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动身
第二天一早的朝会刘岳依然在场,刘启拿着他翻译过后的那篇文章,定名为兴国策,没有做任何的改动就当众宣读,然后让百官开始讨论! 刘岳心里知道,这是皇帝要走个形式,然后再将那里面的要求尽数实施,所以就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那些嘴官们讨论。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有些年岁的大爷级人物走到了刘岳旁边,狠狠地跺了跺脚,然后喊了一句:“睿侯,又是你!你到底要把我大汉折腾成什么模样!” “你老人家,今早出门忘了喝药了吧,又是我怎么了?难道要让国家社稷陪着你等老朽一块湮灭在这历史长河中你才高兴?” 刘岳的话毫不客气,气得那个老者胡子乱颤,直接转身,扑通一声=跪在那里,口中狂呼:“陛下,这兴国策,老陈反对!” 站在边上撇了撇嘴,刘岳暗觉这老家伙应该要不是是疯了,要不就是黄老之学的死忠者,否则就算是他不同意,他也不应该反应这般激烈。 “哦,韩大夫,你对朕的这个兴国策有疑虑?”刘启一出声,下面立刻安静了下来,昨夜他已经和刘岳尽可能把建设学院初期的好处尽可能的往这些门阀家族方向倾斜,原本想着今天就是走一下场面,然后君臣共欢,可是没想到还碰上了一个老骨头! 刚才宣读那策论的时候,百官纷纷都从其中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正在心中想着如何拍皇帝的马屁,把这个没有什么营养的早朝给混过去,毕竟大汉连天早朝已属反常了,这几日他们可都是很疲累的。 可谁曾想现在竟然跑出了这么一个老家伙,竟然直接反对圣上的决策,他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呀。 不过这也不能怪人家这个韩大夫,因为他已经年逾六十了,一生醉心黄老之学,膝下无儿无女,那策论中的好处,他是一样也得不到滴。 “韩大夫,陛下高屋建瓴,也是你这样的俗人可以揣测的,你反对,那你倒是提出一个比兴国策更好地方略来!” “是呀,你这老匹夫,一天到晚就听见你吆五喝六的,就连当年七国之乱,国家已经危难,你还在那里反对陛下出兵,你安的是什么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批判这个故步自封的家伙,他急忙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友,可是此刻谁还敢站出来替他话,毕竟这件事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嘛。 “陛下,臣建议大家可以举表决,看看这百官之中有多少人和陛下的意见相左!”刘岳此时有些不可耐了,生怕那些中立之人此时再倒方向,将他的事情给搅黄了。 “好,就依睿侯所言,请他来主持这次表决吧!”刘启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个家伙一定会让那些反对者乖乖的闭嘴甚至是哑口无言的。 “既然陛下已经授命于我,那我就来统计一下人数,还烦请那些不赞成陛下决策的官员举示意,我一会儿记个名!” 就是这么一句不起眼的话,立刻就让那些大臣畏缩不前了,他们有些侍奉过三朝帝王,还从未听过有这样的表决方式。 乌泱泱的一大片人,都安静无声,你要是举个,陛下站在高处,一下就看见你了,而且这个侯爷还要记名,这不是要抓辫子了嘛。 “陛下,看来这兴国策还是很得人心的,臣敬陛下高瞻远瞩,贺我大汉君臣一心!” 还没有等半分钟呢,刘岳立刻就自行的决定了统计结果,现在木已成舟,要再有人跳出来,那可真的就是在找不自在了。 得了这么一个结果,至少刘启和刘岳两人是很高兴的,毕竟两人早就商量好的计划算是达成了。 这一次朝会之后,刘岳也即将离开长安去往咸阳了,从此之后,他就将开启一个新的征程,为自己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奔波操劳了。 或许从这次离开长安开始,刘岳就要开始迈上实现他宏伟蓝图的第一步了,不论任何时候建设一个地方都是需要人才的,而这第一批的建设人才,刘岳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父王。 他向梁王要了梁国国都之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能工巧匠,并且还从梁王颇为自傲的五千玄甲士中抽调了将近一千人。 要完了人,刘岳立刻就又开始要钱,前期的建设是需要大量的钱财的,而他一个未成年人能有多少积蓄,为此它将皇帝陛下答应他的军费提前支出了五万贯钱。 虽然当初答应刘岳的时候刘启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会开口,一时间这个精明的皇帝陛下狠狠地拍着案头的纸张,暗道自己是不是打错了算盘,但是一想到这家伙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他又渐渐地放下心来。 “春坨,你去告诉那子,做事要缜密,花钱要算计,不要崽卖爷田不心疼,还有我每年只能拨给他五万贯钱了,要不他再张几回嘴,我这满宫的人口就都得喝西北风去了。” 事实上,刘岳也没有一直伸向长辈讨要资财的打算,虽然这是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是他自己怎么也算是个特权阶级,人家陶朱公范蠡,秦相吕不韦都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凭什么做不到。 两日过后,刘岳就带着先期的几十人押着满满的几大箱钱财往咸阳方向去了,随行的除了一些精锐的士兵之外,还有几个熟人。 其中韩安国和南宫羽分别作为刘岳的文武辅助跟随他前往封地,以后这两个人就是他的家底了。 原本刘璇还有刘彻也要跟着去的,但是皇帝却没有批准,给了两个理由一是皇家子弟要矜持,二是等三子将那个猪窝修得好点了再去也不迟! 对于老皇帝将自己的要去的地方比作猪窝,刘岳有些不以为然,咸阳呀,那可是曾经强秦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呀,就算是再破,能破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