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本茨、迈巴赫和戴姆勒

A+A-

    威逼利诱压住了那帮容克地主们,约亨的关注重心重新回到工业上来,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动力。虽然很难接受,但是无论一战还是二战,德国人在动力系统上就从来没有成为世界领先,航空发动领域德国人一直被英国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就是劳斯莱斯,简称罗罗)压着一头,而舰船动力系统领域后来居上的美国人的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b&p;p;w,简称巴威)则更是能拿出各种吓死人的怪物般的超强动力组。就连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地面载具动力领域也没有能像苏联人莫洛佐夫拿出的v2柴油发动那样的影响深远的型号,二战后痛定思痛的德国人倒是有t动力组这样的完美设计,但是德*事力量此时已经是渣渣一个了,进入2世纪的联邦德国陆军表现比面条国还差有木有?!

    四冲程汽油和柴油都是德国人的发明,但是却都没有因此而领先世界,这简直不能忍啊。舰船动力和航空动力约亨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虽然知道那么几个名词一点概念,但是也就是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但是对于地面载具的动力系统,约亨还是稍微有了解过一些的,所以自然是优先关注的重点。

    戈特利布威廉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这两位好友在3年推出了戴勒姆卧式发动,4年推出了性能更好的立式发动,5年4月3日取得了德国专利,5年他将此发动安装于木制双轮车上,并让儿子保罗驾驶。这辆取名为“骑式双轮车”的汽车获得德国专利,这实际上应该是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6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安装在他为妻子43岁生日而购买的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并由迈巴赫成功地完成了试车。而两人联创立的品牌梅赛德斯,未来则会成为德国航空发动的龙头,而迈巴赫因为公司内部利益争斗而失去了自己首席设计师的身份后,离开自己和好友一创办的dg公司后,创立的迈巴赫公司未来则是德国坦克动力的来源。

    与创业顺利的戴勒姆和迈巴赫不同,另一位“汽车之父”虽然未来也功成名就,不过此时的光景就显得有些艰难。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2年与奥格斯特里特合作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和械工厂(注),专门生产建筑材料。由于当时建筑业不景气,工厂经营困难,面临倒闭危险,万般无奈之际,他决定制造发动获取高额利润以摆脱困境。经过一年的设计与试制,于9年2月3日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但这台发动并没有改变奔驰公司的经济窘境,破产的威胁依然存在。不愿服输的本茨没有放弃,经过几年艰苦的工作,一再改动设计方案,改进了奥托四冲程发动,终于6年月29日研制成功了单缸汽油发动,发明了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奔驰汽车公司获得汽车制造专利权,正是这一日子,被确认为汽车的生日。但由于技术的问题,本茨的汽车总是抛锚,被别人冷嘲热讽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怕出洋相的本茨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驾驶它。直到年9月的慕尼黑博览会,本茨的汽车才一举成功。

    因此不知道自己时来运转只需要再等个月的本茨面对德国皇太孙的邀请没有丝毫犹豫,约亨于是带着本茨前往斯图加特的郊外康斯塔特拜访戴勒姆和迈巴赫,而此时的戴勒姆还没有成立自己的汽车公司dg,因此对于皇太孙殿下带着另一位汽车发明人前来寻求合作也是十分欢迎。来也有趣,两位汽车发明人所居住的镇相距也不到0公里,而未来发展起来的汽车巨头奔弛公司和戴姆勒公司于926年合并为著名的梅赛德斯-奔弛公司,但是两人一生中都没有见过面。

    三位著名的发动发明家一见如故,相互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大有相见恨晚,斩鸡头烧黄纸拜把子的感觉。而约亨在这种专家级的讨论前只能乖乖当听众,不过偶尔插上的几句也能让这些大神们眼前一亮。

    由于汽油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来自于奥托发动,因此奥拓循环这种初中课程约亨前世还是学过的,而且单个活塞上上下下4次动作只有一次向外做工,因此约亨提出的4个汽缸错开工作周期,并且连接飞轮,确保活塞的动力输出间隙依靠旋转储存的能量利用惯性保持继续稳定运转,这实际上就是直列式发动。虽然未来汽缸成一定夹角交错排列的v型发动因为尺寸更而更容易布置,此时提出这种设计也能做出来,但是在汽缸数不多,马力要求不高的时候采用这种结构相对复杂,成本更高的设计显然意义不大。直列式多缸组合的思路对三位大神来显然很有启发性,而未来的第一种四缸发动实际上正是迈巴赫的设计。而采用水泵加散热风扇的液冷循环冷却系统,四轮独立运作的螺旋弹簧悬挂系统都让三位大神十分感兴趣。

    三位都是动能力超强的人物,立刻动根据约亨的思路开始勾画草图,很快这些设计思路都变成简单明了的草图跃然纸上。而三人都表示非常希望将这些设计变成实物。而接着约亨又提出在发动前置,车体外罩上车壳使外形更美观,然后再采用橡胶充气轮胎来提高行驶的舒适度。并且希望可以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向市场推出这种车型,如果时间来不及,也可以推迟到9年的巴黎世博会。约亨想要打造出的就是类似福特t型车那样的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的经典,而市场会推动技术进步。约亨可是指望着未来德国陆军起码拥有一部分精锐能实现摩托化,全面是没戏的,即使到二战能全面实现摩托化的也只有工业能力吓人的美国。而且汽车一旦开始代替马车成为交通工具的主流,那么什么会随之跟着一起发展?就是石油,而随着石油消费的大幅升高,握有各种石油产区地址的自己以此为先,以喀麦隆发展起来的石油公司为平台,就能快速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且也可以加大德国的石油储备,扭转未来德国依然十分依赖燃煤的不利局面。

    并且约亨建议三人联合成立一个新公司,而自己也出资占一部分股份。三人对约亨的提议都十分意动,本茨希望通过新车打破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局,而戴勒姆也一直在找合资人想要成立公司,迈巴赫自然是和自己的好友一条心。并且为了避免出现未来的dg公司内部利益斗争迈巴赫愤而出走的情况,约亨表示迈巴赫也可以凭借技术入股,最后三人同意将自己的工厂进行合并,约亨作为牵头人并且表示不干涉公司经营,出资占有新公司的25%的股份,而剩下的5%的股份则由本茨占25%,戴勒姆占30%,迈巴赫占20%。而新公司的命名则再次处于约亨本人的恶趣味从三个人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母,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z)的b,威廉迈巴赫(yb)的以及戈特利布威廉戴姆勒(gttlebwleldler)的w,并称bw,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宝马公司的简写(注2)。当然一直觉得奔弛公司的标志表示十分帅气的约亨自然选择了99年的梅赛德斯-奔弛公司的圆环内的三叉星标志作为公司的商标,而含义则照搬909年戴勒姆汽车公司申请的商标的含义,即陆地、水中、天空的械。

    不仅如此,约亨还提议,bw作为总公司的名称,但是下面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开发完全独立的品牌,高端和低端做出区分,这又是约亨的恶趣味在作怪,未来做为公司股东的自己自然可以将航空发动的品牌命名为梅赛德斯嘛。而且不仅是用来乘坐的汽车,拥有更大马力的运输型车辆也可以放到开发日程上。当然一切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在博览会上一炮打响。而三位汽车专家都表示,在设计思路和草图都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个月内拿出可以参加博览会的样车基本上问题不大。得到这样的保证,约亨自然也乐得做甩掌柜,留下50万马克作为自己入股的资金后就由着这帮大神自己折腾了。

    约亨则要继续去拜访另一位大神,相比于本茨、戴勒姆和迈巴赫这三位功成名就、生活优越的成功发明家,接下来的这位则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到最终都没有见到自己的设计得到世人的认可。而他的设计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辉的时候,已经是他离世后30年,而他的设计也和他的名字永远联系在一起了。

    注:实际上应该是本茨公司,不过既然奔弛大家叫惯了,就不改了,不过人名必须尊重史实。

    注2:宝马公司实际上全称为巴伐利亚发动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96年,德文为werkeg,简写为bw,宝马这种叫法是香港和台湾最早传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