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番外三

A+A-

    所以,他们是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时间段的人物。

    只是,来到这个时空的时间错开了一些。

    温暖康熙十七年来了这边,胤祤是康熙二十四年让温暖生了下来。

    没有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节,倒是有些尴尬。

    一个比自己几岁的,本来是他接的病人,结果成了他的额娘。

    温暖也有些尴尬。

    胤祤是成年人的芯子,当初她还喂奶来着。

    尴尬之后两人便再没提过这件事情,就当做他们没讨论过这些。

    胤祤是穿越的,温暖对他又放心了许多,他要做什么温暖也不过问。

    历史虽然变了很多,但大体走向是没变的。

    康熙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一直是光头阿哥,何况是已经成亲有孩子的人。

    故而借着办差立功的会,胤褆和胤祉又成了贝勒。

    撇开争储的心思,他的儿子都是很优秀的人,康熙自然也不会让自己儿子们游好闲浪费他们的才能。

    能干的人多了,自然,最有心储君之位的人心态就容易变化。

    太子从复立之后,就努力在皇阿玛面前争取好的印象。

    只是,刚开始他看着弟弟们封爵位,胤褆,胤祉恢复爵位,心态倒是还好。

    他儿子占了皇长孙的名头,四弟儿子占了嫡长孙名头,他也没多介意,因为四弟目前是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的,只要不是胤褆就好。

    胤祤福晋怀了双生子的时候,他很担心是龙凤胎。

    最后是双生女儿,他松了口气。

    只是,慢慢的皇阿玛让兄弟们办差,给兄弟们权利,让他们羽翼渐丰,甚至让他们掌各旗大营,又给成年皇子大封爵位,封至郡王了。

    而他依旧是掌控在皇阿玛里的太子,举步艰难。

    虽每次南巡,塞外出行皇阿玛都让他跟着。

    但是,真正可以立功劳的差事都是交给兄弟们。

    太子渐渐的觉得,当初皇阿玛复立太子只是为了稳定朝堂局面。

    皇阿玛重用其他儿子是想看他们的能力,看谁能取他而代之。

    有了这样的心思之后,太子没有刚开始那样稳得住了,看身边的人都很不顺眼,想要自己在身边安排人,为自己所用。

    所以,太子渐渐的开始安排自己的人,忘记了一开始出来的打算,进一步博得皇阿玛的信任,以及处理好兄弟的关系。

    他以为的巩固好自己的太子地位是在各处安插到自己的人,有自己的可用之人。

    比如,借题发挥换掉自己身边伺候的人,在宫里侍卫处安插自己的人。

    比如巡视塞外的时候,又预备拉拢蒙古各部势力,且看上了康熙预备给胤俄指婚的蒙古格格。

    南巡的时候,因为一些事处置地方官员,推荐他的人。

    或私下勒索官员,储备钱财,培养得力人。

    南巡敛财,贪官里的多数是赈灾银子。

    黄河决堤,赈灾银子到灾民里的所剩无几,康熙震怒惩治贪官,扯出多数太子背后之人。

    导致康熙对太子越发不满,越发失望,便越来越重视其他儿子。

    胤祤看在眼里,但并不打算做什么,学着和四哥一样,努力办差,朝堂上站在保皇党。

    不管胤褆,胤祉,甚至胤禩他们做什么,努力把自己摘除在外,处理好兄弟之间的关系。

    私底下接着穿越人士便利,联络好皇阿玛的亲信重臣,以待日后二废太子之后能影响到皇阿玛立储人选。

    培养自己下的能,搜罗能人异士不着痕迹的增加自己的实力。

    太子二度被废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历史上一废太子的时候。

    这期间十来年的时间,众皇子随着康熙巡视永定河,检验工程质量,侍南巡江浙一带,治理黄淮,工程验收惩治了不少的贪官。

    太子被牵扯在其中,康熙对太子已再次失望,接连几次换了太子身边的奴才,处置了派的不少人。

    康熙四十七年,户部再次发生了贪污大案,太子,胤褆,胤祉等党羽多人皆在内。

    再有此时又爆出国库空虚,康熙对贪污受贿之事越发憎恶。

    命皇四子,皇七子,皇八子等彻查此时。

    但,这并不是康熙打算废太子的导火线。

    康熙三十五年十公主出生后,到四十七年,十几年的时间后宫再次传来喜事,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但是,康熙从温暖生了十公主之后几乎没传人侍寝。

    这有孕不就是让人给他戴了绿帽子?

    温暖当时知道的时候有些错愕。

    让人去打听,才知道是董鄂氏去给荣妃侍疾的时候,发觉了延禧宫偏殿的勤答应有异样。

    荣妃被养病的这些年身子是真的不好了,任谁一直被关着也受不了。

    先前因为贪污受贿牵连到了胤祉,荣妃心急如焚吐了血。

    如今的身子没两年的时间了。

    故而,康熙开恩延禧宫解禁了。

    勤答应因为荣妃的牵连一直被关在延禧宫配殿里,耗了十几年的光阴。

    所以,她对荣妃是记恨的。

    当初她进宫可是唯一一个有封号的人,皇上自然是有几分意思的,生生因为荣妃给毁了,以至于皇上现在都不记得她这个人了。

    所以,她对荣妃这个主位并不尊重,并不会每日去给她请安,每天的时间就是花心思在争宠上。

    东六宫延禧宫在毓庆宫的北面,宁寿宫的西面,勤答应就在皇上要去宁寿宫的路上堵皇上,预备偶遇。

    勤答应并不算老,十几岁进宫,如今二十六七岁左右,处子之身的她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模样也还算好看。

    这偶遇没偶遇到皇上,却偶遇到了近段时间因为被底下贪污之人牵连不得意的太子。

    勤答应特意梳妆打扮过的,但到底只是个答应,顶好的衣服穿在身上也不过比宫女装扮好一些。

    她为了获宠早就打听好了,皇上会在这个时间过来给皇太后请安。

    她躲在暗处,看见一道明黄色身影便以为是皇上,直接朝着他倒了过去。

    太子只以为是宫女有心勾引,瞧着姿色不错,今日又饮了几杯酒有些浮躁,也就扯着人进了靠近宁寿宫旁边的缎库比较偏僻的屋子里。

    事后勤答应才发觉这人是太子,但他们已经这样了,勤答应也不敢吱声,悄悄的回了延禧宫。

    延禧宫解禁了,董鄂氏作为媳妇自然就得去侍疾。

    看到了勤答应面色苍白,呕吐不止,但她并没有听勤答应侍寝,便留心着勤答应。

    董鄂氏查了最近勤答应出延禧宫的时间,发觉只有早前二个多月前她频繁出去过。

    时间多数是在皇上去宁寿宫的时间段。

    最后一次出去回来的时间比之前晚了一个多时辰。

    可当日皇上并未去宁寿宫请安,而是在长春宫淑贵妃那里。

    所以,勤答应是去私会了谁?然后有了?

    董鄂氏想到毓庆宫离宁寿宫如今相近,会不会她私会的是太子?

    如果是那就最好,太子作死,如果不是那就嫁祸给太子。

    除了内宫的人,没人知道勤答应没侍寝。

    故而董鄂氏让在给荣妃请脉的太医,顺便给借病久没给荣妃请安的勤答应请脉。

    这就爆出了勤答应有孕之事。

    斗大的绿帽子架在康熙的头上,气的康熙忍不住一扫龙案上的奏折。

    偏偏对外康熙还得装作无事发生,不让人发觉头上戴了绿帽子。

    偏生太子颓废了些时候,想着不能让皇阿玛继续生气,便送了东西去讨皇阿玛的欢心。

    他最近得了一块绿宝石,一整块的宝石有碗状那么大,没有经过加工。

    他想着这没加工的宝石后期能打磨出一整套首饰,板子,玉镯,发簪等都可以。

    皇阿玛喜欢淑贵妃,必定会想着给淑贵妃,然后对他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哪知道这一大块绿油油的宝石一送上去,皇阿玛直接让人把东西给丢了出去。

    他不思进取,不思悔改,奢靡成性,命他禁足毓庆宫反思。

    而温暖和胤祤面面相觑,就觉得挺突然的,心里都觉得这太子这回差不多要玩儿完了。

    查其实有迹可查,董鄂氏能顺出勤答应出入时间,其他人的时间也能整理出来。

    只需要查当时出现在宁寿宫附近的人。

    太子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睡的是勤答应,只以为是个宫女。

    所以,查到他的时候,直言不讳,只碰了一个宫女,事后那宫女不露面没让他负责他便没找她。

    在他眼里,皇阿玛在儿子这女人方面向来大方,不会生气的。

    康熙看太子丝毫没做错事的申请,大方承认的态度,大怒。

    康熙一脚踢到太子身上,头一次打了太子,指着他抖着大骂逆子。

    而胤禛等人此时又查到太子奶兄凌普借由职位之便挪用内务府几十万两巨款,帮着太子打点,那折子也正摆在龙案上。

    再有之前太子背后的人牵扯到多次受贿,且与朝廷多位官员密切接触。

    之前没直接的证据对着太子,有下面的人顶包。

    但现在除了凌普之事,先前多次受贿之人钱财去向多数是在凌普账上。

    凌普若没人授意岂敢如此胆大包天?

    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二废太子,康熙列举太子各项罪名。

    言其不思悔改,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暴戾不堪,狂疾未除,丧失人心,不堪为储君,任凭朝臣皇子们劝告执意二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