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美人之贻
“若是如此,在军队方面倒也算是得过去。不瞒二位将军,此次领兵出征将是由我儿诸葛亮代替本官前往,一切事宜皆由他决断,还望二位将军能尽心辅助,待凯旋归来,诸葛氏必当厚待酬谢。”
诸葛珪见领兵的是认诸葛亮为主公,加上军队兵员和战力还算不错,总之挑不出什么毛病,便开始防薛悌和高堂隆临阵思变,立马给二人开一个口头支票,表示保护诸葛亮,胜利归来,将会有重赏。
“末将遵命,必定不辜负大人和主公的厚望。”
薛悌和高堂隆不敢托大,连忙应承了下来,毕竟自从投靠了诸葛亮,认诸葛亮为主公,就差不多是将身家性命和前途名声都交给了诸葛亮,自然不能阴奉阳违,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看诸葛珪问得差不多了,心里应该也差不多放心了,便适时站出来,为薛悌和高堂隆二人解围,以免诸葛珪问个不停,引得二人不得不纸上谈兵,空谈误人。
“父亲,如今我泰山郡兵精将强,万事俱备,还请放心让孩儿领兵前往,也好给孩儿多些历练。如果父亲没别的事了,孩儿便和薛都尉、高督军先行告退了。战事紧迫,孩儿也好早些和二位将军学习排兵布阵,用谋用计。”
诸葛亮知道诸葛珪其实也问不出什么来,更加无法真正了解薛悌和高堂隆二人所的代表什么。毕竟,诸葛珪只是一个郡丞,一个文职官吏,又从不曾习练过武艺。
“你这孩子,难道还怕为父答应你的事反悔不成。好吧,为父看你们三人是早已一心,互相通气,便不再问了,免得为难你们。全都下去吧,离出发征讨的时间不多了,好好做准备,千言万语总之一句话,保命要紧。”
诸葛珪明白诸葛亮这是要护短了。也罢,当父亲的岂能拆自己儿子的台,加上薛悌和高堂隆目前算是军人,与郡丞这种文官也没什么好聊的。诸葛珪也就不自讨无趣了。
“孩儿(末将)告退。”诸葛亮和薛悌、高堂隆如获大赦,赶紧施了礼,退了出来。
三人退出房间后,却没各自散去。而是随着诸葛亮到了另一间院子里,重新密谋议事。
“主公,不知对此次有何打算?还请告之,末将等也好早些准备,以免临时仓促,误了主公大事。”
薛悌见诸葛亮自进了院子,便沉思不言,只好心急地询问,认了诸葛亮为主,哪怕内心有想法也得以主公的为先,所以想知道诸葛亮有没有安排,若是没有,才需要薛悌等人自己开动脑筋。
“孝威兄,别急。亮自有妙计。你和升平兄回去之后,让将士先歇息养好精神,同时多备粮草,带足羽箭,待三日之后,我等一齐率领泰平骑兵,出发讨贼,建功立业。”
诸葛亮懂得薛悌和高堂隆的心理,二人是怕诸葛亮年纪太,害怕亲往战场,而打退堂鼓,所以先吩咐二人回去先做好战备准备,约定之期一到就出征。
大汉王师,平叛太平道,简直就是白送的功劳,捞功名的大好时。
“末将遵命。”闻言,薛悌和高堂隆总算是放心了,只要不怂,敢去讨贼,又是率领骑兵,哪怕建不了功,扬不了名,保全性命总是没问题的。若是连去都不敢去,就太可惜了。
于是,二人向诸葛亮拱了拱,行了一礼,便缓缓退下,去准备出征的事务了。
诸葛亮见薛悌和高堂隆出了诸葛府,转头向府里的下人吩咐道:
“去通知住在府内的唐周,便三日之后,随我大军一同出发,前往讨贼。”
诸葛亮做事最重细节,能利用得上的,哪怕是一个兵,还是一件物品,一段交情,都会部署安排之中,便算计进去。
下人应诺后,快跑着通知唐周去了。
诸葛亮想到不久之后,领兵出征,要去外地,在礼节方面不能不做到位,以免惹得人责怪。
母亲章氏那,暂时不用告诉,章氏刚怀有身孕,若是得知诸葛亮回来泰山不久,又要出去领兵打仗,容易有情绪波动,不利于保胎。
况且待领兵出征之后,诸葛珪自然会将诸葛亮的去向告诉章氏,并做好解释。这一点,诸葛亮相信以诸葛珪的智慧,自然会办好,不必无谓担心。
至于老师蔡邕、蔡文姬那里,就得诸葛亮亲自前去辞行了,以免得个目无师长的大罪。
诸葛亮去寻了蔡邕,告诉了蔡邕,自己即将代父出征,外出前往讨伐太平道娥贼。
蔡邕听后,既为大汉已经昏庸到百姓起兵造反的地步而痛心,又为学生诸葛亮这么的年纪就要外出领兵感到惊讶和担心。
不过,蔡邕知道此事已经决定,但不可阻挡,便只能嘱咐诸葛亮领兵作战,非同可,万事需注意,多加心。末了,还扔给了诸葛亮一堆书帖和作业,是出外也不能荒废了学业,有闲暇之时,要多多读书练字。
就像鸡啄米一样,无论蔡邕什么,诸葛亮都一一认真答应,并表示不会忘记蔡邕的教诲,更不会白白浪费时光,军旅之中也必定多学多读,精进学业。
辞别了蔡邕之后,诸葛亮将书籍杂物等先放好一边,准备去寻师姐蔡文姬,准备向蔡文姬明即将外出,领兵出征,可能短期之内回不来,不能再陪她抚琴,谈古论今了。
“师姐,您的琴技越发神乎其神,臻入佳境了,看来师弟这辈子都没办法赶上您了。”
诸葛亮进来之时,正遇蔡文姬一人在抚琴,只好站在一边静心倾听,待蔡文姬一曲奏毕,笑嘻嘻地向蔡文姬恭维道。
“阿亮,你来啦,也不话,一又是取笑师姐,真是的。”蔡文姬不由脸上一红,虽知诸葛亮可能有口无心,口不对心,但有哪个女孩子不爱听甜言蜜语,称赞表扬呢。
“看师姐抚琴专注,不忍出声打扰。师弟今日前来,是想向师姐辞行的,要外出办事一段时日,恐怕无法再常和师姐一起抚琴学乐了。”
诸葛亮不喜欢婆婆妈妈,通过一段时光的相处,知道蔡文姬也素来喜欢简单直接,遂将领兵出征简化为外出办事,告诉蔡文姬,以免日后没来,让她乱想。
儿女情长,难忘却;征战沙场,最热血。
“师弟有心了。无须伤感,待你归来,到时再共谱佳曲便是了。外出办事,路途奔波,师姐缝了一个贴身香囊给你,也好留个念想。”
蔡文姬将自己偷偷缝了好久的香袋终于找到借口好送给诸葛亮了,中的香囊递给诸葛亮的同时,蔡文姬又一次娇羞得脸红如火。
“多谢师姐。”感受到蔡文姬传递的丝丝眷恋与情意,诸葛亮接过了香袋,暗暗一闻,花香与体香共存,有一种令人心生清明,头脑清醒的感觉。
诸葛亮一时想起,此情此景,实在是令人珍惜,不由握紧了中的香囊。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