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新闻
孙伏伽,一个在历史上算是留下姓名的人物了。
虽然很多人对他不熟悉,但是有一点必须要的是,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据可查的科举状元郎。
是的,自从隋朝创立科举以来,一直到唐初这段时间,孙伏伽是唯一一个留下名字的人。
所以从另一方面来,孙伏伽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萧律看着眼前的孙伏伽,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恐怕都不是什么善茬儿。
“孙正卿,不知这位身居何职?为何定要阻挠我们击鼓鸣冤?”
萧律并没有将他的目的出来,而是先将目光转向了刚才那个胖官员。
此刻这个胖官员满头大汗,孙伏伽这个人他是知道的,眼力不容一粒沙子。
李世民有问题,他都敢直接上书进谏,更何况是一个的官员?
孙伏伽轻轻瞥了一眼这个胖官员,然后又将目光看向了萧律。
“此乃我大理寺寺丞夏阳,他的事老夫自会处理,若你有冤,便跟随老夫入内!”
完,孙伏伽转过身,抬腿就要往里面走。
“孙正卿,这件事”胖官员夏阳还要继续什么
“好了,夏寺丞,这件事本不该你插,所以你就安静等待结果吧。”
“你跟哪位走得近,这与我毫无关系,但是这里是大理寺,老夫是大理寺正卿,所以老夫的话,应该比任何人都有用!”
孙伏伽转过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夏阳,眼神如刀。
夏阳不敢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萧律带着老李头走进了大理寺,但是他却毫无办法。
终究,还是让萧律闯过层层关卡,走进了大理寺!
“下站何人?”
“司农寺七品主簿萧律。”
“萧主簿,你可知这登闻鼓不得随意敲响,若有敲响,必然有要事!”
“这我自然知道,若无冤屈,没有人愿意来这大理寺,敲响登闻鼓。”
“好!那你便你的冤屈!你要状告何人?”
“状告当朝太子!”
登闻鼓的敲响,代表的并不只是有人伸冤,这代表着贞观十一年来,又出现了一件大案要案。
其实如果真的论起来,这种案子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大案,甚至放在其他官员身上,也不过是一起欺压百姓的案例罢了。
但就是因为这件事事关太子,所以才给这件事添加了一丝不同的意义。
坐在太极宫里的李世民,此刻正微闭着眼睛,面前正是他曾经最为得意的一个儿子。
此刻,李承乾的双眼通红,偶尔传出两声啜泣,像极了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承乾,朕曾经过一句话,想必你应该知道。”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一次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朕非常欣慰,至少你有承认错误的胆子,但是没有让朕看不起你。”
“若是你晚一步来”
李世民没有继续下去,微闭着的眼睛睁开,看着眼前的李承乾。
不知道为何,看着李承乾哭泣的样子,李世民心中柔软的地方,感觉被戳了一下。
忽然间,李世民想起了长孙皇后临死之前,对李世民过的话
“父皇,儿臣知错了,这件事孩儿受人蛊惑,竟然犯下如此大错,儿臣真的无颜面对父皇。”
“请父皇下旨,惩罚儿臣吧!”
李承乾傻吗?其实他一点都不傻!
现在的惩罚不是处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千差万别!
惩罚更多的意思,是父亲对儿子的错误进行惩罚,罚的也不会太严重,只是起到警示的作用。
而处罚则更像是皇帝对太子,这其中的意义,可真的差的太多了。
只不过,李承乾终究还是算错了一步
“嗯你的态度,朕已经知晓了,若不是你来主动承认错误,朕一定要严惩你的。”
“但是现在,朕决定”
李世民的话还没有完,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敲门声有些急促,感觉像是有什么急事一般,李世民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他之前过,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不准打扰他们,但是现在既然敲响了门,恐怕真的有什么要事。
对于重要的事情,李世民还是要重视一下的。
“进来。”看到李承乾擦干了泪水,李世民这才淡淡的道。
只见一个内侍推开门走了进来,脚步略显慌张。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李世民稍稍有些不满。
“请陛下赎罪。”这个内侍连忙行礼。
“行了,到底有什么事?让你这么慌张?”李世民挥了挥,有些不耐烦。
“启禀陛下,大理寺外有人敲响了登闻鼓,是要要”
到这里,这个内侍忍不住降低了声音,话的也有些磕磕绊绊。
“!有人敲响登闻鼓,他要做什么?”
听到“登闻鼓”这三个字,李世民的眼睛里立刻射出了一道精光。他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他登基十几年来,没有人去敲响那登闻鼓。
这代表着他的统治高枕无忧,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他的成就!
但是如今,竟然有人敲响这登闻鼓,这让李世民有些无法接受!
“他要状告太子殿下”内侍稍稍有些害怕!
“他想做什么?”李世民一下子从皇位上站了起来。
“启启禀陛下,他要状告太子殿下”
不得已,内侍又将这句话给李世民重复了一遍。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其挂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的心中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愤怒
“他自称是司农寺的七品主簿萧律他还带着一个身上不少伤痕的老人,他们一起进了大理寺。”内侍赶紧禀报道。
听完这句话,李承乾的脸都白了,他做了这么多,就是要将这件事的影响降低,但是谁能想到,萧律竟然真的去大理寺告状了!
甚至,他还敲响了登闻鼓!
“父皇”李承乾刚想什么,便被李世民伸给阻止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朕也是这个意思”
“将李长忠找来,朕有要事让他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