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武举(二)
与文举考试动辄数千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参加,录取一两百人甚至数百相比, 武举考试就巫见大巫了, 此次金陵武科乡试拟录取武举人二十人左右。
外场考试,朝廷提供马匹和兵器等物。
宽阔的校场周围圈着一排矮墙, 校场中间有个高大的堡楼,门匾上书“得胜楼”三个大字, 得胜楼上插满了各色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楼下两侧摆满了刀枪剑戟,发出森严的寒光。
三通鼓罢,武举武艺比试正式开始。
武艺比试包括弓箭、兵器、翘关、负重、相貌、对答六项比试。每一项比试都分“绝伦科”和“平等科”, 考生可在擅长的领域选择绝伦科,非擅长的领域选平等科, 评判标准也不一样。
首先进行的是弓箭比试。弓箭分步射、骑射、穿札以及踏/弩四项,步射比的是准头;远射比的是射击距离;穿札就是以弓射铠甲,穿透甲片测试弓力;踏/弩就是将神臂弓上弦。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决胜关键,所以弓箭比试放在第一项,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比试。
此时校场的桌案上摆了许多弓箭、兵器等等, 步射弓都是一石以上, 骑射弓七斗以上。越强的弓射距也越远,考生可随意挑选, 但前提是你得拉得开的才行。
绝伦科步射要求可试二石弓, 十发七中靶心以上为一等,十发五中为二等, 十发三中为三等,否则就被淘汰,平等科要求至少一石弓。
顾桓与其他选择绝伦科步射的考生一起上场,他挑了张二石五斗弓,也是目前最强的弓。
校场外嘈嘈杂杂,买了赌局的人更是伸长了脖子,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看到顾桓挑了最强的弓,都纷纷议论起来。
“这个人是谁?看起来不是很强壮的样子,他拉得开二石五的弓?”
“你不知道?这就是定国公府三公子,去年万寿节,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虎英雄!”
“这样的勋贵公子,造势罢了……”
“嘿!我倒是买了他做案首!”
“你别把裤子都输掉了!”又一个人挤眉弄眼,自以为神秘地道:“我三舅的大舅子在京营里的,这次的主考官从前是孙家的下属,孙家的公子也要下场呢!”
“咦!那不是孙公子,他也选了绝伦科步射!”
…………
场外的议论纷纷,顾桓一律充耳不闻,此时他的眼中只有远处的靶心,画着一圈圈红色线圈的标靶与距离大概一百五十步左右。
在他前面比试的考生已经拉开了弓弦,箭如闪电离弦而去。
“好,好箭法。”
“啊,又偏了。”
校场周围围观百姓议论纷纷。顾桓轻轻皱了皱眉。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考生选的是绝伦科,显然对自己的弓箭是有信心的,但是箭离弦的一瞬间,似乎出了什么问题。
顾桓试拉了一下弓弦,果然,考场配备的弓箭不是很趁手。不过倒是没有什么关系,这个距离射中标靶对他来不是很难。
士卒红色旗高举,比试开始。
顾桓踏步上前,站在白线外,沉着冷静地抬起弓,双目紧紧盯着标靶,耳尖一动,一箭正中靶心!
“好”围观众人喝了一声彩。
顾桓一箭射完,退到一旁。只见孙远目不斜视地上前,高大的身躯如一座山一般,举重若轻地抬起手,随即发箭同样命中靶心!
过了一会儿,第二轮开始。
顾桓从箭壶中又取出一只箭,慢慢拉动弓弦,又是一箭命中靶心,孙远也同样命中。
两人一连射了五箭,都是命中靶心。
“好啊!”围观众人眼光渐渐被两人吸引住了,这两人互不相让,箭法更是不相上下,本次武举榜首花落谁家可真是难猜啊!
孙远本来是榜首的大热门,倒是没买顾桓的开始暗自后悔……
接下来就是骑射、穿札与踏/弩。
骑射考试时必须双手离缰,既考的是箭术,又考验骑术,控马和平衡能力都要够强。绝伦科要求骑射至少使一石五斗弓,平等科要求至少七斗弓。
参加骑射绝伦科的考生只有寥寥几人,而顾桓和孙远都是其中之一,两人默默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决心!
马匹扬起尘土,弓箭疾飞如电,顾桓和孙远都顺利过关,场外顿时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
“果然不愧是百年国公府!顾三公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要我,孙公子才令人惊讶呢!从前谁听过他的名声?”
观众席上,顾楚听到周围的议论声,也动了豪气,对一旁的厮道:“去城中最大的赌坊,压五千两,三公子榜首!”
虎亲兄弟,输人不能输阵!
厮大声应是!听到的人都一片哗然,五千两,可不是数目啊!
骑射和穿札之后,最后一场考的是踏/弩,到了这一场,绝伦科就只剩顾桓和孙远两人了。只因这神臂弓其实是种弩,上弦需脚手并用,用全身力气。此种弓射力强劲,三百步开外能穿透重铠,是军用管制武器,许多人连见都没见过,如何会使?使用神臂弓不是有一身的蛮力就可以,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并经过长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弓箭比试结束,顾桓和孙远一起回到考生等候区。此时的考生等候区已经坐满了武生,看到顾、孙二人进来,都有些肃然起敬。
这两人可是弓箭绝伦科全部项目都拿一等的牛人!经过一场比试,考生相互之间也熟悉了些,一个彪形大汉眼珠转了转,凑到顾桓身边,笑嘻嘻的拍着他的肩膀道:“顾兄使过神臂弓?”
顾桓点点头。
此人了然一笑:“是了,顾兄是国公府的公子,家学渊源。”
此言一出,周围本来羡慕嫉妒的目光都不由得收了回去,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他们也是富家子弟,但和这些公侯子弟相比,一出生就输了!
孙远走到顾桓身边,轻声道:“考试结束,咱们一起去喝酒。”
“好。”顾桓心中微微一动,时移世易,如今虽然可是各为其主,但他仍然怀念少年时的情谊。
不一时,兵器考试开始。校场中摆放着十个木人,木人头顶放着块活动的木板,考生纵马驰骋,必须用武器将木板刺落,木人不能有损伤,未刺中木板或刺中木人而震落木板都算失败,刺落六个木板为一等,四块为二等。
这一关,孙远在顾桓之前上场。他选的是长/枪,骏马飞驰而过的一瞬间,枪尖稳稳的如点点流星般刺向木板,九块木板闻声而落而木人纹丝不动,在点刺第十块木板的时候,枪尖略有些偏,刺中了木人,比试规则刺落六块就算一等了,孙远的表现,虽不够完美,可也很不错了。
“好!好!”围观众人发出一阵喝彩声。
孙远却是紧皱着眉头,因为,还有一个人叫顾桓!
果然,他刚刚下马,就听到人群爆发出了一阵更大喝彩声。顾桓勒马慢慢回来,报靶士卒举起了代表全中的旗。
顾桓所使兵器为一把长刀,挥刀轻削,扫落十个木板而木人纹丝不动。
厉害!孙远不由得叹了口气,顾桓果然是顾桓!长刀为重兵器,适合猛砍猛杀,能将笨重的长刀使的如此灵巧,武艺确实出神入化了。
…………
这一日,家中有考生参加武举的人都紧张地等待着消息。
京中平郡王府,因正在守孝,府内上下一片素净,在秋日中显得有几分萧索。
平郡王世子妃顾梅坐在暖塌上,正与姑子陈昭对弈。
“嫂子,你分心了。”陈昭看着顾梅又下了一着臭棋,忍不住皱眉道。
顾梅回过神,看到自己的大龙不知不觉被陈昭吃了,此局已是大败,无力回天,索性举白旗认输,笑道:“今日我三弟考试,我有些牵挂。”
陈昭垂眸轻转着棋子,望着棋盘,语气飘忽地道:“不过是武举罢了。”
顾梅却是怅然一笑,语气中有些感念地道:“我父亲最是好武,若是得知侄儿中武进士,他泉下有知,也会很高兴吧!”
陈昭闻言抬起头,一双璀璨的双眸定定地看着顾梅,突然道:“他若考,必然是三甲!”
顾梅双目一亮,看着陈昭,笑道:“想不到妹妹对他这样看好!”
陈昭一脸坦然地道:“哥哥的,他的眼光想必不会错的。”
陈煦的眼光自然不会错。顾桓武试成绩全是满分,和其他考生比,拉开了绝对的优势。其中在负重考试时,他更是成了话题人物。负重考试的考核要求是背负五槲米至少行走二十步以上。这对有内力在身的顾桓来是菜一碟,背着五槲米健步如飞地绕校场跑了一圈,把其他考生都看服气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家伙简直是妖怪,还是牛变的!在不知不觉中,顾桓在武生之中又多了个“牛魔王”的外号。
五日后,武举乡试揭榜,顾桓毫无悬念地考取了榜首!
顾楚命人给全府上下都发了重重的赏银,是三公子为大家赢来了!府里下人一片欢呼,如同过年一般喜气盈盈。
杨夫人得知之后,笑骂了一声“胡闹”,却没有阻止。这些年,顾林和顾桓都不在京中,她也看出顾桓的志向绝不在国公府的一亩三分地,心中那点芥蒂,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是会试和殿试,殿试分策问与较艺。较艺又分个人武艺较量与排兵布阵。届时全国的武举人齐集京中,真正的千军万马杀出重围,阿桓,你可不能松懈。”定国公顾琏殷切地嘱咐。
“儿子知道!”顾桓笑着回道:“正所谓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天下之大,藏龙卧虎,谁也不能觑!”
“你知道就好!”顾琏欣慰地着,看着长身玉立、意气风发的儿子,一种为人父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