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不死不休

A+A-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杨沐一句话,在此时无疑是四两拨千斤。

    毫无情面的怼楚国皇帝,给了诸国皇帝一种十分震撼的印象,其中的滋味当真是难以名状。

    “苍皇陛下言明规矩,此等爽朗开明,实乃我辈楷模。”吴国皇帝哈哈一笑,一顿马屁适时地拍了过来,又拱了拱,道:“吴国有难言苦衷,苍国颇有大国风范,还请陛下仗义执言,为吴国主持公道。”

    “主持公道?”杨沐眼皮一颤,淡淡道:“既然如此,朕就直了,还请吴皇不要见怪。”

    “陛下请!”

    吴国皇帝正色,气息都不由得严肃了起来。

    在这件只要苍国支持吴国,就算是不能完全消除吴国的危,也可以平添几分胜算,如果苍国能够在武器装备等问题上,给与苍国一些支持,那么吴国就可以是无忧了。

    苍国的态度,很重要。

    “吴国,当灭!”

    杨沐斩钉截铁。

    什什么?

    吴国,当灭?

    吴国皇帝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与预想中的相差太大,吴国怎么就当灭了呢?

    吴国灭亡,对苍国有什么好处?

    苍国能得到什么?

    为了证明虚无缥缈的大国威严么?

    不仅是吴国皇帝,就连其他国家的皇帝也都大吃一惊。

    现在会盟中的三个主要的国家,都下定决心要灭了吴国,你当今天下的局势,吴国哪里还有活路?

    楚国皇帝目光闪动,若有所思的看了杨沐一眼,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沐接着道:“吴国灭亡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伐晋之战,诸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吴国判盟,看似对我苍国没有影响,但是其行为之恶劣,令人侧目,应当讨伐。今日我苍国在此表示,日后诸国伐吴,若是遭受挫折困难,我苍国必然出兵相助,不死不休!”

    振聋发聩!

    如果杨沐的上一句话,只是在表明苍国不会支持吴国,那么后面一句话,就是亮堂堂地在踩吴国了,所谓不死不休,那一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所以,这就让人很意外。

    苍国与吴国相隔很远,也没有太大的利益牵扯,完全没必要到这一步。

    吴国皇帝涨红了脸,嘴巴嗫嚅,肩膀一抖一动,显然是急火攻心。

    在他的身边,几个侍从连忙搀扶,不敢出一声。

    杨沐淡淡道:“吴皇陛下若是身体不适,可提前离去,龙体要紧。”

    “你!你!你”

    吴皇瞪大了眼睛,指着杨沐,终究是没有出口。

    相反,杨沐仍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一个愚蠢之人罢了,从第一次苍城会盟开始,吴国皇帝就表现得非常傲慢,丝毫不将其余的诸国放在眼里,仿佛没有吴国会盟就进行不下去一样,就算是皇帝之尊,平日里无人敢违逆,也不该将这副臭毛病带到苍国来。

    杨沐要让诸国皇帝知道,让他不爽的后果,很严重!

    没过一会儿,吴国皇帝就真的走了。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吴国的这次会盟之行,算是到此为止了。

    与其在这里受辱,遭人鄙弃,还不如提前回国布局,应对接下来的诸国围攻。

    尽管希望渺茫,但是仍然要挣扎一下。

    至少,可以将一些后辈送出吴国,谋一条后路。

    吴国皇帝走了,商谈还得继续。

    以楚国为首的西南诸国,纷纷表示要出兵,并且初步分了一下战区。

    谁也没想到,会盟商谈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对吴国的处置。

    本来,大家讨论只是哪些国家该得地,哪些国家该得财,与吴国没有多大关系。

    但是,吴国皇帝贪心不足,自己跳出来作死,能怪谁呢?

    最后,话题重新转移到晋国的处置问题上来。

    土地和财富,都有了一个大致的划分。

    综合起来,能够分地的一共有八个国家,分别为阮、魏、曹、兰、苍、楚、康、云。

    其中,晋国的陈步关以西归为阮国、魏国、曹国、兰国,这四个国家共占。

    中渡河以东,归为苍国、楚国、康国、云国,这四个国家共占。

    王畿之地,则是诸国都有权力处置。

    至于第一次苍城会盟中,一起谋划出兵的莽国,则是因为没有实质战果而被排除在外,只能够分得财富。

    “无可辩驳,我苍国乃此次伐晋之战的最大功臣,若是没有苍国一力促成会盟,又在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何有今日会盟之事?恐怕这个时候,诸国正疲于应付晋国军队,到了灭国之边缘。”

    杨沐振振有辞,在争夺地盘的时候,他必须要寸土不让,哪怕只多得一城,也相当于苍国军队少死很多人,其作用不亚于一场大战。

    特别是王畿之地,它位于天下中心,不仅是战略咽喉之地,更是以后苍国迁都之后,皇城的屏障,位置十分的特别。

    “苍皇此言差矣,谁都知道这次晋国大败,其一是各方牵制导致晋军兵力分散,其二是晋国昏君无能,自寻死路。要功绩最大,朕反倒觉得晋国那个昏君才是最大的功臣。”

    “不错,黄毛儿都知道,马儿有四条腿才能奔腾四野,论出力,参战各国都功劳不朽,但是朕试问一句,哪一国有我楚国的投入大?哪一国有我楚国的损失大?”

    楚国皇帝亦是据理力争,他的不错,这一次伐晋之战,死在晋国战场上的楚军总数就多达八十余万,如果再加上死在吴国境内的楚兵,恐怕得有一百多万。

    这个数字,哪怕对于一个大国来,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承受得起的。

    毫不夸张的讲,在接下来对吴国的战事中,楚国能投入的力量,并不会比莽国多。

    所以,楚皇这么大的反应,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然,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从来都不会因为同情就发生任何的改变,在楚国皇帝出这一番话后,立即就遭到了其余诸国的反驳,无非就是楚国的伤亡是贪功冒进,自食恶果的结果,不该成为要求占得更多土地的借口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