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一定可以做到

A+A-

    马队的训练让张世义头疼不已。骑兵组人数已经增加到一百五十人,虽然许多骑兵在入伍前因为给朝廷养马会一些骑术,但是王俭的要求太高了。

    马队组成一字阵型前进,战马之间不得超过一尺。这个距离别是冲刺,就是慢跑也保证不了。

    张世义和一些士官商量,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连环马。就是用锁链将战马相互连接,但是这个办法马上遭到了王俭的反对。

    “诸位,如果一匹战马倒在地上,其他的战马也会跟着摔倒。”

    遭到否决之后,张世义他们又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用一个藤条编制并的球夹在两匹战马中间,为防止藤球擦伤战马,用厚棉布将球仔细的包裹,然后骑兵一组一组的训练,让骑兵找到感觉之后再去掉藤球,进行成列的集体训练。

    “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我就是要得到像一堵墙一样的骑兵冲锋。在这个科目结束之前,任何的马上长枪刺杀和马刀劈刺训练都是毫无意义的。”

    王俭的斩钉截铁和丝毫的不让步使得张世义头痛不已。

    “稳住,稳住,注意队友,注意旗帜。”

    张世义骑在马上大声的吆喝着,马队队列里一名士官有节奏地吹着一个哨子,骑兵们根据这个哨子的节奏控制着自己的马速。

    “加速,加速。”

    张世义提高了自己的马速,士官尖利的哨音也开始急促起来。横排马队行进的速度开始随着哨音而提速。

    “有点意思了。”

    不远处的一处缓坡上,裴俊望着几排训练的马队骑兵喃喃自语。对此,王俭也是感慨万千。

    “比骑术,比箭术,比刀术,我们永远也比不上敌人。但是我们一样可以成为一台杀戮器。”

    “大人。杀戮器这句话很有意思,这是那位名将的?”

    “傅先生。”

    傅先生坐在轮椅上,前面有一个专门为他定制的书案。他皱着眉头奋笔疾书,写满字或者画满图的稿子在书案上堆得很高。这些稿件虽然有一大半都被王俭和他讨论后丢掉,但是现在的工作让他感到极度的充实和兴奋。

    傍边的书童捡起一团被傅先生丢弃的纸张心翼翼的放进了纸篓里,关切问道:“先生,休息一会吧!”

    傅先生抬起了头,看了看门外的树荫。

    “不了,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熄灯的喇叭已经吹过许久,马二躺在军舍的铺子上睡不着,怀玉大哥调到骑兵组之后,在这个军舍里,没有了可以坦然诉的人,这让他感到有些失落

    满都是粗糙的茧子,长枪训练让他的掌上落满了血泡和茧子,他将包裹在上的纱布松开,然后又仔细的一道一道缠上。纱布是队里发下来的,在这里衣食都是队里配给,没有什么好担心,在其他的兵营卫所当兵,月银会被拖欠,这里月饷不仅没有拖欠而且会逐步提高,新加入的士兵在右卫队被称之为列兵,每月一两银子两斗米,训练合格后的士兵被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一等兵,月俸一两四钱银子两斗米,一种称之为二等兵,月俸一两二钱银子两斗米,而士官竟然高达二两银子三斗米。

    成为一名背部插有一面长条旗的士官是马二心中的梦想,这样每月的银子和米都可以送到家里去,母亲和兄弟们就不用担心挨饿了。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他又拳了一下自己的,现在使用的稠木枪杆感很好,消减了一些长度的枪杆刺出时不再抖动,准确有力的枪杆让刺杀精度提高很多,可是在在练习格挡时,用枪胸格开对面的长枪或者单刀真是一件很难得事情。

    昨天队里下达了提高训练速度的命令,每个科目的训练时间都被缩短。训练强度又提高了许多。幸亏队里的伙食一直没有下降,一月四次的羊汤供应都按时提供。

    一想起鲜美的羊汤,马二条件反射般的咽了一下口水。

    军舍里呼噜声开始此起彼伏,马二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早点休息吧,明天起个大早,赶紧去练习格挡。早起的鸟儿有饭吃。

    天空刚刚露出一丝白色的光亮,五屯堡外的校场上就有几个士兵在练习枪术。

    “左格,杀。”马二大声叫着,腰腿发力,长枪奋力格了一下眼前捆在稻草人右的单刀,然后身体迅速回位,顺势将长枪向稻草人左持盾露出的一部分胸肩扎去。

    “呯”得一声,长枪刺到了盾牌的边缘。

    马二收起长枪,用左挠了挠头,速度快了就会刺偏,速度慢了就会挨到军棍。

    真的好难,是不是我天生就不是练武的材料。这么努力还是做不到,真让人苦恼。

    “你一定可以做的到。”身后传来如洪钟般的声音。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得声音让马二吃了一惊。

    人高马大的刘大勇哈哈笑着走了过来。

    “臂的肘部不要弯的太靠外,这样发力不够,也不好控制长枪的方向。”

    刘大勇用粗大的双来帮助马二调整身姿,吃过刘大勇无数次的军棍,这让马二对刘大勇即畏惧又是崇拜。

    “注意三力合一,右腿蹬直,成斜直线。对,再来一遍。”

    马二在刘大勇的指导之下,连续做出几个格挡反刺动作。

    “你子,是块好料子。好好的练,我们第一旗将抢先进入枪阵训练。”刘大勇着,用自信而威严的眼光注视着马二。

    “是,大人。”马二的自信心恢复了许多。

    刘大勇哈哈大笑几声,用他那洪钟般几乎可以震裂耳膜的声音大声喊道:“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不断膨胀的右卫队让王俭有些不安,优厚的待遇和长官的亲民作风让右卫队的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大同军镇,今天甚至有几个宣府的军户结伴来投军。

    萨尔浒烈士的子弟优先录取的命令被有效的执行,身体条件合格而且身家清白的投军之人,王俭还是将他们留了下来。对于现在的情况,裴俊有些担忧。

    “百户大人,投军的人络绎不绝,我们的人数已经破千了。朝廷一两银子还没有给我们,那么这些军士都是大人的家丁。我们十月出发到辽东之后,还会有人前来投军,这些人怎么安置啊?”

    “留下,全部留下。你还记得王实过的话吗?不怕养兵贵,只要有收益。我们的五屯堡和贸易线路都需要军队予以保护。只要贸易线路不中断,我们还养的起。”

    王俭的提醒并没有打消裴俊的担忧。

    “百户大人,我们去了辽东,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如果是这样,我们在五屯堡招募到了二千,不,是三千士卒或者更多,那该怎么办啊?”

    “只要民生保养的起,多少我们都收了。”

    王俭内心里并没有豢养家丁的意图,可是裴俊的头却晕了好几圈,差点没有一头晕倒在了地上。别是三千家丁了,目前大同军镇总兵官张国柱的家丁听也不到一千人。如果真是招募了三千家丁,那岂不是成了天下第一家丁队。

    将领所属的家丁队,这个古怪的制度,在明朝末年越来越复杂的军事体系中广泛的普及。起初家丁的费用由将领用贪墨的军饷、侵占的土地和其他收入支出,随着战事的增加,朝廷也正是承认了将领所属家丁的合法化,朝廷拨出一部分的军饷给予将领用来豢养家丁队。一步一步,将领逐步蜕变为军阀,在将领蜕变为军阀的道路上,文官集团给予了强有力的预防和打击。历史上明朝真正意义上的军阀产生在崇祯年间,那时内乱不止、外患不断、帝国也失去了他的战略动力量,缺乏有力的威慑,羁傲不逊并拥兵自重的将领们终于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免费,无弹窗,t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