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当年事

A+A-

    “你们就死了这条心,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赵光义完之后,嘴角淌出鲜血。

    潘豹向前一步,将赵光义的下颚卸下,这样做就能防止赵光义咬舌自尽。

    如果他咬舌自尽了,那将是个麻烦的事情。

    其实潘豹倒不是怕赵光义真咬舌自尽,这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潘豹害怕的是,如果赵光义死后,查验他的尸体,发现舌头上的异样。会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下颚卸下之后,还可以安上去,严丝合缝。就算是专业人士,也看不出任何破绽。

    “想死,没那么容易。何况你认为那样你就能死得了,真是笑死我了。”潘豹完之后,扬长而去。

    他们所布置的这个局,计划十分的巧妙。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很多士兵,都看到了王侁行刺赵光义。

    御医到来之后,也没有看出任何端倪。

    现在潘豹等人有一个新任务。那就是押解辽国的萧太后,护送宋太宗的遗体回京。

    东京汴梁城内,朝堂之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帝遇刺身亡,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会事监军王侁。

    潘豹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能有如此的把握。就是因为他会催眠术。

    让两个人遵从自己的剧本表演,任何人都不会看出端倪。

    辽国境内已然是大乱,南院大王与皇帝,互相夺权,谁也不肯相让。

    北院大王耶律天庆虽然有心相救于萧太后,奈何辽国内的局势错综复杂,只得作罢。

    一众将护送宋太宗的尸体回到东京汴梁。

    由于事出突然,没有圣旨,但宋太祖临死之前的那一句八王赵德芳继位。

    所有御驾亲征的士兵都知道。

    大宋皇宫之内,东宫太子气得哇哇直叫。

    他皇帝的梦碎了,就连当太子,也当不成了。

    他现在被贬为哲王,这道旨意由太皇太后下达的。

    太子的心都颇有不满,可是现在这种状况,他又能些什么?

    朝堂这边的风声一边倒,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多一半的大臣支持八王赵延美继位。

    太子本来是想提前下,做上皇帝的宝座,不过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中所掌握的军队,和高家,曹家,杨家,呼延家,潘家一比,根本不算什么?

    虽然杨继业,潘仁美已经战死,可是潘杨两家,不会就此衰落。

    生擒萧太后,导致辽国大乱。这样的大功劳。

    潘,杨,柴,呼延,高五家平分。

    这是何等的荣耀。

    潘豹等人终于回到了汴京城。

    再把宋太祖的尸体,送到皇宫之内。

    众位将先扶潘仁美的遗体送归潘家,在扶杨继业的遗体回杨家。

    天波府之内,佘太君看了看杨继业的遗体没有哭,只是将府内的所有人招集到了前院。

    “大郎,命令人准备绫罗绸缎,我杨府要大办喜事。”佘老太君道,只不过她的一句话,瞬间激起千层浪。

    底下的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娘,这是为什么?”杨家所有的兄弟都有些不解,爹刚死人,就要办喜事,天下哪有这般做的,难道娘是太过悲伤,犯了糊涂。

    “为什么?恐怕这件事情要从二十几年前起,那个时候,佘家是北汉的名门望族。出了个不怕天不怕地的野丫头,自认为天下第一,不过因为没有出什么太大乱子,家里人也就没有怎么管。直到有一天,这个野丫头。盯上了一伙山贼,这伙山贼十分的强悍,盘踞在京城不远处的一个山头,官兵军队多次剿杀无果。可想而知,少女碰到这伙山贼,自然是有去无回,当时她和她的丫鬟被这伙山贼包围,正当她们被擒要被押回山寨,做压寨夫人的时候。一对主仆救了她们的性命,那主人书生模样打扮,使的一好方天画戟。那仆人更是神箭无双。后来这个野丫头对这个主人一见倾心,并且私定了终身。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野丫头,最后还是嫁给了北汉的将军世家,这家姓杨。直到后来,这对夫妇降了大宋,后来,这个野丫头又遇到了当时的那个白袍书生。只不过这个白袍书生已经是大宋,最顶尖的武将之一。姓潘,名仁美。这对夫妇的名字,男的叫杨继业,女的叫佘赛花。之后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现在潘杨两家的仇恨,也已经全部解除了,这难道不是喜事吗?况且他们的仇恨已经随风而去,日后潘杨两家可以通婚,四郎,你和语嫣的婚事为娘做主。八妹,你和潘豹的婚事为娘做主。”佘赛花自己心中隐藏了多年的秘密,了出来。

    他没有想到,这一次出征,杨继业和潘仁美,都死于战场之上。

    众人在听到佘太君的话后,沉默不语,他们没有想到,佘太君与潘仁美之间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那么,潘仁美与老爷之间的仇恨。就能得通了。

    在潘仁美的心中,恐怕老爷是夺他妻子的大仇人。

    “太君,我有一事,今日不吐不快。”潘忠站了出来,他是当年知道所有事情,来龙去脉的唯一一个人。

    “当年的神箭将军,你有何事?”佘太君一看,面前这个人,正是当年救她们的潘忠。

    “第一,家主是我的亲叔叔,这件事情,我也刚知道。第二,当年太君大婚的时候,我和叔叔在场。当年的遗憾,是太君的一念之差。虽然我后来不同意叔叔的所作所为,同样,当年太君的做法也有欠妥当。不过,这一切都已经随风而去,我只想把当年的真相告诉你。”潘忠完,便不再话。

    当年的事情,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

    不管怎么,最后的结局令人遗憾。

    佘太君在听到这话之后,吃惊的向后退了几步。随后神情又恢复了平静。

    潘忠的话的对,一切都已经随风而去。

    不过,最后留给自己的,则是深深的遗憾。

    不管是对于潘仁美,还是对于老杨来。

    他们因为自己,付出的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