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抵达Y国
北京时间凌晨:0,许素安坐在中转的场,在等候着已经误点的,飞往他们的目的地的飞的同时,许素安打开了她的提电脑,给家人写信。
那天是许素安有生以来渡过的最长的一个白天,坐了2个钟头的飞,到了这边居然还是太阳当头照。一到中转场,就先买了张电话卡打长途回家报平安。
因为临出门前爷爷下的死命令:24时之内一定要让他听到我的声音。
没想到场的长途直拨如此之贵,以至于要以秒钟计费,眼睁睁看着每20秒钟,刚刚培养出来的伤感情绪想对着家人哭一通鼻子撒撒娇表示表示想念,硬生生地给吓了回去。
呵呵,眼泪真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又一次被实践证明。
许素安临行前整整一周时间,就是不停地被同学们请出去吃饭和请朋友吃饭。
一直到出发前一天半夜,还给宿舍其他三个人出去吃了顿火锅。
结果那天从一上飞,就不停地跑厕所,一路上折腾得够呛。由于订的票没有算好航班,两班飞之间本来就要等5个多时,没想到飞居然还误点。
本来2个时的飞行加上5个多时的等待已经让人濒临崩溃,当电子屏显示出飞误点时,许素安等人第一反应就是向场工作人员询问将会误点多久。谁知道得到的答案是不能确定,一下子突然一种无望的感觉。
原来等待最怕的就是未知数。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坐在场看着天一点一点地黑下去。一个多时后,飞终于姗姗来迟。
由于临行前一天晚上例行失眠,其时已经困得不行,就在场巴士把许素安他们从候室送到登处的短短的两三分钟里,大家居然都打了个盹。
这班短途飞一共才飞30分钟,等却等了6、个时,更可笑的是,30分钟里大部分时间都在跑道上“准备”起飞。
由于实在太困,一上了飞许素安就闭上眼睛休息,一直听到耳边隆隆的发动的声音。迷迷糊糊间隆隆声远了又近了,睁开眼一看,原来打了个盹,飞还在跑道上跑。
而整个飞行过程中,只觉得声晃得可怕,吓得许素安这个4时没睡的人都没敢再睡着。后来才知道,当初应该选择坐火车而不是转。
好不容易下了飞,在传送带边等行李时,正策划着一会儿那个硕大的行李出来了该用什么方法把它弄下来,边上一个好心的大个子同行的男同学主动要求帮忙,于是顺利地拿回了和许素安分开了近20个时的行李。
许素安拎着20公斤的行李,背着电脑和行李箱,依稀记得,当时看着周围陌生的外国人,倒也没有想象中的害怕和胆怯,外国友人陌生的笑容让许素安对这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异国街头,许素安孤独寂寞地度过了在场一个漫长的黑夜。
坐在那冰冷的椅子上,周围时不时走过各种肤色的人,着各种各样大家听不懂的语言,一种更强烈的可怕的孤独感紧紧攫住了许素安!
大家的行李一定要有人看着,批次都不敢打瞌睡,不敢上厕所,不敢离开行李走动一下去买食物。
那个晚上的每一分钟都像一年那么漫长,每个人目光空洞,感到自己好无助,好孤苦,想到此有些柔弱的姑娘都不禁潸然泪下,直到天开始发亮,车站总算开门之时,许素安才觉得这场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一行十人出了场,总算接的没让大家等。
原以为会是学校的人来接,可没想到来的是辆大巴车型的出租车。
黑糊糊开了一阵,司本来就以缺乏方向感著称,那会儿更是根本找不着北了。直到司让带头的人先下车,迷迷糊糊跳下车一看,面前是一条泊在河边的船。
心中顿时大怖,几乎是跳上车的。
几疑碰上劫财劫色的偷强盗什么的,一时之间车上的无论男生女生都七嘴八舌,炸开了锅,再不就是司接错了人。
因为之前和学校联系好了,下飞后学校会来接,然后会被安排到学生宿舍。当时心里那种恐惧,真是无法形容。
善良友好的外国人让许素安一路的行程都很顺利,当地时间22点多,到达了她学校所在的城市,原本预交一个月的房租,是打算第一个晚上可以睡个安稳觉,在打开公寓门的瞬间落空了。
家徒四壁形容的就是那一刻的许素安。
房间里也没有暖气设备,被子只有薄薄的一层,冻得我又是一夜无眠。
深夜的异国他乡已经微微有了寒意,可是房间里空空如也,甚至连张床垫都没有,不过漂洋过海的奔波劳累已经让他们这群孩子们顾不上连窗帘都没有的窘迫,就这样在薄薄的睡袋里度过了他们开始国外交流的第一个晚上。
场上的困劲儿不知跑去了哪里,硬是眼睁睁看着天色亮起来,当第一道曙光照进窗户时,大家都是一场不眠之夜。
众人盯着黑眼圈,漫步在这个陌生国度的城市街头,开始了他们在y国交流留学生活的第一天
上查到的留学经验贴,都是这样,许素安也就看看笑笑。
在前往y国前的前几天,争取把睡觉时间延迟几时,比如到2点,然后9点起床。做一个“晚睡晚起”的人。
出发当天,无论飞的时间多早,前一晚都不要提前睡,而是压到2点,这样,在十几个时的飞行中,正好可以补充睡眠。
飞行时不要睡眠,到“正常”时间才睡是对身体很不厚道的做法,这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只有多睡才能无痛苦地倒时差并对身体的损害减到最。
到y国后,当天尽量不要安排工作或旅游,到了下午一定会困了,因为这相当于是中国的后半夜,可以考虑y国时间下午6点睡,早上4点起,这相当中国的凌晨6点睡。
这比来y国前的凌晨2点睡的作息时间只后推了4个时而已。
这个跨度非常之,身体不会有大反应。当地时间第二天早上4点起来后,可以干些别的事情,然后点钟正常出门去工作或旅游。
在y国的第2天,由于前晚睡眠比较充足,一共睡了0个时,因此到下午6点时不一定很困,可以考虑晚上点睡,早上6点起床,干点别的事再出门。
同理第3天,由于前一天有0个时的睡眠,上床时间可以继续延后至晚上0点,早上点起床,至此,生理时间已完全调节正常。
已经累得不可开交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总算是坐上了早上第一班前往普利茅斯的长途汽车。对于伦敦市区内那些富有特色的风景线,对于郊外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我却无法表示出我应有的兴奋感了。
在许素安到达y国的第二天下午,她才终于来到了目的地y国理工学院。在当地一个女学生的帮助下,他们一群人来到了大学给留学生安排的导师见面的会议室。
至此,许素安她们才总算能松一口气了。
费了这么多的心血和周折,终于来到大家梦寐以求的y国了!
y国是个发达的国家,这里的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要想赞扬这里,有太多的话可以了。
可是,同行的有些同学只是刚开始在这里住了两三天而已,却发现自己的心又飞回了中国,飞回了那个本以为没有多少思念的家。
当啊,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啊!当知道自己签证获得如此长的时间后,自我感觉都不知道有多好。
他们同行的学生父母朋友的女儿在美国留学了一年后就急着要回家,我当时竟然觉得这种思乡情是多余的!
当别人问我打算在y国呆多长时间,我信誓旦旦地回答:至少两年,中途也不打算回来了,如果毕业了一般还能继续留一年找工作的话,我至少三年不会回国了。
那时的我觉得家好像是个累赘,已经没什么值得可留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等着我呢!太愚昧,我真的是太愚昧了!我来这里不到一个星期,这种想法就已经被现实彻底击碎。
当你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在这个时候,你还能坦然面对这一切吗?我所喜欢的英语,我现在终于有会天天听到了,可是这种我熟悉的语言听起来却是如此的生疏、冰冷。
偶尔三两成群的中国人走过,他们的那些汉语,听起来却又像外语一样陌生。我感自己被孤立了,当他们的所回想起来的一切,都是自己熟悉的家乡,他们那温馨的家的点点滴滴。
当许素安独自一人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时,寂寞感就会疯狂地袭来,而许素安也就会回想起那一切一切。
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可是很多人都不懂得去珍惜,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这些东西的可贵。
许素安,就是那些人中的一个。
回头看看最初的自己,连最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都不能圆满解决。
刚开始,每次单独出门总有些紧张,害怕迷路,担心自己的英语表达不清楚,家里的地址和电子词典是出门必备之物。
去银行申请账户,到学生公寓签合同,到络中心申请络,都得拉着学长当翻译,在学校上课,就更不用多了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国家风俗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
最不习惯的就是每天下课回家,没有习惯了好久的家里妈妈做好的饭菜,还得自己计划着做点什么填饱肚子。
学习的困难,生活的困难,与人相处的困难等,也曾经让淡然的许素安迷茫过。
想起过去这些事自己都情不自禁地笑了。经过半年时间的锻炼,现在别买菜了,就连除夕掌勺,爸妈都赞不绝口。
当然,这顿聚餐让许素安认识了更多的同伴,消除了许素安难以平的心中那丝哀愁。
虽然许素安现在临时交的朋友,肯定是无法填补她的现在无法得到的家人的亲情、多年朋友友情的空白。
这些空白所造成的空虚和寂寞是如此的空旷巨大,短暂的友情何以能够填补?
但是许素安还是需要努力学着与人交往,而不是让孤独将她击溃。
许素安当天晚上到英国后,她自己的寂寞孤独不能够让家里人揪心不已,为了防止楚晴和许伟诚的心理被击溃。
去y国留学要适应很多东西,生活上学习上等等。
而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倒时差这个问题。y国和中国的时间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初到y国倒时差就成了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
休息不好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方面。那么怎么才能快速的倒过时差呢,许素安也是在慢慢摸索着,找到自己的方法。
许素安现在期待着开学的日子,期待着开学后的日子所带来的惊喜能冲淡她现在的忧愁,许素安想学习知识,而不是在这里等待着时间的无情消逝。
y国经常下雨,这种阴沉的天气里很容易引发出远在他乡的思乡之情,这点相信每个初来乍到的留学生都会有。
写信和打电话是每个人最常用的抒发方式,学生们都是每次跑邮局都能看到几个经常过来寄信的留学生。
国内的同学也会在圣诞节的时候集中寄信过来,每次思乡之情泛滥的时候,把这些信一张张摊开在地上细细欣赏,也是海外留学生缓解乡情的一个方法。
很多人也会担心突然改变教育环境会让人足无措,其实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很友好,会悉心指导你习惯学校的种种。
让许素安的不要对未知的留学生活产生恐惧,那是你崭新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许素安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她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这么相信着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