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A+A-

    曹昂叹了一口气,抱着手臂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 “曹子桓, 子健读书读傻了,你也跟着成书呆子了不成?”

    旁边努力缩存在感的四公子:???

    大哥, 归骂归骂, 这么就不对了,咱家除了三哥傻大个不通笔墨, 就你在诗词歌赋上造诣最差,虽然也没人嫌弃你, 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就嫉妒弟弟的天赋啊!

    曹丕反应极快,上前一步将想要什么的曹植挡住,然后一脸乖巧的答道, “大哥, 我们明白了。”

    还和以前一样对他们生气,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疏远, 这样很好, 至于读书读傻了的曹子建,那就继续傻着吧。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 洛阳城中一片艳阳天,丞相府中几位公子没有任何遮掩一同出门,惹得城中又起波澜。

    曹植幽幽叹了一口气, 看着走在前面巧舌如簧添油加醋和他们家大哥话的二哥, 心里再次确定了, 他们俩这辈子都不可能和平共处。

    难得敏感一次的曹彰看着旁边木着脸的弟弟,一手搭在他肩膀上老气横秋的劝道,“老四啊,你再想干什么可千万别和我,哥哥是个粗人,经不住大哥揍。”

    曹植撇了撇嘴,“有这个时间,不如想想待会儿在父亲面前怎么表现。”

    “这还用担心?”曹彰挠了挠头,很是不解的反问道,“有大哥在,父亲还能真罚我们?”

    曹植:……

    如果曹丞相在这里,听到两个儿子这么编排他,也不知道心里会怎么想。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关于几位公子之间的事情,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落下的帷幕。

    难得清闲的马超在府中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如果不是身份不合适,他都想去亲眼看看曹大公子是如何教训弟弟的了。

    他家里几个弟弟都听话,就算有脾气也不敢闹到他眼前,这种被迫兄弟间起隔阂的感觉,他还真没感受过,算算时间,阿菟这几天也该到洛阳了。

    马超一手撑脸陷入沉思,兹事体大,以主公的作风,即便不会亲征,派去的人也绝对不会少,北方异族情况复杂,若是没有少良叔父在,他也不敢保证真的能达到目的。

    鲜卑乌桓都不是傻的,若是简简单单就能让他们起来,公孙度早就先把事情做了,又怎么会缩在辽东不动弹?

    他们家主公雄才大略,不便不,一旦开动,那便要彻底将人服,当年匈奴时是如此,如今对于乌桓,曹操也不会心慈手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春秋到战国,再到始皇帝大一统,汉室远征,北方那些异族从来没有放弃过进犯中原,想要贼寇不敢犯我河山,只能比他们更狠更强。

    马超在西凉长大,对这个道理再懂不过了,毕竟同为大汉边境,凉州和并州幽州一样,都是异族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比起并州幽州的战乱纷争,西凉在他爹和叔父的治理下的确算得上安稳,但是也不是全无风波,他锦马超之名,便是那么些年里真刀真枪杀出来的。

    马超屈起关节敲着桌面,沉闷的声音很有节奏感,他这些天一直在研究北边的形势,乌桓的大本营在柳城,从中原到柳城,以他们现在掌握的消息,没有一条畅通的路可以走。

    “将军,陆先生请您去书房。”候在外面的亲兵敲了敲门框,侧身将前来传消息的士兵露出来。

    马超挑了挑眉,起身应了一声然后出门,少良叔父现在喊他,大概是要叮嘱些什么,毕竟此去辽东深入乌桓鲜卑内部绝对谈不上安全。

    倒也算不上浑水摸鱼,但是乌桓鲜卑匈奴羯人自己起来,万一他们运气好直接一下子包圆了呢?

    想法是好的,然而想要将之变成事实,难于上青天。

    陆家书房,陆偃在书房整理着近来的想法,门口毛色鲜亮的大型犬卧在那里,若是生人过来,只看到那凶巴巴极似孤狼的模样就被吓的不敢靠近了。

    荀彧让人进去通报,远远看到书房门口体型不的系统忍不住弯了弯眉眼,若不是亲眼见过,他怎么也不相信看上去凶残的狗子会是那么个性子。

    陆偃没等到马超,却先等来了荀彧,左右待会儿也不是什么需要掩人耳目的事情,便直接将人请进了书房。

    荀彧轻车熟路进来,看陆偃手边堆了一摞竹简,连位置都给他让出来了,无奈只得过去帮忙。

    “近来京中还算安稳,何事如此费心?”

    温润如玉的荀文若将尚未整理完的竹简一卷卷放好,看到桌面上墨迹未干的字迹一愣,再看向陆偃的脸色都不对了。

    陆少良果真是个祸害。

    他们忙活了那么久,如今一切即将走上正轨,以朝廷的名义广招天下士子择优而录,如今朝中大权在主公手中,选□□的人终归要对主公怀有知遇之恩。

    他以为科考的重头戏已经过去了,没想到那竟然只是开始,这家伙竟然还留着后手。

    临时举行为制科,定时考试为常科,若真的付诸实践,定能网罗天下的佼佼者。

    陆偃摸了摸鼻子,扬起唇角端得是风流无双,“此事主公知晓,循序渐进并非不可行,文若执掌内务,心中可是已有成算?”

    竹简上写的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只是就之前提出来的“试策”取士又加了些东西而已。

    既然已经将科举弄了出来,那就不能止于表面,常科和制科都不能少。

    荀彧仔细将竹简上的简论看完,沉吟片刻后道,“此举推行受到的阻力或许不比之前大,你这上面写的东西,可都是世家子弟所擅长,君子六艺之类,寻常百姓可不占优势。”

    以荀氏家风,此举对他们来的确无甚坏处,非是他自傲,天下世族并不是所有都和荀氏一般家风严谨,陆少良这是又给他找了个难题。

    陆偃笑吟吟看着皱起眉头的荀彧,欣赏够了才又道,“文若莫慌,这东西交给主公之后,你我皆不会再沾手,得罪人的事情干一次就够了,名声和命都是好东西,未必二者不可兼得。”

    荀彧顿了一下,将竹简放下然后抬眸问道,“你知道主公会让我来找你?”

    陆偃在一旁坐下,抿了口茶水笑道,“自是等候已久。”

    房间中忽然安静了下来,窗外树荫影影绰绰,再看陆少良坦坦荡荡的模样,莫名就让人升不起防备来。

    荀彧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只是无奈叹了一口气,“你这性子,能好生生活到现在也是难得。”

    “过奖。”陆偃笑眯眯回了一句,看荀彧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才松了一口气。

    曹公如今春秋鼎盛,大公子的性子虽然没有他那么强硬,却也不是耳根子软的,这父子俩在政见上出乎意料的一致,曹公要做什么,以后大公子自然也是要做的。

    这个世界不会发生二公子为了稳定局势而借助世家的力量,从而导致两晋时高门大族完全把持朝政,权势滔天如烈火烹油,但是也不能压的太狠了。

    从古至今世族皆有存在,不能因为他们拥有某些特权就完全否定他们对治理国家的贡献,这样不好。

    他不在的这些年,阿菟没少受这些人的照顾,只为了报答这些,他也得给荀家文若提个醒,不过现在看来,需要担心的好像只有他陆少良一个而已。

    这人和主公之间的关系,可比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亲密多了,哪儿用得着他瞎操心?

    曹公麾下得力的文臣谋士,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需要担心的那个啊!

    陆家阿爹好像第一次看清现实一般,摇头晃脑感叹了好一会儿,然后将桌上的东西推到一边儿,拉着荀彧果断换了话题。

    荀彧刚想些什么,但是还没来得及开口,眼前这人就直接拿了舆图摆出了一副促膝长谈的架势,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我现在知道,为何文和每次提起你脸色都不好了。”荀彧扯了扯嘴角,声音缓缓依旧一副温润君子的模样。

    他当年究竟怎么想的,竟然以为陆少良天纵之才值得结交,文和在西凉和这人共事多年,现在还能心平气和与他话,涵养着实非凡。

    陆偃神色淡然,挥了挥衣袖坐正了身子,“开凿水渠的命令早已下达,如果没有意外,明春就能建成。”

    荀彧:……

    所以还是为了你家那两个子!

    马超轻车熟路的来到书房,敲门进来后发现还有其他人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反应过来行了一礼。

    陆偃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不必过于拘束,“孟起过几日就要启程前往辽东,正巧文若也在,便趁此机会将鲜卑的情况也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再被人算计了。”

    马超眸光微凝,少良叔父这意思,要的肯定是明面上没有办法知道的消息,不过,就这么直接出来真的好吗?

    陆偃展开舆图,找了个让俩人都能看清楚的位置站定,“好好看着,我只有这一次机会,什么都别问,记在脑子里就够了。”

    看他忽然这么正经,旁边两个人也都严肃了起来,能这么慎重,别不是什么不能的事情吧?

    荀彧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开口劝道,“还是算了,有些事情你一人知晓足以,不必为此冒险。”

    马超连忙点头,表示他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靠长辈的废物,不需要叔父您以身犯险。

    陆偃将舆图铺好,看着明显想多了的两个人揉了揉脸,他陆少良看上去是那么傻的人吗?

    ※※※※※※※※※※※※※※※※※※※※

    陆偃:来来来,划重点,这都是要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