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守

A+A-

    其它比如赵谐赵译他们几个大点儿的当兄长的,那就更不可能不去,毕竟,能赚套房子。

    还能顾着点儿底下两的。

    至于再往上一辈的,就只赵恺过去了。

    毕竟这辈份的,就老六赵恺跟赵二赵愉还在,老二还没了条胳膊。就是他想去,那人也不收,毕竟全乎人,多得是,谁还能招个残疾的?

    不过,他也不失落,毕竟,家里总得留个成丁,顾着点儿,万一,有事儿呢?

    他是不方便去的,除了顾着家里头,还有制炭的生意,时不时得盯着点儿,虽跟山下村里村长家的大子,关系处得较好,事情他也能帮着看一下,可到底,自家的生意,也不能全然大心的,托给一外人管着。

    总得,时不时露个面儿。

    所以,他就是想去,也不方便。

    再有,他是不能去的,可他儿子成年了,赵译可以去。

    一户去一个,才划算,毕竟去俩,还是只有一套。

    所以,何必。

    赵保国家就没反应,毕竟,他本来就在衙门里有了差事,等民居建成了,那衙门那边,也要往新城那边搬的。

    官吏的宅子,也是要准备起来的,虽,自家本来就有,可百姓们都提供了,官吏们还能低于他们吗?

    社会地位摆在那里,所以不高位的,就是普通吏,也能分到一间普通的民居。

    至于其它的,就按官职高低的,到时候再分配。

    反正,赵保国也缺不了,他也不急什么,毕竟,自家现在可不缺这个,有也好,没也罢,反正,多了也是租出去的。

    倒是赵贵,很有些蠢蠢欲动的,叔祖家确实对他们兄妹不错。

    可到底,没个自家,也没甚底气,呆着也不能自在,可要不自在,也没多少。

    能有套自己的宅子,自然也是想的。

    就是暂时不搬,以后成亲了,总不好还住在叔祖家中。

    总归是要搬出去的自己立户的,所以,他是想去的。

    赵保国见他有几天心不在蔫的,旁敲侧击,又问了伺候赵贵下人,得知他这几日的行踪后,才搞明白他这几天是怎么回事。

    还真是

    就叫了他来:“你也不用急,家里又不缺宅子,南街那套三进的,等你成家后,就分给你住。衙门那边是用力气换新居,可到底,咱家用不着跟普通百姓去争这个,毕竟,也是个费力气的活,虽不建新城,只是扩建,可起码,没个一年半载的也完不了工。”

    赵贵,就讪讪的笑笑,一点心思还叫堂叔看破了。

    心里就,有些不太好意思。

    赵保国一见他这样,就知道他在别扭什么了,便道:“成家立业吗,也正常,你婶子那儿,最近也在帮你留意,可要挑个好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总得打听打听,挑个人品不错,相貌也好的。总归,不会叫你吃了亏。”又:“你真急着,不然我再催她一点?”

    赵贵脸色大红:“不急,不急。”他就不是这意思。

    “不急啊?”赵保国道:“那也行,叫她慢慢来就是了。”

    赵保国觉得他只是不好意思承认,不过平日再怎么稳重,到底还是个年轻人,能不想吗?这边对他什么慢慢来,转脸就跟唐妤要抓紧看人,准备要操办起来云云。

    于是,那段日子,唐妤是忙得很,今儿去这家夫人的赏花宴,明儿又去那家夫人家里吃酒席。

    就托着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他们家侄子情况的好女郎。

    反正聘礼什么的,备着呢,缺不了也少不了他的。

    关键是女方,要人品好,相貌标致是最好了,若微微有瑕,其实也不打紧,人品才最紧要的。

    结果,没两天,赵保国就从于清河那儿,得到了他们这些官吏们,到了也份儿分宅子的消息,还挺吃惊:“也没听苏太大人提起过呀。”

    关键是,布告栏那儿,只提了关于百姓的,也没他们这些官员的。

    于清河就差点儿笑出来:“这不是约定成俗的事儿?”衙门里哪个不清楚?又何需非得明了?

    毕竟,当官儿的,为什么?为发财,为惠及家眷,要还比不上平头百姓了,谁当官儿?

    不贪百姓的是不贪,可有些福利,该拿,还是要拿的,只大面上,要做到。正经事,也不能耽误。

    例如,赈灾粮什么的,这就不能伸。

    谁伸不用等朝庭,他们太守大人,能直接剁了你爪子。

    像这种,在利百姓时,顺带便,利一下自己,对百姓无害,对自己有利的。

    苏太守是清官儿,可也没是那样,不讲人情,不会做人的。

    只要不害到百姓,这种事情,还是可以容忍一下。

    无妨。

    这种操作,也不是头一回了。

    反正,他们广陵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好。

    苏太守的官声,那也是极好的,名望,没有一个百姓,不他好的。

    他们这些跟随太守大人的下臣,那日子,也得舒坦惬意的,就是公事上,偶尔会有些怨意,毕竟太守大人,这方面还是相当严格的。

    你情我愿事情,官商勾结的事情,苏太守都不管。反正,你敢仗着自己那点儿权力,就祸害百姓,触犯国法,那就零容忍度了。

    至于其它?随便,反正公事,不能耽误。

    所以,城里大户也好,有些心思的官员也罢。都对主官的底线很清楚,利用权力为自己捞好处谋福利是可以的,但就是得有个度,不能过份。

    当然,最紧要的是注意,谋福利的同时,别把百姓给祸害到了。

    否则,一纸状诉告上公堂,当场就得唱凉凉。

    太守大人,还真是

    赵保国琢磨了半晌,才琢磨出个圆滑而又不失底线原则的话来。

    知道了衙门这边,还有个约定成俗的潜规则,赵保国心里就有了打算,回家后把这事儿跟赵贵一,转脸就想法子把他塞到衙门里付出当了个吏。

    反正,大周的吏员,虽没有品级,可人家,也不是贱业的。

    本事出众了,或去参加科举,或受上官举荐,都是条路子。&p;#6e;&p;#9540;&p;#4e00;&p;#4e0b;&p;#20;父子俩的穿越日常&p;#22;&p;#4e66;&p;#54b;&p;#20d;&p;#600;&p;#65b0;&p;#e0;&p;#22;&p;#b2;&p;#4e00;&p;#65f6;&p;#95f4;&p;#54d;&p;#d39;&p;#9605;&p;#bfb;&p;#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