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郡县
一秒记住全本<ref="ttp://qrget="blnk">qnbenn,免费全本!
时间匆匆,转眼半年过去了。
去年的秋收成果还算令人满意,苍国本土的粮食产量比以前多了一倍,其余的各处地方,也是获得了一片大丰收,苍国的粮食储备比之之前多了一倍有余。
上次夺得的盛国之地,也在各大部门一番经营之下,负面影响基本上已经消除。
最令人欣慰的是,战争结束后,苍国的经济恢复得非常不错,这半年来,与苍国打交道的商队又多了起来,并且比之前更加的繁荣,织造厂、印刷厂、造纸厂,这三个苍国经济支柱性的厂子,可以是日进斗金,也是苍国打开外交大门的钥匙。
除此之外,苍国还有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厂子,那就是钢铁厂。
钢铁,在地球被誉为近代工业之母,钢产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二十世纪的时候,各国工业直接就是按照钢铁产量恒定的。
在苍国,高炉炼铁的话,需要水泥和煤炭之类的,目前苍国的技术还不太成熟,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灌钢法。
而且,在灌钢法中采用的是最为先进的冷煅法,就是对铁不加热直接锻造,经过这样锻造的铁,不仅表面又黑又亮,而且特别刚硬,历史上最早发现这种锻造工艺的是中国的藏族人,由于通商往来传到了北宋的,当时,就采用这种冷锻方法制造了大量的高质量铠甲装备军队。
苍国炼钢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各种炼钢法的优缺点,增加了几道工序,效率高得惊人,从质量上可以目前最锋利的宝剑,质量都没这么好。
四个厂子中,钢铁厂的污染很大,所以被建在了乡下,每日源源不断的战争利器被造出来,然后进入兵部的府库。
这其中,固然有钢铁厂的功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朝廷的扶持力度。
最明显的就是,盛国的两千万两银子的赔款,直接就分成了两部分,一千万两拨给兵部,一千万两拨给教育部。
兵部里捏着钱,直接将其中的三百万两投给了炼钢厂,预定了大批量的兵器,足够装备三十万人的军队了。
杨沐坐在紫宸殿中,翻看着最新一期的报纸。
最近,教育部在朝中的表现是最为瞩目的,接连举办了两次识字大会,在新夺得的疆域中,也建立了几十座学堂,这直接导致了苍国的识字率直线飙升,识字人数趋近两百万,无论是识字人口还是识字率,与各国比较,都算是稳居榜首。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
要知道,晋国的人口有将近一个亿,识字人口也才一百万人,识字率算是百分之一的样子,而苍国目前的人口是七百多万,相当于识字率直接达到了百分之一十四,是晋国的十四倍!
甩出了几条大街!
这并非一个奇迹,而是用实实在在的银子和资源堆出来的。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读书识字与赚钱和地位挂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教育放在与军事等同的地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入账,支撑起这么一套体系的发展。
苍国的识字扫盲运动,取得的卓越成果在预料当中。
如今,苍国的所有百姓,都对一件事深信不疑,那就是华夏文化。
在苍国本土,所有人都认为,无数年前先祖在这片土地上起源,形成了第一个国家,名字叫做华夏,大家都是其子孙后代,不过由于年代太久,史料都丢失了,直到现在苍国皇帝陛下天命所归,得到了华夏始祖黄帝的托梦
如果一开始,被苍国占领的盛国土地上的部分民众,在心理上还有那么一点抵触,但是经过这个观念一灌输,几乎是洗脑式的效果,最后一点的心理反抗都消失了。
毕竟,大家都是同祖同源呀,很多年前不也是一个国家的么?只是后来慢慢形成了不同的国家而已,退一步,大家终究还是大礼王朝的子民。
诚然,这种思想在最初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但是最后经过学堂和大苍时报的洗脑,已经完全被人接受。
“唔这段时间的事情多了不少呀。”杨沐伸了个懒腰,不由得发了一下牢骚。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以前他隔三差五的还能去舒舒服服的泡个澡,现在就连去毓灵宫的时间都没有了,后宫中的那三十八个贵人已经几个月没宠幸了,妙曦那个磨人的妖精,更是不太敢碰。
这让本就修炼有长春功的杨沐,经常觉得心烦意乱,感觉没精打采的,需要一场大战才能恢复元气。
想了想,杨沐觉得,各大地方政务占据了他很多的时间。
苍国如今有上百座城池,但是都还是县级,每一个地方递一道折子,就是一百多道,再加上朝廷十二部,大大的事务下来,朝会之后要处理的折子就堆得如山一般高,别批阅完休息了,甚至第二天都要为此忙活。
当皇帝如果只是为了批阅折子,那将毫无意义。
是时候改革了
第二日的朝会,杨沐表达了这个意思。
立即,朝臣们众纷纭,热烈的商议此事,各种办法都有。
在大家看来,此举无非是减少皇帝陛下批阅奏折的麻烦罢了。
于是,有人提议建立一个新的部门,专用来批阅奏折。
有人建议效仿晋国,下放每一个县的权力。
就连一向最有主意的孔尚贤,也没有好的建议提出。
“众位爱卿的提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过于保守,如今苍国只有百城之地,尚且能够行得通,但若是有日后疆域再开拓,又将如何?所以,朕心中有一办法,将地方官府分级。”
分级?
此话一出,立即就有人悟出了一些。
“陛下可是要效仿楚国?”孔尚贤问道。
杨沐点点头,道:“各国有大有,楚国疆域辽阔,所以将各地划分为十几个板块,分层管理下去,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寻常政务只需上层只需往上一级汇报处理即可。朕以为,可以在全国设立郡城,管理下治下之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