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心绪起伏

A+A-

    翌日,李家极尽喧闹。

    卯时三刻,一些李家家仆衣帽整洁的纷纷出了家门,各个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精神抖擞。

    或是提着摇篮,或是背着箩筐,去到城中的坊市进行采买。

    三两个婢女一起进入一家杂铺店,片刻后带着彩纸等物件离开。

    府邸大门前一个管事指挥着下人打扫了一遍又一遍的,石柱都叫擦得光亮,不染灰尘。

    瞧着前后两队各两个厮用扁担抬着一头壮嫩的羊儿喜笑颜开的从侧门进入李府中,引得路人一阵龇牙,声议论。

    不知李家今日是怎么了,众人瞧的清楚,这门前进进入入的下人不断带着鸡鸭鱼肉的进去,分明就是要大宴一场的架势。

    “瞅瞅这李家的架势,肯定是要大宴宾客,像是喜事临门了呀!”

    一人率先忍不住道,随后其他人立即接声。

    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没看见刚才出去的人里拿的都是帖子呀!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日也没听到什么风吹草动,李家今日宴请宾客干什么呀?”

    “别的不敢,估摸着一定出了好事,看他们一个个脸上喜庆的样子,必是有好事无疑。”

    “滋滋!看看这鸡鸭鱼肉的,嘴馋死了!”

    “管他李家什么事,和咋们又没关系!”有人不以为意,懒得讨论。

    也有人好奇心满满,想要了解一些,又多嘴多舌的,“不会是李县丞膝下添了新丁,这才高兴的要宴请宾客,要真是这样,不得咋们去凑凑热闹,也能拿点好处。”

    “胡八道什么呢!李县丞上哪添丁去,可没这个动静。”

    对于李均家里要添丁这个法,其他人嗤之以鼻,要是真的得话,城里怎会没有一丁点的风声传出,大家自然不会认同。

    “我看李家今日是请了那位大人做客,这才设下酒宴。”

    众人的好奇却是和李府井然有序的准备宴席无关,李家已经全部忙碌了起来,各做各的,一切都将布置完毕。

    李康清晨一番梳洗打扮过后,从出了门就没闲下来。

    昨日居住在李家内的一些还没见到的叔伯、兄弟姊妹这一大早的就在等着他呢,走到哪都是寒暄个不停,脱不开身。

    繁杂的礼数令李康自是不胜厌烦,时刻都要保持着应有的礼仪,让李康感到心累。

    李家虽然来到义丰不过百年,却也是人丁兴旺,主家和旁家之人加在一起都有二百余人。

    李均虽是李康祖父的独子,可其叔伯却有六人,堂兄弟也翻个倍。

    到了李康这一代,远堂兄弟少有三十人以上。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与李均关系亲近、心思灵巧、善于专研的人留在李家之中,未搬离出去自成一家,且这一部分人算是义丰李氏的中坚力量。

    独木难成林,对于李氏这种家族来更是如此,这更是李家在义丰立足的根本。

    明白这些的李康,虽然不太喜欢和这些人寒暄,但还是做了下去,脸上保持着温和的笑脸,对每个人都尽量礼数不出现问题。

    开始之时李康看上去还是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好不风流。

    应付了一段时间,见这些人之中并没有那个需要自己特别上心的,李康就想离开,于是他故意的流露出一丝疲意,找个借口打发众人回到自己的房中歇息,积蓄体力也应对后面的宾客。

    县城外,一处庄园前,几个华服青年正准备衣冠马车要一块出行,鲜衣骏马、家僮成群,自是家世不凡。

    一位俊逸青年摇羽扇,淡紫色锦衣加身,腰佩环形美玉,气质俊雅,神采飞扬,眼眸中带着一丝为微不可查的傲然之意。

    “哎!”

    轻叹一声,这位青年一脸唏嘘,颇为感慨的道“一别经年,物是人非,不曾想会有今日!”

    “阿泉,今日你四弟回来了,你兄弟二人可是多年没见面了,一会儿恐怕必然感到生疏。”

    另一人调笑一声,再有他人附和道:

    “这还用讲,阿泉这摇身一晃,真真换了个人似的,连我这个发都快认不出来了,何况当初李家四郎还,今日他兄弟二人那里还会相熟!”

    “是极是极,二郎君求学九载,早已不同于往日,可谓风采大变,气度超凡,当为人中龙凤矣!”

    这种捧场子的事情又不费什么力气,当即其余几人纷纷吹捧起来。

    名唤阿泉的青年,洒脱一笑,也不言语,显然这些话挺对他的胃口的。

    有人见此悄然嘿嘿一笑,就知道这个老兄喜欢爱面子。

    他人各自吹捧两句也就罢了,没必要在那一直吹嘘,大家也就是给个面子而已。

    于是,又有人出言讲道“大家都快些,别耽搁了二郎的时间,今早李县丞可是派人催的急,赶紧让阿泉快些回去。”

    阿泉即二郎君朝众人拱拱,谦谦有礼道“诸兄,我们一会儿再会。”

    言罢,挥挥带着一队家僮离去。

    待到这青年走远了些,原地忽然有人一脸有趣的道“诸位,你们可看出来了没有,这阿泉现在可是有些了不得呀!别看一直彬彬有礼的,谈吐间规规矩矩,实则变得心高气傲不少,颇有看不起他人的意思。”

    一人冷言冷语、颜面有些不悦,道“嘿!这二郎君出去走了一遭,自然是见多识广,拜了名师是其一,听闻他在求学时结交了不少显贵同道,如今怎不意气风发!这一回来自是看低了咋们这些自一起长大的同伴了。”

    有人劝言“二郎君是傲气了些,这也是难免的,不过要他盛气凌人就过了,待过些日子就如常了。”

    “你们管这些干嘛?又碍不着自己什么事,谁要是觉得不好今后少与其来往些就是。”

    二郎君此刻心绪颇为起伏,眼神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正是李沛,李家老二,李康的异母兄。

    “漫漫九载不归,旧人不旧,一朝相逢岂知是故人。”轻喃一语,他叹息一声,今日与季弟在见,也不知二人是否还是当初依旧。

    李沛十六离家,如今经历岁月九载方归,其中之喜怒哀乐、酸辛苦辣只有自己清楚,可九年时光过去,再回到故乡,徒剩心头的陌生之感了。

    对于家里的亲人,隔阂悄然悬在心间,少年的玩伴,早已行至阡陌,或者言:心境不同。

    沉思了一会儿,李沛心间回首过去,特别是游学的日子,最后,他默默的下定了决心:把握住自己前路。

    车马一路行到李家,一声呼唤打破了正在愣神的李沛:“郎君,到了。”

    “恩”

    李沛下了马车,见到喜庆装扮的大门,微微一笑,步伐轻盈的走了进去。

    旁人见到,只觉地李家二郎喜上眉俏,心情大好。

    他回来的尚早,宾客还未至,来的都是些本家族人。

    一路脚下生风的来到大堂,见李均正和几个叔伯热热闹闹的齐聚一堂,欢声笑语。

    “见过父亲,见过众位叔伯。”

    一一行礼后,李沛从旁寻了一张桌案坐了下来。

    李沛刚一坐下,旁边的一中年男子就立即笑道“贤侄,你可来的刚好呀!”

    李沛淡笑一声,稍稍倾斜身子,问道“哦?六叔,怎么了?”

    “呵呵!”中年男子开怀笑道“听你父亲讲,十七,也就是康儿这次战功不,得到朝廷的封赏颇为丰厚,家主他可是乐的抚掌大笑一阵。”

    “又有你如今学成归来,可谓双喜临门,我李家的两个麟子一同归来,真是令大家喜出望外,你二人一文一武,将来李家可就要靠你们二人支撑起来了。”

    李沛立即回答道“六叔笑,令李沛惶恐不已,那里担当的起如此重任,李家今日之立足,是靠所有族人齐心合力,且众位兄弟才能出众,大家合力才能撑起家族。”

    “嗯!”中年男子微微颔首。

    “贤侄贤良方正,当时良才美玉,以后多多打磨,必是家中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