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出行之始
自从苏轼回到汴梁,蜀党便再一次活跃了起来,只是掌权的却跟蜀党的人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偏偏苏轼等人还对一些**现象进行了抨击,但这些现象却跟朔党重新掌权脱离不了干系,因此蜀党在政坛之中备受打压,虽然现在还没到举步维艰的地步,但是也相去不远了。
苏轼在某些方面的坚持,却使得蜀党的人现在都有些难以坚持了,所以在蜀党之中,也有不少人想要让苏轼外调,当然不是贬谪,仅仅是外调而已。
最后在苏轼自己的坚持下,再加上一大群人推波助澜,有心想要留下苏轼的太皇太后也只能松口,答应让苏轼外调为官。
哪怕有些人想不明白苏轼为什么非要外调杭州,但是在大趋势之下,也不可能出什么不同的意见来,随后的结果,便是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值得一的是,龙图阁学士其实并不是什么实际的官职,也并非会带来什么确切的利益,只不过是一种加官而已,除了名头比较响亮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了。
饶是如此,高球在知道苏轼依然成为‘龙图阁学士’的时候,也是大大的吃了一惊,要知道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包拯,便是被称作是‘包龙图’的啊!当然,再知道包拯死了才不过三十来年之后,高球已经再次想起自己已经来到了北宋,龙图阁学士的名头,其实也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即了。至少,自己现在跟着的苏轼,不就已经是了吗?
接下来自然就是收拾行装,准备上路,苏家的东西倒是不多,除了苏轼的书装了半个马车之外,剩下的东西也不过是装了另外半个马车,只是可惜了高球赢到的那几个月的粟米,这要走了,人家米店的也不可能给一路送到杭州去,而让米店的掌柜将剩下的粟米折算成银钱倒是合适,可是这种事情好听却不好,因此便只能作罢。
下人们基本上都被遣散了,年轻力壮、青春貌美的都被留下,除了常年跟在苏轼身边的苏林,也就只有一个之前过的吴妈了。这里面,苏林其实已经五十多岁了,和苏轼的年龄相差无几,是陪伴了苏轼三十多年的一个老人;而吴妈,则是因为苏轼身边还有女眷,所以给留下来的一个。
要北宋时候的办事效率,其实真的是没话,中午苏轼去写奏折上疏,下午得到外调杭州的任命,傍晚回到家中开始督促下人们打点行装,当天夜里就准备完了。
第二天早上有宫里来的人宣读圣旨,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到了大概十点多的时候,一切就都准备好了。苏轼一辆马车走在最前面,然后王润之单独一辆马车,王朝云一辆马车,剩下的就是跟在后面的装着行李的板车。
高球带着花想容陪着王朝云坐在马车之中,苏遁则是跟在了苏轼的身边,这个时候刚出汴梁的城门,高球觉得新鲜,便撩开了马车的车帘往门外看去,却是看见了很多身穿官衣的人等在了路边的凉亭之中,为首的,便是之前曾经见过的门下侍郎刘挚。
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高球就看见苏轼下了马车,径直迎了上去,不过苏过却没有跟上,而是回身来到了高球的马车外面。
“嘿!看什么呢!”
苏过仰着头,望着比自己‘高’了一头的高球,笑着问道。
让人这抬着头看自己当然不太好,所以高球将脑袋缩了回去,然后将马车前面的门帘给掀了开来,拍拍车把式的腰,让其退到一边,这才趴到了车门的边上,歪着脑袋,看着苏过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早上的时候不是有太监来传过圣旨了吗?这么多当官的聚集在这里,这是要干什么?”
“这个好像是什么惯例吧?我也不是很清楚的。”
苏轼吃苦的时候苏过赶上了,但是享福的时间真的没有多少,所以对官场之上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的,就像今天的事情,他也只是隐约有那么点印象。
不过,高球的这个问题确实注定要有人来给他解答的。
端坐在马车之中的王朝云一直温柔地注视着高球,听见高球的这话,忍不住开口解释道:“这是我大宋的恩例,每当有忠臣外调为官的时候,必然是要派内侍前来上次龙茶、银合等物,以示恩宠。”
“原来是这样,只是不知道,那龙茶是好喝还是难喝。”
与寻常喜欢碳酸饮料的朋友比起来,高球更喜欢喝茶,当然这也和他常年写作脱不了干系,一杯浓茶,可是要比什么都要好喝的。
“应该还好吧?不过谁知道呢?不过这次我们是去杭州,到了杭州,还怕没有好茶吗?”
本来想要在搞起面前夸耀一番,但是苏过也是真的没享过什么福,所以‘应该’了好久也没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悻悻地转移了话题。
“这倒是,都西湖龙井,西湖龙井的,到了杭州还能没有好茶喝吗?估计等我们到了杭州的时候,也就快要到采茶的日子了吧?”
一想到自己即将喝到北宋的新鲜龙井,高球立刻就兴奋起来了,要知道,就算是在上辈子,高球喝的也是包装好了的茶叶,新鲜的连见都没有见过。
“采不采茶的我不清楚,不过我知道,只要我们到了临安,那好茶就少不了了!”
为了挽回刚才丢了一地的脸面,苏过故作高深地跟高球打起了哑谜来。
高球心中‘咯噔’一下,突然想起了某些不好的事情,然后脸色难看,艰难地道:“难道是有人要来送茶给先生吗?”
“嗨!你想什么呢?爹爹是那种人吗?我是杭州有个大和尚,他和爹爹的关系可是不错,他那里听可是有不少的好茶的,到时候咱们还能喝不到?”
似乎是明白过来自己刚才所言、所行都太过隐晦,以至于让高球都误会了,苏过连忙一拍大腿,急切地解释起来。
“大和尚?是谁啊?”
高球心中已经想起了那个‘佛印**师’,可是经历过三字经的失误之后,高球已经心了很多,因此便谨慎地询问起来。
“是了元禅师,爹爹的方外至交,前些年听是去了杭州,去年听人在飞来峰上的灵隐寺见过他,现在才是年初,他应该还没有离开杭州才对。”
生怕高球再次产生误会,苏过索性将事情全都了出来,也省的再闹出笑话来。
“飞来峰?灵隐寺?”
这两个名字,有如一道天雷一般,轰然在高球的耳边炸响。
飞来峰、灵隐寺、道济禅师。听见了前面的两个词之后,第三个词就直接蹦了出来。
哪怕没有看过游本昌老先生主演的济公,但是又有几个人不知道那个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长篇单口相声济公传呢?
如果不是知道济公是生活在南宋的人,高球甚至都会觉得这位了元禅师就是济公本人了,毕竟世上的和尚不少,可是能称得上是‘大和尚’的,却真的是没有几个的。
苏过不知道高球内心的震撼,还以为是他从什么地方听过,因此便笑着回答道:“没错,飞来峰,灵隐寺。听那里可是出过不少的高僧的,只不过我对佛法实在是没什么兴趣,不然还能多给你一些。”
“这个倒是哎?那不是安儿吗?这怎么坐着马车从外面回来?”
本想敷衍苏过一下,可是话还没完,高球就透过一个被风吹起的马车窗帘看见了那个被自己救下来的‘安儿’。
安儿姓甚名谁,高球一概不知,不过她的长辈和苏轼的关系不错,所以这个名字叫做安儿的姑娘三天两头就会来找高球玩。不过最近这些日子好像是遇到了什么事情,至少有三天高球没见她了,没想到今天见面竟然会是在这种情况下。
“嗯?是那个女孩?”苏过当然知道安儿的事情,顺着高球的目光看去,正好也看见了安儿的马车从一旁驰骋而过,“我,要不要叫住她?”
“叫住她干什么?这么着急忙慌的,应该是有什么急事才对,况且自古最是离别苦,何必再去叨扰人家呢?”
明明看见了安儿的脸上有泪痕,但是高球知道,以古代这种交通情况来,这一别估计就是永远了,既然如此,那有何必再去给人家增加烦恼呢?
“那倒也是,反正是你的朋友,不的都随便你了。”
仔细想想昨天来玩的那两个孩子高球都没找人去通知,所以苏过也就不坚持了,总归是孩子的事情,自己这个‘成年人’最好还是不要管太多的好。
远处苏轼与刘挚等人一一话别,随后喝下了内侍送上的龙茶,再将皇帝赏赐的财物命人搬到自己的车上,这一次送别便结束了。
车轮滚滚,高球回头看了一眼城高池坚的汴梁城,心中竟然也有了一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