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发展民生2
陈风眉头紧缩,明显是感觉到了压力。到底,并州还是太穷,要不然,这么多战略要地,也不会被袁氏一族轻易放弃。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囤积粮草,南边能够给我运来大量的稻米,还有其他物资。 我们在北方的屯田之地生产的粮食也有很多,但就怕遇到天灾啊,在天灾面前,凡夫俗子,都无能为力。 尤其是北方,我查阅了资料,也询问了些年长的百姓,这二十多年,除了冀州之外,北方地方长期遭受天灾影响。” “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防止北方遭受天灾? 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北方的气候确实要差点,人口学的密集。” 贾诩对这一块知道的不多,如果陈风不主动提起,他也不会这么早把思路转移到这一块。 “应该是冰河时期来临的前奏,由不得我不重视。” 陈风似乎在自言自语,很多时候,从他嘴里冒出来的话语,别人都很难理解。 “温度下降、蝗灾、干旱等等,这些都是致命的天灾,大汉朝之所以被黄巾军动摇了根基,关键还是粮食减产。 而粮食减产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天灾,冀州这些年能够成为例外,除了当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等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完备。 当初皇甫嵩执掌冀州的那些年,他号召当地百姓兴修水利设施,开挖河道,清除河底淤泥等等。 这家伙真是眼光独到啊,若非他的这些段,恐怕冀州就不是现在的这个冀州了。” “皇甫嵩确实了得,可惜,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主公是否从皇甫嵩的那些段中看出了什么? 他能做的,我们也可以做得到,而且,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贾诩虽未听懂陈风的全部意思,但是,有关于民生这一块,他还是理解的。 “就当是未雨绸缪,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在北方各地兴修水利设施,幽州、并州等地并不缺少河流湖泊,少的是如何将水源引到耕地和村庄的设施。 只要有足够的型蓄水库,即使冰河时期到来也不用太担心,同时,我们还要想办法开挖深井,改善耕种方式,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李儒加入这个圈子比较晚,所以对陈风的一些名字是晕头转向,他没参与这个话题,最主要还是因为听不懂。 “主公,何为冰河时期?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开挖深井的话如何将井水提上来?靠人力吗?怎么来改变耕种方式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一出来,陈风听了呵呵一笑,他没办法解释太多,只有让李儒亲身参与或者经历这些事情,他才能更好的去理解。 相比于其他地方,陈风治下的地盘粮食产量算是很高的了,利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算是农业的一大进步,其他诸侯现在还不知道用这招。 况且,陈风致力于研发新的农具和耕具,又通过各种段获得大量耕牛和驽马,在减轻普通百姓劳动强度的基础上,也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劳作激情。 在鼓励耕种的同时,陈风还降低了普通百姓的税收,即使遇到战事紧急,粮草短缺的时候,他也要用正常渠道从这些百姓上交易粮食。 这样的政策,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少见,当地百姓无不对陈风及陈风的军队感恩戴德。 “压榨平民百姓无异于杀鸡取卵,经商才是王道。” 陈风对发展民生并不精通,但是他知道怎么才能最快的积累财富。 “走南闯北,买卖东西,这样才能保证货币和商品的流通啊。想要赚钱,就不能不发展商业。 文和,我记得你跟我提过战国时期的齐国最擅长经商是,甚至最牛的时候,将其他国家的财富都弄到了自己上。 嘿嘿,老祖宗已经证明了这些观点跟措施啊。” “确实如此,但是,齐国最终还是亡国了。”李儒不解的问道:“相传当时天下的财富有七成以上在齐国,这绝对是很恐怖的。 不过,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齐国很快沦为配角,这难道不是因为齐国重视商业,轻视农业的结果吗?而且,积累了如此之多的财富,其他强国岂能不眼红。” “所以嘛,我们还得加强农业建设,加强军队的战斗力。这就好比是三匹马拉车,一匹跑的快,另外两匹跛腿了,这马车肯定要翻的。 罢了,这件事情你们肯定比我更清楚,我就不卖弄了,先并州的事情。 在并州一块成立牲畜和皮货贸易点,接纳那些草原上的部落来并州北部贸易,保证他们的利润。 嗯,对了,并州北方的煤矿,这件事情只能交给最亲信的部下负责。我军现如今能够在军备上超越其他诸侯,这煤矿可是主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 “那北方胡人呢?匈奴人南下该怎么办?”李儒对胡人的性情比较了解,所以有此一问。 “放心,嘿嘿,冬天到了,劫掠的季节开始了,今年是轮到俊义和子勇了。” 就在陈风三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并州北部草原上,张合与张绣各自率领五千汉军精锐和一万仆从军在草原上巡逻。 往年胡人南下的季节,现如今成了汉人北上劫掠的时候。张合与张绣两人,一个朝北,一个朝西北,同时还联络了草原上关系最好的部落一起出动。 那些往年南下最频繁的匈奴和鲜卑部落又要遭殃了,冬天,本来就是最难熬的时光。 现如今,他们除了面对苍天的摧残之外,还得应付南方来的骑兵的劫掠。 “世事无常啊,想不到我张绣还能过的这么滋润。”大帐内,张绣感叹自己的人生变化太大:“来,蒙将军,我们再饮一樽。” “张将军太客气了,我敬你,预祝我们接下来合作更愉快。” “没问题,不过你得教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怎么驯养雄鹰。” “事一桩,包在我身上,哈哈哈。” 这世道,没有几个人会讲仁义道德,大家看重的都是利益。 陈风与草原上的一些部落关系很好,好到大家的利益已经是息息相关的地步,所以,这些部落都愿意跟陈风一直合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