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家破人亡

A+A-

    “谁知道呢?”东方辞默然。

    东方辞抱着落霞步履沉稳,身侧跟着形容狼狈的张榛榛,零陵站在张榛榛另一侧,时刻准备接着随时可能摔倒的女子。

    三人一路静默。

    宽阔的街道上,原本人声鼎沸喧闹异常,而此时却是落针可闻,风声萧萧。

    回到府中,堂叔看到东方辞如此形容,顿时大惊。

    “少爷,您您受伤了?”

    东方辞摇头:“没有,不是我的血,去请苗槑。”

    因抱着落霞,她胸前衣服上的白云纹绣上,染上了血红色。

    “还有,吩咐人去府尹衙门报官。”

    着,东方辞抱着落霞,一路往自己的房间走去,将落霞放在她的床榻上。

    苗槑就在她的房间不远,正好赶来。

    “还能不能救回?”东方辞问搭着落霞脉搏的苗槑,凝声问道。

    张榛榛也蹙眉紧张的看着苗槑。

    她此刻已经心力交瘁,身体犹如芭蕉叶般随风摆动,而眼前的落霞,是她唯一的寄托。

    东方辞扶着她,生怕她激动之下直接昏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苗槑身上,苗槑却不慌不忙的松开了,眉头都没有皱一下,慢条斯理的收回落霞腕下面的枕。

    东方辞急的心急:“你倒是啊。”

    张榛榛提着一口气,脸色惨白如纸,脸上的污黑痕迹更衬得她凄楚可怜,想问又不敢问的表情格外纠结惊惶。

    “有救。”

    短短两个字,让在场众人几乎同时放下心来。

    东方辞忙到:“那你快救人。”

    “噗通”一声,张榛榛仰面倒下,宛若随风飘落的树叶,飘萍般重重砸入水中。

    “哎!”东方辞转头,连忙去扶她,方才情急之下她松开了后者的,心中懊悔。

    “苗槑,你快来给她看看。”

    苗槑只是扫了一眼道:“心力交瘁,心情起伏过大,掐人中即可。”

    东方辞翻了个白眼。

    苗槑自顾自的打开银针包,开始给落霞施救。

    东方辞则是将张榛榛抱在一侧的贵妃榻上,掐按女子人中。

    看着屋内忙乱的一幕,零陵皱了皱眉,一双环抱着,不解的摇头转身,那转身的姿势宛若久经风霜的老头。

    不能理解两个没什么交集的女子,为何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张榛榛悠悠醒来,迷茫朦胧的眸子缓缓聚焦,当她看到东方辞的瞬间,先前的经历纷至沓来闯入脑海。

    情难自抑的“哇”的一声抱着东方辞的脖子,哭了起来。

    东方辞坐在贵妃榻一角,颇有些五味杂陈的拍着她的脊背。

    当年她一个人面对父母失踪,家族逼迫的时候,也是如此无助,她能理解张榛榛这样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遭逢此变心中该是何等的惊惶。

    “有我在,没事了。”

    东方辞抚着她的背,轻轻安慰。

    片刻之后,她羞赧的从东方辞怀中出来端坐着,坐姿骨子里的端正娴雅,她歉然道:“东方公子,让你见笑了,我”

    着,泪水簌簌而落。

    东方辞递给她一个帕,轻声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不是早早就去了信,让张大人早做准备吗?”

    顿了顿她又:“江南盐税案,虽然刑部尚书已经查出结果,可皇上尚未下旨定罪,而且,从证据来看,张大人只是御下不严,并未有直接参与,最多是降职或者革职,尚有回旋的余地,他怎会让你一个人入京,还遭遇刺杀?”

    因为在皇帝面前为张默好话,她并没有明面上表现的太在意,可却请孔立帮她看着翰林院里所有誊录的旨意等,并没有处置圣旨和条陈下来。

    原本她以为,此事可以大事化。

    张榛榛哀婉道:“父亲已经去世了。”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东方辞震惊,从江南到京城,快马也要四五天的时间,马车更是要十多天。

    看张榛榛神情,似乎她入京之前,张大人已经死了。

    “接到你的信,父亲便神态有异,当即决定两天之后安排我和哥哥还有母亲离开,是让我们投奔京城的亲戚。”

    “为了保持现状,第二日我依旧去参加好友的诗会,晚上回家晚了些,却见家中大火弥漫,家丁丫鬟死伤无数,听他们父亲母亲还有哥哥都被烧死在家中,我甚至没有看到他们的脸,没有见到他们最后一面。”

    “家门外放火的是总督府的衙役,带头的是衙门的师爷,他们堵在门口,出来的人被他们毫不留情的扔进大火中。”

    “我不敢停留,便带着仆从和丫鬟连夜往京中赶,希望能借人报仇。”

    “一路上都很平静,我甚至没有隐藏身份,可入了京便被刺杀,我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不让我死在路上而是在京中明目张胆的杀我。”

    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房间里只有张榛榛那低低的话声。

    宛若被困的兔子一般,惊惶无措,无助又可怜。

    “从我送信到你来,不到十天,你怎么来的?”时间上,东方辞觉得有些不对劲,问道。

    “马家哥哥帮我找了船,走水路到津港过来的,有什么不对吗?”

    东方辞点点头道:“路上没有杀你,想必是因为没想到你会走水路吧。”

    顿了顿,东方辞又问:“你来投奔谁?”

    张榛榛凄婉道:“父亲本是让我来投奔张家,我们这一脉是张家分支,就是三大世家的张家。”

    以为东方辞不知,张榛榛着重了一下三大世家。

    东方辞眼中划过一抹疑惑。

    张家,会收留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女吗?

    想了想东方辞道:“张姐,若是张家想收留你,想必早已接到你要来的信了,你入京都不曾出面,看来是不想收留你,你先留在府里,之后的事查清楚了,你再决定去哪儿,如何?”

    “这这样,于礼不合,我”看着东方辞温润的目光,张榛榛面色羞红,结结巴巴不知该拒绝还是该答应。

    自从见过东方辞的文采,她的一颗芳心便为东方辞而跳动。

    只是礼教规矩告诉她,不能如此。

    可正如东方辞分析的那样,张家恐怕不会收留她,她一个孤女,又能去哪儿呢。

    正犹豫踌躇间,东方府外喧闹起来。

    “都让开,府尹衙门查案,任何人都不许阻拦,将犯人交出来。”凶恶粗狂的声音响起,话十分嚣张。

    “这是新科状元的宅子,皇帝御赐的府邸,难道会藏罪犯不成?”管家的阻挡,声音显得低弱许多。

    “不是你东方府报的官吗,路上死了七八个人,怎么都要查个清楚,听苦主是叫张榛榛的,她也要随我们回府尹衙门接受调查。”粗狂的声音越发嚣张狂肆,丝毫不将东方府放在眼里。

    东方辞看了眼张榛榛,哼道:“这哪像是来查案,倒像是来杀人灭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