗?更别不处置李宽还会引发儿子的斗争,他可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

    “魏爱卿,你该如何处置楚王和耿国公。”

    “陛下,微臣认为楚王殿下挑起战乱,理当削去王爵;耿国公教子无方,其子挑拨莆田叛乱,冯国公降为郡公。”

    魏征是实在人,提出的建议让李世民很满意。

    见李世民笑着点头,与李宽交好的勋贵们也不闹了,勋贵不闹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也不闹了,毕竟提出让李世民杀了李宽或者贬为庶人,这根本就不现实,他们只是提高价码,争取最大的权益而已。

    朝堂平静了,都在等着李世民下最终的决定。

    “魏爱卿此言不偏不倚,深得朕心,既然此议由魏爱卿提出来,那就劳烦魏爱卿前去岭南宣旨。”李世民算盘打的叮当响,不仅处置了李宽和冯盎,还支走了魏征,魏征一走还有人劝他封禅吗?

    事情定下来了,魏征带着李世民的旨意走了,在魏征离开长安城之后,在李世民的授意下,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众位心腹再次提出了封禅之请。

    缺少了魏征这个带头反对的人,就是有阻拦的官员也被朝中大臣的哑口无言,于是在贞观六年,李世民得偿所愿去了泰山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