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谋天下
华温奇左右为难。
副帅邹吉坐不住了。
当初,他本来就是一个靠逢迎媚上而上位的臣子,在苍国扶持了王涵宁当皇帝后,他带领百万大军投靠,帮助王涵宁坐稳了皇位。
这次伐晋之战,自知能力不足,所以自领了一个副帅的位置。
见过阮采蕊和魏国皇帝之后,心思就活络开了。
继续大战?
复国?
邹吉知道,不会有多少希望。
与虎谋皮,到时候恐怕是大梦一场。
华温奇对晋国皇室忠心耿耿,一心想要复国,就算是不信,也会极力服自己将信将疑。
邹吉进言道:“寄希望于阮魏,无异于与虎谋皮,陛下已经投降了苍国,军中人心思归,大将军统兵对抗,岂不是与大势违逆?”
“那该如何?”华温奇也犯了难,叹息了一声,道:“国内粮食欠收,我晋军的粮草供应也是阮魏两国供给的,就算是撤兵,我等如何解决粮草问题?”
“不若投降苍军?”
“什么!你疯了!”华温奇瞪大了双眼,喊道:“我们若是投降了苍军,晋国可就正完了!”
“那又如何。”邹吉冷笑,道:“我们的粮草命运掐在阮魏的里,他日就算是战胜了苍国,只要两国切断我等的粮草,百万大军即溃,你以为晋国还保得住?”
华温奇沉默了,邹吉得没错,晋国看似有百万大军,其实非常的脆弱,在尔虞我诈的战场上,阮魏两国过河拆桥根本不足为奇,只要断了大军的粮草,晋军自溃。
要知道,百万大军的粮草可不是一个数目,每天的消耗都足够压垮一个效果,唯有国力雄厚的大国,才能通过储存的粮食,供给这么一支大军。
阮魏两国现在需要百万晋军,自然是得比什么都好听,到时候一旦打赢了苍国,还会做这个冤大头吗?
翻脸,可以夺取晋国之地。
不翻脸,需要继续供应大批的粮草。
两者之间,相距之大,令人咂舌。
“那我们也不能投降苍国”华温奇脸色为难,还是觉得很不妥。
“为何不能,陛下都已经投降了,接受现实做一个苍国的侯爷,将军难道还要殉国?”邹吉反问道。
“这”
“大将军一片忠心,我等都知道,只是如今苍国势大,我等不如顺应天下大势,也让天下暂息兵火,让百姓休养生息。”
“天下百姓呵呵”
华温奇无奈笑了两声,心里并没有什么感觉。
所谓的百姓修养生息这一套辞,真正的上层贵族是很少会信的。
在整个晋国,百姓是百姓,贵族是贵族,正统是正统,如果真的是为百姓着想,那么天下也就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了。
华温奇虽然在晋国民间具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从个人的角度上,他并没有多少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心,他从受到的贵族教育,也并不是什么要爱惜百姓这一套,而是尽可能的取地,建功立业,维持家族的兴盛。
“你且容我思虑一会儿,你先退下吧。”
华温奇挥了挥,让邹吉退下。
尽管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阵营的,但是华温奇并不敢将真心话出来,邹吉已经有归顺苍国的心思,这个时候与他的意见相左,要是让对方洞悉了真意,可能会引起兵变。
是兵变,其实并不是一句大话。
邹吉的存在,就是晋国皇帝王涵宁用来限制他的,麾下统御着将近三十万的直系兵马,万一爆发了兵变,将是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
从晋城沦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归义军和新军就会师了。
这个速度,几乎就是行军的速度。
也就是,这一路走来,归义军并未遭受什么大规模的抵抗,只是先头飞骑部队,就全都给解决了。
自此,晋国虽然还有一些藩王尚且解决,但是大部分地区,都宣告了对苍国的臣服。
晋国,一个昔日的霸主,就这么猝然之间,灭亡了。
晋国的灭亡,是大礼王朝历史的又一极端个案。
自杨沐穿越之后,苍国陆陆续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每灭一国,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一国的战争都不是一次完结的,也有国破之后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权的国家,就算是楚国也是一番段和计谋,最后兴兵数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这才最终灭掉。
唯独赫赫大邦的晋国,没有一场真正的战争,便轰然瓦解了。
晋国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论尚武传统,晋国武风之盛丝毫不弱于阮国和魏国,论军力,晋军的规模长期保持在一百万之上,堪称强国之一,论兵士个人技能,更是名噪天下,再论历史,那更是曾经的霸主,论财力,晋国有晋城这座天下名城,水运发达,平原众多,直到亡国之时,国库钱财依然充盈,依然富庶,论政情吏治,晋国也算是清明,论人才,除了苍国之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与之比肩,就算是新兴的阮国,识字人口也远远不及。
晋国的底蕴,可以是诸国中数一数二的。
可是,就这样一个大国,却猝然灭亡了。
如此一个大国强国,最后的表现却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便是晋国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也没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贸然将国力投入到主战场上,同时在过去这些年,恢复的过程中太依赖于苍国,最终毫无还之力。
唯其如此,便有了种种评判,种种答案。
接到前线的快报,杨沐堪堪浏览一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晋国如此,这一战基本上可以是尘埃落定了。
如果在这种形势下,苍国还能输或者战平,那就只有一个情况——前线的统帅昏了脑袋,让联军给包了饺子。
唯其如此,苍国还有可能将大好的优势,凭空让给了联军。
不过,此时的苍国,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因为就算是前线的军队败了,联军也没有足够的国力,再对苍国进逼。
要知道,如今的苍国之大,已经变得超乎想象。
楚地、云地、范地、莽地、晋地、康地这一连串的地盘,再加上几个附属国,可以疆域之强大,战略之纵深,绝对是超乎想象。
并且,这半年来,苍国的朝廷也有指示,凡是吞并的地区,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扶持举措,还要培养起一支军队,作为守军。
整个国家的强大,早就和联军不是一个量级。
三国联军看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穷途末路,慢慢走上了绝境。
就在此时,沈安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一脸的眉飞色舞。
杨沐笑问道:“今天是怎么了,如此高兴。”
沈安连连比划着:“哎呀!陛下不知呀,了不得了!现在城内敲锣打鼓,都快要闹翻天了!酒肆家家精光,国人还在嗷嗷叫!整个新苍城鼓声如雷,也亏得陛下在这深宫中,才能享受这份安逸哟!”
见素来只做事不话的沈安如此兴奋,杨沐便笑了:“你子是,城内已经闹翻天了?”
“千真万确!”
话音刚落,杨沐也颇有兴致,道“走,我们去忘忧台,叫上皇后和诸妃一起去观赏,朕要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这是杨沐一直以来的执政愿景。
当年,苍国还没有
不到半个时辰,皇后便与诸妃子,一起到了紫宸殿,杨沐带着她们,登上了忘忧台。
自从开战以来,杨沐已经很久没有登上过忘忧台了。
杨沐望了一下身边的皇后,他记得皇后是经常来此地的,有的时候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他知道,皇后是在看皇宫以外的地方。
或者是,她的心里,心结还在。
毕竟,这座新苍城观景台,是整个城内最高的地方,而且还不是高一点点,被取名忘忧,赋予了很多的含义。
“想做,就去做吧。”杨沐撇过头看着她,道。
“啊?”
皇后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真的可以走吗?”
“走吧,不然你不会甘心。正巧,现在锦衣卫也都已经渗透过去了,你去了也有个照应。”杨沐道。
皇后诧异的撇过头,道:“锦衣卫也渗透过去了?”
杨沐叹了一口气,道:“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等下有几份文书,给你看下。”
皇后点了点头,便将头依偎在杨沐的怀里,静静的眺望远方。
在杨沐的授意下,宫中传出消息,皇帝陛下与民同乐,已经登上了忘忧台,远远观看大家的庆典。
很快,城中更为沸腾了。
在一片沸腾之中,百姓们纷纷朝着忘忧台的方向跪拜,山呼万岁。
这一切,被杨沐等人站在忘忧台上,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
天意?
民意?
已经不清楚了。
一直到深夜,庆典还没有结束。
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果然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为何云国被灭,国不沸腾?
范国被灭,国不沸腾?
偏偏晋国被灭之后,举国欢腾?
这,便是因为国内的有识之士众多的缘故。
深夜,左丞相府。
孔尚贤独自酌,望着橘红的灯火,一眼不发。
他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泱泱苍国面临的新抉择。
首先,依陛下的强毅秉性与超凡胆略,以及万事力求创新的为政之风,绝不会在一统天下之后走老路,满足于做一个诸侯朝贡的天子。
其次,天下潮流与天下民心,也不容再有分封旧制,天下各地都已经开发完毕,苍国的郡县之制完美无缺,也被许多的国家所模仿。
再则,多年来皇帝陛下与诸多决事大臣会商大事,涉及未来天下至少有一个共识是明确的,苍国必然结束数百年战乱。
既然如此,新路何在?
重新架构天下文明的宏图何在?
立即就凸显出一个无法回避,也不容苍国和天下回避的巨大难题。
在加上,如今的其余几大王朝,还对大礼王朝虎视眈眈,若是苍国建立起了一个大苍王朝,能保永享太平?
苍国一统天下,他这个丞相,就不仅仅是苍国的丞相,而是一统天下的大苍王朝的丞相,是天下立制的主要所在每每想到此处,他便奋激不能自已。
身为一个读书人,他比很多人都幸运,能够遇到一个明君,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会,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孔尚贤,将与皇帝陛下共创新的文明,开万世之基业,如此功绩,如浩浩江河传之不朽。
此等功业,可遇而不可求也,夫复何言!
就此,他就根据过去与皇帝陛下所讨论的,融入一些学子的思想,奋笔疾书,写下了本奏折。
第二日,杨沐在案头,就看到了。
良久默然,杨沐一拍掌高声道:“举纲张目,大开茅塞!”
孔尚贤笑道:“陛下,此乃庙堂历年共识,臣归总整理而已。臣已草成上书一卷,供陛下决断。”
杨沐颇具意味地笑了:“爱卿已经如此急不可耐了吗?”
孔尚贤淡淡一笑道:“陛下,此中尚未包括目下该当立即着的几件大事。”
杨沐道:“当务之急,也是开之事,正巧今日风和日丽,正当与你痛饮一番。”
叫来了御酒,二人便在殿内大喝。
两人对饮了三大爵,孔尚贤便起了开三件大事。
封赏功臣将士。
抚慰苍国民众。
安定天下人心。
杨沐点点头,欣然认可。
不一会儿,君臣两人开始探讨起来,如何的制定其中的具体方略。
一个下午,君臣便写了一个书册。
杨沐的决断很明确,要求各地大臣一月之内思谋诸事应对,在十月末行大朝会议决,确定文武百官、将士臣民、各国人士于一统天下之功绩。
并且,拟定封赏诏书,筹划朝会大行封赏。
这件事非同可,既是激励朝野的喜庆盛事,又是抚慰天下人士的安定民心长策。
更要紧的是,这是一桩繁剧而缜密的事务,牵涉面之多几乎涉及所有臣民,尤其也包括了那些刚吞并的地盘,例如晋国之类的。
要在一月之内备细列出却是谈何容易?
然则,对此大事,孔尚贤没有丝毫的畏难之心,立即全副身心地扑了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