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
大明宫,紫兰殿。
一声悠悠的琴音自紫兰殿的花园中响起,一道曼妙的舞姿自园中滑过,这舞姿似飞鸿般轻盈,似彩蝶般绚丽,偏偏又似凤凰般尊贵,几乎夺取了百花的颜色。
这舞姿举投足间光彩夺目,似乎能将人的注意生生吸引过去。
虽是贵为一国之母皇后,虽也在内心不停地暗示着自己,他才是这个世上最尊贵的女人,但在面对妹杨玉环时,杨玉瑶总还是不免生出一丝妒忌。
杨玉瑶居后宫十余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起来,他本该是这世上最叫人羡慕的女人,但偏偏被自己的妹抢去了许多风头。
在长安城的百姓中,她这个皇后只是活在大明宫中,真正能知道她名字的都没有几人,但长安百姓不知杨玉环的却少之又少。
靖王妃,玉郎李瑁的妻子,让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人,杨玉环才是活在百姓心中的女人。
若是去大唐的市井中问问,百姓大多不会知道当今皇后是杨玉瑶,而靖王妃是谁却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
“妹舞姿惊若翩鸿,婉若游龙,飘逸之间更带几分灵动,比姐姐好了不知道多少,叫姐姐好生佩服。”虽然心中有些嫉妒,但毕竟还是姐妹,杨玉瑶待杨玉环一曲舞罢,还是出言恭维了几句。
论及舞姿,杨玉环本就是当世大家,长安能与之一较高下的没有几人,不过杨玉环还是谦虚道:“姐姐平日里忙于宫中事务,自然比不得妹这般清闲,过去在王府无聊,妹也只能捣鼓这些。”
起宫中事务,杨玉瑶又何曾愿意操劳这些,只是她贵为皇后,有些事情她不得不管罢了。
女人的心事一旦多了起来,就容易闲的疲累,封后这几年来,杨玉瑶已经觉得精力不如从前了。
杨玉瑶问道:“靖王府家大业大,富贵冠绝长安,妹不管这些难道就不怕别人插了,于你不利吗?照姐姐,府中的事情你还是多看顾些的。”
杨玉环笑道:“云姨是看着秋郎自幼长大的,是府中的老人了,可靠地紧,出不得什么岔子,左右我也不善这些,还是不要插的好。”
若是搁在以前,杨玉环兴许还会有别的担忧,但如今杨玉环已经诞下长子,李瑁更是让天策府的众人把李当做世子来培养,李泌、李光弼、南霁云等人俱是他的老师,满府都把李当做主人看待,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如今的杨玉环一门心思只想看好李便可。
李瑁的宠爱和李才是她最大的保障。
其实杨玉瑶又何尝愿意盘算这么多,但她和杨玉环的处境不同。皇宫之中如此多的女人盯着她的皇后之位,她只要稍不留神,被会被有心人趁虚而入有,皇宫中的较量远比王府中厉害和可怕地多。
各种滋味不足为旁人道,杨玉瑶自然也不会在这个话题也杨玉环上太多。
似乎是想换一个话题,杨玉瑶低头看着杨玉环一身华美的衣裳,笑道:“妹妹这身五彩霓裳羽衣倒是华美地很,不知是从何而来的?倒是和这霓裳羽衣舞正是绝配。”
杨玉环晃了晃身上的羽衣,回道:“这身羽衣是旁人从西域淘来赠于秋郎的。”
杨玉瑶上前摸了摸杨玉环身上衣裳的材质,道:“这件羽衣是由雀羽所制,通身由明黄缎捻金丝勾连,当真难得地很。”
杨玉瑶虽然此前从未接触过,一模一样的羽衣,但毕竟掌权宫中多年珍宝之类也见了无数,眼力还是极佳的。
杨玉环恭维道:“三姐眼力极佳,妹佩服。”
杨玉瑶笑道:“陛下此前有言,不日封将军或将大胜,大败安禄山,平定河北,倒是陛下将在含元殿设大唐国宴,大宴群臣,以筹军功,那时必将传人献舞,妹妹的舞跳的极好,我便举荐妹妹上前献舞如何?”
若是其他时候,杨玉瑶这么兴许有取笑杨玉环之意,但大唐风气开放,不比宋明,尤其在宫廷贵族之中更是如此,杨玉瑶举荐杨玉环献舞到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杨玉环犹豫了片刻,还是摇头道:“此事虽非大事,但妹还是要与秋郎商议才好。”
杨玉瑶看了杨玉环的反应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张口一个秋郎,闭口一个秋郎,妹夫这是要金屋藏娇,将妹你藏在王府,捂着不给旁人看到呀。”
杨玉环笑道:“三姐玩笑了,妹蒲柳之姿,怎能比的阿娇皇后,有什么好藏的,左右不过秋郎知道妹生性喜静,不喜欢抛头露面罢了。”
杨玉环和杨玉瑶两姐妹在这边闲聊着,却没有注意到花园外围,几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们。
“尝闻靖王妃杨氏玉环善舞,没想到竟这般了得,比起宫中的梨园子弟还犹有过之。”李隆基看着刚刚一曲舞罢的杨玉环,不由得轻轻抚掌赞叹道。
在李隆基的身后,心腹太监高力士和内侍尹凤祥正陪侍在侧。
尹凤祥道:“靖王妃善舞之名奴婢也有所耳闻,想来若是当年靖王一力阻拦,忤逆了圣意,恐怕陛下早就能一览风采了。”
尹凤祥所的当年之事便是开元末年李隆基命杨玉环入道,进宫为太后祈福之事,尹凤祥也是宫中的老人了,而且权位颇高,自然是知道当年的事情的。
这件事情李隆基自然也没有忘记,当初武惠妃新亡,正在内宫无主,李隆基空虚之时,盛王李琦专程入宫觐见,私下向李隆基直言杨玉环倾国之色,李隆基遂借祈福之名诏当时还是寿王妃的杨玉环入宫,起来当初若非李瑁极力相阻,宁王李成器游,恐怕杨玉环早就入了宫了。
越是没得到的,越是渴望,尤其是站在李隆基这个九五至尊的位置,李隆基看着杨玉环窈窕的背影,心里猫爪挠着一般难受。
高力士跟着李隆基数十年,早就熟悉了李隆基的性情,他看着李隆基的反应就已经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高力士在李隆基的身旁声道:“陛下,如今靖王宣慰河西在外,尚未归关中,而中原战事正酣,剑南军也尚有大用,现在恐怕不是时候。”
提到剑南军,李隆基的脸色顿了顿,但随即还是点了点头道:“将西南军权尽数交由靖王之却有不妥,凡事还是等靖王回京再去区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