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水灾(中)
第二天,宇文凌和萧大人跟着河道府知府去了黄河边,前一天晚上宇文凌已经得到了顾君泽他们报来的消息,明白今年的修缮工作很可能没有完成。
难得今天上午没有下雨,河道府知府看了看天气,拍宇文凌的马屁:“九皇子真是得上天庇佑啊,您一来这老天爷都开脸了。”
宇文凌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知府大人过奖了。”
“臣的都是实话啊。”河道府知府一脸真诚。
宇文凌暗自冷笑一声,懒得再去看他这一幅嘴脸,只自顾自的和萧大人讲话。
到了黄河大坝上,河道府知府指着黄河道:“九皇子,萧大人,这就是黄河了。”
“恩。”宇文凌点点头,道:“真是大气磅礴啊,壮观!爷在京城还没有见过这般景色呢。”
河道府知府满脸堆笑的:“现在还不是涨潮的时候,到了那是才是真的壮观。”
宇文凌看看脚下的土地,跺了跺脚,明知故问道:“这就是黄河大坝?”
“正是。”河道府知府点头:“九皇子您看,这大坝多结实,肯定不会决堤的。”
宇文凌一时半会也没看出什么不对,悄悄看了看萧大人,却发现萧大人对他暗暗摇头,宇文凌抿了抿嘴,笑道:“对,知府大人果然是一心向民啊,好官!哈哈哈,好官!”
河道府知府对宇文凌越来越不屑,表面恭敬的:“不敢当,不敢当,九皇子折煞微臣了。”
宇文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欸,爷只是实话实,对了,这附近是不是有个村庄?”
“九爷真是聪明,就在前面,九爷过去坐坐?”河道府知府问道。
哟,喊上九爷了,开始套关系了。宇文凌点点头,笑道:“行,正好爷有些饿了。”
“九爷请!”河道府知府伸道。
宇文凌背着走在前面。
来到村长家里时,见到了顾君泽和蓝羽天,宇文凌一挑眉,假装不认识的问知府道:“知府大人,这二位是?”
河道府知府看向村长。
村长连忙回答道:“这位公子,这二位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
河道府知府喝道:“不得无礼,这二位是钦差大人九皇子和萧大人。”
村长吃了一惊,连忙跪下来:“草民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贵人,请九皇子恕罪。”
宇文凌不在意的把村长扶起来:“不知者无罪,老先生快快请起。”
顾君泽和蓝羽天也行礼道:“草民参见九皇子,萧大人。”
宇文凌摆道:“起来吧。不知二位来做什么生意啊?”
顾君泽道:“草民听这里盛产海鲜和鱼类,因此想来这里带点海鲜回去。只是来得不凑巧啊,听老先生最近都不出海了。”
“哦?这是为什么?”宇文凌问村长。
村长看了一眼河道府知府,对宇文凌:“回九皇子,最近暴雨天多,为了安全着想不宜出海。”
明明昨天不是这么的,顾君泽和蓝羽天对视一眼。
宇文凌点点头,赞同的:“确实危险。”
付清明看了一眼四周,接觉得守着的人够多了,于是再一次来到了黄河大坝,踩上去是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哪呢?
付清明想了想,见四周没有人注意到他,把身上的荷包丢在前面,假装看不见的样子蹲在地上摸索,时不时还拍一拍地面,侧着耳朵听,摸索了几步,付清明发现问题了,实心的东西敲起来声音应该是闷闷的,空心的才是清脆的,这声音不太对啊。
付清明还想再摸,有一个声音出现了,问他:“这位公子可在找这个荷包?”
付清明闭着眼睛抬头,伸摸了摸,点头道:“正是,多谢这位好心人。”
那人又问道:“公子要去哪?不如我送你去。”
付清明听那人声音有些苍老沙哑,于是问道:“请问您可是老爷爷?”
老翁道:“公子耳朵灵敏。”
付清明站起来道:“晚辈想要去河道府,烦请爷爷带路。”
老翁问道:“公子为何要去河道府?”
付清明:“晚辈去河道府找人。”
“公子心些。”老翁牵起付清明的往前走。
付清明点头:“多谢老爷爷。”
到了河道府,老翁问道:“不知公子要去何处?”
付清明抽出,对他拱道谢:“多谢老爷爷,河道府晚辈熟悉,老爷爷请回吧。”
老翁道:“那公子路上心。”
付清明站在原地,听到老翁的脚步声越来越远,直到听不见,才睁开眼睛往里面走去。
付清明找到一间书店,借了纸和笔把情况写下来传进京城,然后潜入了知府衙门,却碰见了一个黑衣人,两人在书房里打了个照面,互相一愣,随后都拔剑在看着对方。
付清明先压低声音开口问道:“不知这位英雄是哪路好汉?”
那黑衣人却不回答,反过来问他道:“这位英雄又是哪路好汉?”
“这位英雄为何而来?”付清明再问。
那黑衣人同样又来问他:“这位英雄又是为何而来?”
两个人你来我往了好几个回合,突然外面有人厉声问道:“屋内是何人?”
两个人都是一惊,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翻身上了房梁。
有人推门进屋,四处转了转,没见人,疑惑的转身出去了。等人走远,两个人才翻下来,互相一拱,付清明道:“原来是同一路英雄。”
那黑衣人对他点点头,道:“先走一步。”
两个人翻窗出去,从两个方向离开了河道府。
“查到什么了?”顾君泽问道。
那黑衣人扯下面巾,却是风无,风无道:“属下刚到正要动,突然又进来了一个黑衣人,应该也是来找东西的,就是不知道是哪里的人。”
顾君泽沉吟片刻,道:“既然与我们没有危险,就不要去理会了,明日再探。”
“是。”风无道。
晚上,顾君泽和蓝羽天正要睡觉,突然门外传来响动,蓝羽天拔剑在,心翼翼的走到门口听了听,然后打开门,左右看了看没有人影,再往地上一看,看见一张纸,蓝羽天用剑把它挑起来,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敢拿进来给顾君泽。
顾君泽打开一看,看了一眼蓝羽天,递给他,只见上面写着很简单的十个字:敲打地面,细听其声,不妥。
“我觉得详细的应该是,敲打大坝地面,细听敲打的声音,这声音不对。”顾君泽猜测道。
蓝羽天点点头:“有道理,我们去看看吗?”
顾君泽:“但是可信吗?会不会是调虎离山之计?”
蓝羽天捏着纸,想了想:“今天下午又开始下暴雨了,如果黄河大坝真的没有修缮,那可能撑不了几天了。”
顾君泽深吸一口气,站起来:“走,去看看。”
两个人又冒雨来到了黄河大坝上,蓝羽天站着放哨,顾君泽跪下来把耳朵贴在地上,一边走一边拍着地面,拍了大概几十下,才艰难的透过雨声和风声听到声音,顾君泽屏住呼吸仔细拍了几下,又往前几步,细细的分辨着听到的声音,然后站起来对蓝羽天:“听出来了,你也听听。”
蓝羽天和顾君泽换了个位置,蓝羽天也跪下来一边拍一边听着,过了一会,蓝羽天站起来对顾君泽点点头,两个人赶回了屋子。
顾君泽:“你听出来什么问题了?”
蓝羽天:“声音有的地方清脆一些,有的地方沉闷一些。”
“对。”顾君泽点点头:“实心的东西声音沉闷,空心的清脆,看来黄河大坝还是分段修缮的。”
蓝羽天坐下来,担心的道:“看来黄河决堤不能避免。”
顾君泽叹了一口气:“这样吧,你我分别修书,你写给九,我写给老四。”
“好。”蓝羽天答应道。
两封信分别发往河道府和京城。
宇文景接到顾君泽的来信,顾不上拆开就拿着信去找皇上。
“父皇,堂哥来信了。”宇文景道。
皇上一把接过信,看了看,气得脸色发红,把信给宇文景:“你看看!你看看!”
宇文景快速浏览完,都发抖了,气道:“好一个父母官,他就是这样欺骗孤欺骗老百姓的!”
皇上:“告诉长安,和九联,加紧探查,无论如何要在黄河决堤前找到解决方法!”
“是,父皇。”宇文景匆匆下去给顾君泽回信了。
顾君泽带着宇文景的回信,和蓝羽天赶到河道府,找宇文凌和萧大人。
宇文凌急得在屋里转圈圈,问道:“这可如何是好?”
萧大人冷静的坐在椅子上,:“要他承认是不可能的,既然黄河迟早要决堤,不如我们先让它决堤!”
“不行!”宇文凌想都没想就拒绝道:“那黄河边上的百姓怎么办?”
萧大人:“让他们提前撤离。”
顾君泽问道:“但是要如何让他们愿意撤离呢?”
萧大人想了想,道:“村民信鬼神,我们可以假装佛祖,告知他们黄河即将决堤,让他们尽早撤离。”
“他们会相信吗?”宇文凌问。
萧大人:“人人都,假的也能成真。”
宇文凌点点头:“就这么办。”
几个人商量好计策,分头去几个村庄的村长家里扮佛祖神仙,告诉他们黄河就要决堤了,速速撤离。
第二天早上几个村庄的村长一碰头一合计,大家都见到了那多半是真的了,赶紧组织村民撤离吧。
等几个村庄都撤离空了之后,宇文凌等人带来的人马中水性好的都下了水,拿着金刚钻等工具挑着敲起来声音清脆的地方打洞,几乎没费多少功夫,就打穿了,原来里面都是空心的根本就没有东西,只有前后两层黄土。打穿了一层之后,水里的人迅速撤退,在暴雨和海水的冲刷下,黄河很快就决堤了。
前一天顾君泽已经把详细计策报给了宇文景,这天早朝,侍卫来报:“报!黄河八百里加急!”
宇文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焦急的:“快呈上来!”
宇文景打开折子,痛心疾首的:“九皇子来报,河道府官员欺上瞒下,弄虚作假,黄河决堤了!”
朝中一片哗然,自古以来黄河决堤就是一件大事,而且水灾之后还要防止疫情发生。
户部尚书站出来:“太子殿下,微臣以为应当立即拨款救灾,命九皇子等人扣押河道府官员,组织开展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还要派太医前往防止疫情发生。”
宇文景点点头:“大人言之有理,传孤命令,命户部左侍郎及文将军立刻带一千御林军,并太医十名,济世堂悬医阁等医堂各十名大夫,立即前往河道府协助九皇子,户部即刻拨款一百万两救灾。”
被点到的人纷纷站出来,道:“臣领旨。”
下了朝之后,宇文景匆匆去见皇上,一进门就道:“父皇,黄河决堤了。”
皇上点点头:“朕知道了,你的处理方式很好。等河道府官员押解回京,朕要亲自杀了他们!”
黄河决堤,宇文凌第一时间去找了河道府知府,一脚踹开府衙大门,喝道:“狗官!你不是告诉爷,黄河大坝修缮完了吗?怎么还会决堤?啊?”
河道府知府听到消息就懵了,此刻见宇文凌前来问罪,顿时慌了神,辩解道:“臣,臣真的修缮了!”
“放屁!”宇文凌气得骂了脏话,要不是他们提前让村民撤离,这么大的水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顾君泽和蓝羽天带着人马赶到,拱道:“九皇子。”
河道府知府一看,哆哆嗦嗦的问:“这,这不是那两个商人吗?”
宇文凌冷笑一声道:“瞎了你的狗眼!你好好看看,这一个是南安郡王,一个是正二品辅国将军!”
河道府知府吓得双腿一软,连连磕头:“的有眼不识泰山!”
宇文凌一脚把他踹开,对顾君泽和蓝羽天:“搜!”
顾君泽和蓝羽天带着人兵分两路,闯进知府衙门和知府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