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司徒王允
李儒素来喜欢吊人胃口,享受高高在上的高级谋士待遇,只见李儒起了一个话头之后,就打住不,等待董卓前来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不过,董卓没让李儒失望,毕竟李儒是董卓比较看重的唯一谋士,且又是亲家,可是全军上下,董卓最为信任之人了。
董卓只是不明白之前诸葛亮率领反董大军前来讨伐董卓那时,李儒不提迁都长安,退出洛阳,如今好不容易捱到天下十八路诸候自感艰难,不得不撤兵,李儒却是提出想要迁都长安,这让董卓完全摸不准李儒的逻辑,董卓当然得问清楚,道:
“哦,文优,如今强敌已退,四面皆宁,为何还要迁都长安,放弃洛阳,你且看,若是所有理,迁都长安一事倒也不是不可行,毕竟心方能驶得万年船。”
董卓也知道李儒平日里喜欢故弄玄虚,爱好面子,略显炫耀,但在董卓看来只要有真材实学,这些都无伤大雅,可以容忍。
既然董卓给了个台阶,李儒当然会顺势而为,便头头是道为董卓分析起来,李儒一看吕布在场,倒也没怎么口出狂言,奚落吕布,而是从侧面地论证,道:
“岳父大人,如今天下群雄虽已退去,然则十八路诸候依然一路未灭,婿料定此前各路诸候在虎牢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矛盾,或者是意见不和,才各自散去。假以时日,到时再有人学那诸葛亮发起矫诏,估计还是会有人前来攻打我等。”
“毕竟岳父大人贵为国师,为天子分忧,难免有些人心术不正,怀有不臣之心,打着除掉岳父大人的名号,实行的却是谋反之事。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依婿看来,不可不防。”
“况且京师洛阳虽为大汉旧都,然而却是多代汉帝已无作为,昏庸至极,由此可见此地已非之前的大汉龙兴之地,恐怕早已成为泛泛京城,甚至还会引来各路诸候的惦记,既是如此,还不如迁都长安,这些年长安三辅之地也略显繁荣,最为重要的是适合我等西凉大军可进可退,宜攻宜守。”
李儒分析的角度,完全是站在董卓的位置来思考,然而却是完全忽略了吕布,忽略了吕布镇守虎牢关一事,毕竟京师洛阳没了虎牢关是汲汲可危,这也是事实,然而李儒却是明显地表示了迁都长安的种种好处,这明李儒不看好能守住京师洛阳。
毕竟论地理位置,京师洛阳可是整个大汉的心脏,四通八达,远非长安可比。若是单从操练军队,发展兵马,长安是有很大的优势和长处,可论起综合发展能力,估计十个长安都比不上洛阳天然的优势。
可惜的是在场的董卓唯李儒是命,而吕布却是区区一个武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反驳李儒的话头,人家李儒从头到尾都没提到吕布及有关吕布之事,吕布也不好向李儒发难,但吕布隐隐感觉若是迁都长安,估计吕布在董卓军的地位将一降再降,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好,就听文优的,迁都长安,以待时。”
本来董卓还嫌麻烦,毕竟入住了京师洛阳之后,董卓的生活过得十分圆满,不太愿意再折腾了,不过董卓听到李儒的分析之后,也是生怕各路诸候再来进攻,到时困在京师洛阳可不太保险,一个吕布根本不足以保证董卓的安全。
一旦回了长安,到时周转的余地就多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退回西凉便是了。况且,最主要的是董卓听李儒这么一分析,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可,反正是要把京师洛阳的百姓全部都一起迁到长安去,这些平民百姓在董卓眼里就是放养的羊,能够供应和支撑董卓继续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
尤其是李儒谈到了一点,若是迁移的过程之中,若是有不愿或者不服,那随之而来的段就不言而喻了,到时肯定会有很多刺头,不愿意陪着董卓继续西迁长安的,如此一来西凉大军就能再发一笔横财,直接给人家安个罪名,然后抄家罚没所有的财富。
董卓一旦决定,李儒就即刻领命,然而退了下去,开始着准备迁都长安的各种事务,而吕布倒也没什么想法,只好继续憋屈地守卫在董卓身后,等待放值。事实上,吕布已经开始有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了,毕竟离开了董卓,吕布也没地方可去。
吕布在董卓的身边,心情不算太好,但也没糟到过不下去的地步,只是不温不火地磨时间。自从董卓放出了迁都长安的风声之后,整个京师洛阳就像变了天似的,尤其是李儒直接下令封锁城门,强令所有的平民百姓在西凉大军的押送之下,一起迁都长安居住。
那些不长眼的,不愿意的平民百姓,西凉大军也没怎么劝,而是直接杀了,毕竟总会有人怕死,不敢与西凉大军作对,从而只能听之顺之,迁到长安居住的普通百姓,西凉大军办事从来都不讲究你情我愿,不听话的百姓杀了就杀了。
至于那些世家望族,西凉大军对他们的待遇就要好得多,若是愿意继续辅助董卓,迁往长安的,那就收拾好,随着西凉大军自行上路,若是不愿意的,西凉大军直接就留守在京师洛的这些地头蛇给满门抄家,青壮皆杀,财富全没,至少女眷属更是大肆瓜分。
京师洛阳一下子就闹得沸沸扬扬,怨声载道,人人都苦不堪言,却又无力反抗,只能期待有人能站出来阻止董卓。
吕布本来事不关己,打算高高挂起,董卓再不好怎么也在丁原死了之后,收留了吕布,还让吕布掌军,吕布是知道得吃西凉大军这碗饭的,故而也睁着眼闭着眼,不过看西凉大军在洛阳大发横财,而自己的荆州大军只能窝在虎牢关为董卓镇守,吕布心中还是有些气不过的。
直到这天,居然有人前来拜访吕布,且来人官职不,却是三公之一的司徒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