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母子
越是这样,朝臣们对景湛越发恨得牙痒痒,怎么就在关键时刻辞了官呢?
顾清晗在后宫里听到这样的评论,不由得冷笑。
景湛在朝中时,这些大臣虽然看上去服服帖帖,但私底下皆是议论他独揽大权,把持朝政。
现在他欲辞官,那些人又觉得他是临阵脱脱逃,恨不得将所有事都扔回到他头上。
当真是好算计。
景思远耐着性子处理了几天朝政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往常他也处理政事,但那都是景湛预先看过并给出处理方法,再哪来让他定夺。
现在让他直面朝臣们的争执和那些弯弯绕绕的战事,他根本就是一片茫然。
听不懂也看不懂。
朝臣们越发失望,按捺下了心中的惶然。
没过几天,瑞王的叛军便气势势如破竹,一路从西北冲到了中间腹地,眼看着就攻打了大半个国家。
不仅朝臣们,就连景思远都忍不住了,命人将景湛招入了宫。
“皇叔这个时候辞官,莫非是对朕有意见?”
景思远垂头丧气的坐在龙案之后,对景湛也生了几分怨气。
大泱虽然历经了几代帝王,但从先帝开始就一直是守成的君主,不然不会将皇位传到景思远身上。现在骤然经历战事,不景思远,就连朝臣们都有些足无措了。
景湛赶紧行了一礼:“皇上一直对臣倍加信任,臣怎会不知?”
景思远一愣:“那你为何在这个时候辞官?早知道”
景湛出声打断了他:“皇上可知这次对臣的怀疑之中最多的是什么?”
景思远摇了摇头,对于那些朝臣的抱怨和奏折他向来是听一半看一半,随后就忘了,哪里还记得这么多。
景湛露出个无奈的表情:“朝中不少人都怀疑是臣和瑞王有勾结,瑞王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造反。若这次造反事件仍由臣来处理,朝臣们心中有疑虑,必定阳奉阴违,反而造成不好的结果。”
战事若是成了还好,万一败了只怕那些朝臣都会将责任推到景湛的身上。
景思远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他急急开口:“那朕便下一道圣旨,责令任何人都不许怀疑你。”
景湛连忙拒绝:“皇上不可!圣旨可控制他们的言行,却控制不了他们的思想。瑞王此次虽然来势汹汹,但到底仓促,皇上只需”
景思远一听景湛打算教自己如何处理战事,立即坐直了。
只可惜这话尚未出,太后便气势汹汹的来了。
太后进殿便看见景思远和景湛颇为亲密的坐在一起,眼中神色复杂。
她当真不知道景湛给景思远灌了什么迷魂汤,为什么景思远会这般信任他
!
好不容易趁着这次会把景湛逼得辞了官,太后绝不会让景湛再次复起!
“定王进宫,可是来看皇上的?”太后心思百转,笑意盈盈的开了口。
殿内的气氛一时凝滞。
定王是景湛未成为摄政王之前先帝赐下的封号,太后现在不喊摄政王却叫定王,意思十分明显。
景思远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定王?皇叔分明是摄政王”
没等他完,太后就打断了他。
“皇上糊涂,定王前段时间辞了官,难道你不记得了吗?”
景思远紧皱眉头,刚准备景湛要教他破解之法,就见景湛站了起来。
“太后娘娘的没错,臣早就已经辞去了摄政王一职,今日来不过是来看看皇上罢了。”完他淡笑着朝两人行了一礼,便匆匆离开。
见景湛头也不回的走掉,景思远颇为生气的对太后:“母后这是何意?皇叔刚准备教朕破解之法,你就打断了我们!还以后都不让他当摄政王了!”
太后无奈,正准备解释几句,就听到外面通传皇后来了。
将一腔话都放回肚子里,太后面无表情的坐回了椅子上。
顾清晗进门就感觉到太后和皇上的气氛不太好,可她一点都不在意。
她将一个食盒放到桌上,朝两人行了一礼:“臣妾听皇上处理政事忙碌了一上午,特意让人给皇上做了些点心,垫垫肚子。”
太后皱眉,总觉得顾清晗突然对景思远热情是有缘由的,当即冷声道:“糊涂!皇上处理国家大事忙碌是自然,皇后难道以为皇上是来春游的吗?”
若是旁人这般并无不妥,只是景思远到底与正常人有差距,朝臣们又因为造反之事对他颇有微词。若是让人知道他一边办公一边吃零嘴,只怕更让人不信服。
这些弯弯绕绕景思远可不明白,他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确实肚子饿了,眼看着可以吃到糕点却被太后堵了回去。
顾清晗脸色微变,让人将东西收了起来:“是臣妾想岔了。”
见她这般,景思远越发生气,他干脆站了起来:“母后这是做什么?既不让皇叔教朕破敌之法,又不让皇后给朕吃食,难道是想要累死饿死朕吗?”
“闭嘴!”太后气得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呵斥道,“哀家乃是皇上之母,难道还会害你不成!”
完警告的看了顾清晗一眼。
顾清晗赶紧低下了头,敛去唇边的弧度。
自景思远出生以来,由于他的特殊太后一直对他颇为宠爱,当了皇上之后,他很是被周围的人捧着敬着,现在突然被太后斥责,反而激起了反骨:“如果不是如此,母后为何连块糕点都不让朕吃
了?”
太后无言,顾清晗赶紧将糕点送了过去:“母后约莫是担心皇上被朝臣看见,不如皇上速度快点吃完。”
景思远这才坐了下来,竟是有些挑衅的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身子微微踉跄,看着景思远对顾清晗的和悦态度不由得抿了抿唇。
没有了赵芸儿,就连景思远都不好控制。
太后想了想,最终做了个决定。
顾清晗送完糕点就回到了朝凤殿,想了想写了封密信让人递给了景湛。
她才将东西收好,就见晴儿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娘娘,太后回宫后便宣了赵家几个姑娘进宫。”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