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何去何从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诸国都知道,两国的合作,从今天开始走向决裂。
互相撤离了使臣,又断绝了往来,在这诡异莫测的局势下,就像是一瓢水倒进了锅中。
诸国纷纷猜测,接下来两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到底是开战还是继续保持目前这种状态,苍国会不会对外用兵,或者与楚国开战,打破目前一边倒的局面。
恰恰这时,楚国也传来了消息,听楚国的诸多贵族对于楚皇的决定很不满,纷纷要求撤回决定,尝试与苍国修补关系。
因为一旦跟苍国决裂,他们的贵族生活就会大受影响,家族里的商队也将失去绝大部分的经济来源,特别是一些纯粹的依靠与苍国交易的型商队,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
终止与苍国的贸易,世家贵族损失惨重。
然而,楚皇熊敏讷是铁了心要与苍国决裂,凭借个人威望和皇权,力压各种反对的声音,强势下旨,阻塞边关,断绝两国的往来。
无奈之下,楚国的商队只能通过其他国家转,与别的商队合作,然后再与苍国进行贸易,虽然成本高昂,进货量少了一大半,但是总算是没有断绝全部的贸易,里的大苍币也仍然可以用。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楚国与苍国的贸易断绝之后,和木国与阮国的贸易比例,却是直线上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比过去翻了一倍不止。
太鼎十二年八月,楚国发动了一场突然的袭击,从原本的雷国地盘,一下子攻进了葱国。
仅仅只有五万军队的葱国当然不是对,葱国君臣只能开城投降,乞求苟活。
连灭两国,又重挫祥国的楚国军队,当然是豪情万丈,一鼓作气,又对蔡国用兵,大有秋风扫落叶之势。
但是这一次,楚国有些力不从心了。
因为,云国刚刚从苍国得到了大批武器,并且得到了一部分后勤支援,在存亡齿寒的心理影响下,将国内多余的兵力全部投入到救护蔡国的战场上。
在接连几次进攻失利的情况下,楚皇熊敏讷不得不让前军暂时停止进攻。
事实上,楚国虽然连续灭了几个国家,但是在战争规模和投入的兵员数量上,可能还及不上灭吴之战,大国与大国的较量,与灭国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之所以没有这么疯狂的灭国,是因为各国保持了平衡,即便是楚国也不敢妄动,但是如今没有了霸主,又与阮国达成了共识,周边国家没有一个可以对楚国造成威胁的,顿时就显得,楚国军队有些战无不胜的味道。
蔡国战场的失利,让周围国家信心大增,尤其是云国,臣民一心,叫嚣着要与苍国结成联盟,合力伐楚。
这一下,楚国君臣还真的有点慌,停止了进攻之后,派人多方面的打听,在看到苍国没有动作之后,这才放下心来。
“苍国到底是有什么隐疾,还是苍国皇帝只想赚取钱财,或者目前根本没有进取之心?”
楚皇熊敏讷有些迷惘,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来,如果苍国真的与云国结盟,那么与楚国势均力敌是毋庸置疑的事,如此大好会,苍国竟然会让它白白流失。
实在是有悖常理!
待到十月过后,苍国迟迟没有动静,楚国君臣这才放下心来,举全国之力进攻蔡国。
一攻一守,一场拉锯战上演。
就在十二月末,一年将近之际,又传来了魏国吞并临国的事,紧接着越国独力难支,归降了魏国,被赐封了王号。
一连串的变故,让剩余的国措不及,例如吉国与雅国,本就是边缘国,军队不过十万之数,更是没有什么险城可守,于是在雅国主动向阮国投诚之后,吉国无奈之下,也归顺了阮国,好歹保住了宗庙,能安安心心的当一个闲王,国内诸贵族也能捞一些爵位,做一个人上人。
被阮国这么捡了个便宜,莽国顿时不甘心了。
无奈,国力不济,南边的范国又吞不下,只能继续对罗国用兵。
大鱼吃鱼,鱼吃虾米。
国家之间,血淋淋的残酷之争,一幕幕地上演。
对于那些战败的国家来,虽然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显得很是哀怜,但是时代的滚滚车轮轰隆隆轧过,并不会因为你是君王或者贵族,就会饶过你半分。
相反的,还要承受普通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结局比低贱的平民还要凄惨。
落后,就会被历史抛下。
战火纷飞,这是一个滚滚大世。
大世之争,成者帝王败者贼,国家一灭,举国君臣连贼都当不上,断头台上走一遭,是非成败一场空。
这其中,不乏六百年老诸侯,也不乏曾经的强国,皆在战火中飞灰洇灭。
似越国和吉国那种国家,皇族与世家贵族能够全身而退的,已经很不错了。
各种兼并征伐,还在继续。
太鼎十四年,杨沐站在忘忧台上,眺望远方,看着城内一片繁华,唏嘘不已。
六年时间,这座苍国新都已经有了雄踞天下之势,无论开放程度还是活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范宏济与孔尚贤,站立在侧,静静地陪侍。
“咳咳”
范宏济咳嗽了几声,佝偻的背颤抖着。
杨沐暗暗摇头,关切道:“台上风凉,爱卿要不要先回府歇息?”
范宏济摆摆,喘气道:“老臣古稀之年,早已行将就木,腐残之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陛下不必为老臣忧心,今日陛下召见,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之事。”
杨沐叹息一声,道:“这些年来,国中大事务压在两位爱卿身上,朕倒是做了一个甩掌柜,两位爱卿身体时有抱恙,都是朕之罪过。”
“陛下言重了。”孔尚贤在一旁,连忙:“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臣与右相大人承蒙陛下恩赏,为苍国之崛起效犬马之劳,是我等之荣幸,即便是损伤些身体也无大碍,陛下一国之主,举国臣民之性命之系,万万要注意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