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武林秘笈

A+A-

    也许是被那幕街头洋景启了蒙,短短两天,李秀就蜕变成了真正的大妇,开始在各方面经营三口的家庭。家里的油米柴盐,衣包被铺,让王南白天出去时从外面采买回来,有些就自己开始动做,二丫被她支使的屋里屋外溜溜转。 不大的屋里有了真正家的样子,在两个女人逗嘴中,在与李秀的亲亲我我中,家味越来越浓,王南都能感觉出来两个女人经营出来的家无声的融化掉他从外面带回来的血腥味。 与家相反的是哈尔滨的街道,处处紧张的气氛。日本人抓不到王南,就不敢再互相报复下去,只是四处搜索,抓不少倒霉撞到他们里的人。 日本人从一进哈尔滨开始,就无恶不作,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财产损失和无尽的耻辱。 这个时期的日本人对中国人几乎只有杀戮和压迫,直到935年日本人才改变了对东北人的态度,因为他们发现,东北人多地广物产丰富,光凭日本人自己也利用不了这些资源,最后还是需要大量的中国人,才转为怀柔政策,用各种方式奴化中国人。 可那是三年后,现在的中国人被日本人往死里欺压,路上见到日本人必须要让路敬礼,见到日本国旗也必须这样,否则就会被日本人打骂,如果被宪兵队抓住就会往死里打。 再就是被汉奸们欺压,他们做为日本人的走狗和具体事务的执行人,坐在中间姿意妄为的,日本人压榨中国人到八分,可能还会留两分让中国人苟活着给他们继续创造财富,而这些汉奸执行日本人的命令时要加码到十二分,根本不想给同文同种的中国人留下活路。很多时候老百姓们最痛恨的人不一定是日本人排在最前面,而是这些天天打交道的汉奸。 而日本人则乐见其成,凡是需要背黑锅的坏事都指使这些汉奸们去做。 很多中国人的产业被日本侨民强占,中国人的工资也到了最低点,市政工程也没有了。更让中国老百姓怕的是日本人在修工事四处抓劳工,成年男子在哈尔滨市区内都失踪连连,大量的中国人能回关内的回关内,要不就跑的远远的,走不了的也尽量早出早归不敢乱跑。 这几天的天气开始变坏,天一直阴着,雨下就下。 王南就在每天晚上跑出去开上几枪,为了让日本人不盯着“家”的这片区域,他不得不每次都潜行到四周几百米外的地方再往远走着寻找会开枪。 白天就听从李秀的分派给家里买各种各样的东西。 粮食是最重要的事情,王南准备多备些大米放在家里。一大早出了门溜到附近的粮店。不大的粮店里只有杂粮,细粮一样都看不到。 这时日本人还没限制中国人不得吃大米,可是市面上的大米也都被他们搜刮了过去。 王南和伙计多唠了几句,才知道汉奸们把控了细粮进城,头两次先让各粮商进货入城,而后又用军购的名义明着抢劫,所以没背景关系的粮店也不敢卖细粮了。 与伙计熟悉了些,伙计就声跟他讲:“你要是有钱,可以到后面那个胡同里问下,那边有人卖自家的”。 王南就转到后面的胡同里,果然有人遮遮掩掩的走过来问:“买大米吗?” 王南问了下价格,分两趟扛回去半麻袋的大米、一面袋子白面。 又转回去买了一些油盐酱菜。 这期间倒是知道了现在市面上花什么钱。 日本人刚开始推行满洲国圆,注意,这些伪满钱只是兑换各种洋元很痛快,纸币吗,东北的纸币本来就乱七八糟的,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怎么换,更多地方的人都来不及换。黑市上只有硬通货才能四处流通,也就是含有真金白钱的贵金属。 把粮食送回家后。王南拿上所有要过时的钱再次出去买衣服,可正街街头正好有几个日本人和汉奸随意拦人检查证件。 王南就走进路边的文具店里,老板看他还有点学生样,抱怨了几句世道,就问王南想不想买金笔,全新的金笔进货价甩卖,王南看了下金笔,想到了家里两个女人老是要识字学习的,加上这票子马上就没用了,总不能专门跑去银行换钱吧?何况这钱来的也容易,全是扒出来的,王南就没犹豫,直接掏钱买了下来,准备送给李秀和二丫当礼物。 钢笔有了,书包、文具盒、墨水和白纸本子这些他也就顺便买了。 这家文具店里面有一个柜台里面有不少书,王南就想到里面买几本学生的课本给二丫,这时没有别的客人,老板就跟在他身边,这是一家书店老板离开哈尔滨时送给他的。 王南翻了半天,多数是些,也没见到什么学生课本。王南对没什么兴趣,准备随便看看就去买其他的东西时,突然看到有本国术书籍叫八卦拳学,一本很薄的册子,拿起来翻看。 店老板看到这本书,就在书架上翻了下,拿出同一个作者的另一本书拳意述真递给王南,王南随一翻,一段文字闯入眼中:“程廷华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离或即,或顶或丢,忽隐忽现,或忽然一离,相去一丈余远,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体之力,或用一,或二指,或一指之一节,忽虚勿实,忽刚忽柔,无有定形,变化不测”。 王南对里面的文字目瞪口呆。他这几天都是用短枪开枪,而练出的那套绝招是经过战场实战的步枪战术,却在街头巷尾的短枪战斗中失色很多。 巷战很封闭,距离都在百米之内,墙角多、死角多、地方狭窄、死胡同多,容易被堵住,所以王南很需要有一种灵活多变的身法配合左右用短枪射击的战术。 “或忽然一离,相去一丈余远,忽然而回,即在目前”。这种身法移动正是王南想要的。 这段字很朴实,可要知道这是民国时期,人现实,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有穿的,再有老婆孩子热坑头,当皇帝也不过如此。识字率不高的年代,就是打官腔都不会绕到老百姓听不明白的,更没有产生后世那种**到数千字的一篇文章缩写后也就留下一句话的干货。 王南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