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A+A-

    王城以东偏北,

    一百八十里。

    “报!情况已经查明!”

    “到底出什么事了?”

    那是自己带着拓跋缺的三成人马回驰王城的魏玄冲。

    他在途径盛乐的时候感到了明显的不对劲。

    因而,便派人去探。

    可那名探子却是不敢出实情。

    他只是……只是双手颤抖着,将那份来自于王城的诏书呈给了魏玄冲。

    魏玄冲只不过是看了诏书上的第一行字,便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险些要摔下马来。

    “魏先生!魏先生!”

    周围的人连忙上前扶住他。

    待到魏玄冲稍稍喘过几口气之后,他便道:“这是假的。尔等切不可听信!”

    所以,诏书是假的吗?

    上面的玺印以及凤印是假的吗?

    太子妃……是假的吗?

    还是,只有上头的,“子楚太子之妃已然生擒拓跋缺所树傀儡,也剪除了其在王城内的党羽”,可能是假的?

    这些问题在周围许多人的心里响了一遍又一遍,却是无人敢当面问一问这位年纪不大,却是已然足智多谋的魏先生。

    同样地,魏玄冲也没法在此时向身边的这些人问上一句:子楚太子之妃,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只是留下了那句话,告诉身边人这是假的。

    而后,他便回到了供他憩的简易帐篷里,沉思起来。

    他拿起纸和笔,用商言给拓跋缺写下计策。

    “莫向西,莫回头。向东接女王,挥师南下尤可期。”

    他一边写下短短几句的话语,一边喝着酒囊里的烈酒。

    很快,酒囊便被他喝得一滴都不剩了。

    “有朝一日取神都,则可自南定北都。”

    魏玄冲将这张纸折了一下,又一下。

    待到它能被轻松塞进酒囊后,便又用油纸将其包裹起来,把它塞入喝干了的酒囊之中。

    在做完这些之后,他便唤来亲信。

    将那自王城而来的诏书以及酒囊交给对方。

    魏玄冲:“你且挑出一个两百人的队,向东去追摄政大将军。”

    “是!”

    魏玄冲:“见到大将军之后,便把这封诏书交给他。就……上头的玺印与凤印都是真的。宫城恐已被人拿下。玄冲……且率军去王城解围,还请将军稍安勿躁,等上几天。

    “若是十日之内收不到我的消息,就让他别再回来了。你给他呈上这个这个酒囊。该如何做,我已给他写好了。至于他愿不愿听,便是他的事了。

    “你就告诉他——玄冲给他的最后忠告,便是希望他能好自为之,别再一意孤行了。”

    王城,

    宫城正殿。

    已经重新修葺过了的这间殿堂可称得上是金碧辉煌。

    可赵灵微的身上依旧穿着那套战甲。

    她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提醒别人——不可松懈,你们还需继续警戒。

    先前俞松谋告诉她,仗时切不可一次就把所有的人马都押上。

    因而赵灵微便把手上本就不多的人手分为了这会儿的主战队伍,以及后续的支援队伍。

    她的千鹘卫于殿内和殿外守着她。

    向天鸽则继续替她整理起了各类的地理志,以及那些记录了魏国与他国来使之间交往的书册。

    看起来,他们已经在为太子殿下的归来,以及对于魏国土地的进一步收复做起了准备。

    但这会儿到底还不能称得上是局势已定。

    于是负责指挥后续支援部队的达奚嵘与韩云归此时就站在正殿的中央。

    他们正在看着从太子的寝宫搬来的沙盘。

    盯着它,也琢磨着这两日内还有谁可能会到王城来。

    两人还时不时地用手指指这里和那里,再在沙盘上比出一个路线,以此来进行无声的交流。

    至于公主殿下,她则正看着那些已然被整理好了的,讲述魏国地理的书册与图册。

    只是她的眼睛虽看着书册,心思却是有一大半都放在了那些细微的声响上。

    她在听着从城外隐约传来的厮杀声。

    以及那可能在任何时候响起的,告诉她此战结果如何的战鼓声。

    “咚!”的一声从远处传来。

    那让赵灵微在一瞬之间坐直了身体。

    伴随着那一连串的鼓声,公主殿下又感受了一把那头皮发麻的感觉。

    而当她听清那是在告诉她此战已胜的鼓声时,她便激动地站起身来,甚至差点要把手上握着的那卷书册给甩飞出去。

    在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份失态后,公主殿下连忙稳了稳自己的气息,且还把那卷书册握于手中。

    然她却还是抑制不住地把那卷书握再手中,越卷越紧。

    “方才那阵鼓声,不是已退敌,而是……此战已胜?”

    赵灵微的这句话是用商言出的。

    因而,在韩云归点头时,达奚嵘只得疑惑地看向那头的向正使。

    那阵鼓声也便是在此时再次响起。

    韩云归:“恭喜殿下。攻城主将已经败亡。如此便能视为,此战已胜。”

    赵灵微沉沉地呼了一口气,并点着头向殿外走去。

    公主殿下有些掩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

    她的眼睛亮得很,甚至连两侧的脸颊上都带上了些许的红。

    年纪还不大的赵灵微想要学一学史书上的那些帝王们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

    可转念又一想,却又想到自己的奶奶似乎经常是喜怒形于色的。

    所谓的喜怒不形于色,只在慈圣皇帝需要如此的时候,才会出现。

    于是她便也不掩饰自己脸上的笑意,带着些许的喘走向殿外。

    等待着立下了战功的将军来到殿前。

    她本以为自己需要等上好一会儿的。

    可没曾想,她却是已然看到了远端正骑着马而来的那人。

    见此情形,韩云归很快便道:“公主,豹骑将军暂离城楼。云归……且去换防。”

    公主向他点了点头,而后韩云归便朝着已然下了马的俞松谋走了过去。

    他们对彼此点了点头,并错身而去。

    俞松谋是带着一个木盒子来的。

    赵灵微想也不用想,便能知道那里头装的肯定是攻城主将的首级。

    可了这么一仗的豹骑将军,他的脸上却未有被溅到的血。

    即便提着那样的一个木盒子,也不会让赵灵微有想要后退那么一两步的冲动。

    他似乎是在过来见赵灵微之前还稍稍整理了自己一番,让公主殿下不至于会被那份血腥气给冲撞到。

    看着这般的俞松谋,赵灵微刚要开口些什么,就见对方已然恭敬地跪在了自己的身前。

    “松谋见过公主殿下。此战,末将不辱使命,已斩下拓跋缺麾下宠将的首级。”

    “善。”

    赵灵微眼含笑意地了这个字,而后就立刻扶了一把对方的胳膊。

    “将军快请起。”

    完这句场面话,赵灵微才换了个口吻,问道:“怎来得这么快?我刚听到鼓声就出来了。”

    俞松谋:“这会儿的天还凉。松谋不想公主在外守太久。故而,特意算了时间,让孙昭在我快要到公主跟前的时候,再行击鼓。”

    是了是了。

    俞松谋的,是前天的事。

    那会儿他们接连遭遇了好几股忠于拓跋缺的势力来犯。

    每次退敌,俞松谋都会尽忠职守地命人击鼓。

    这就让赵灵微一听鼓声就往外走。

    到了后来,就着凉了,险些生病。

    好在赵灵微原本就底子好,在喝了好几碗姜汤,又发了汗之后,便好了。

    那之后,俞松谋便与她约定——若是只听到退敌的鼓声,便别再出来了。

    豹骑将军当时的原话是:“不过击退千人尔,竟也值得公主这般守望?”

    然这次不同。

    他抓住了时机,在统领了数股部队的拓跋缺之宠将以为他会只是躲在城墙里的时候,迅然出击,并取下其首级。

    他知赵灵微一定会到殿外来看看。

    因而便让孙昭迟些再击鼓,也教公主殿下不必焦急地苦等太久。

    作为赵灵微这边最能的一名将军,俞松谋确能在卸下了浓重的血腥气之后再来见公主。

    然而连日来的守城之战,却是已让他的脸上出现了些许的疲惫之意。

    他在赵灵微带着笑意看了他好一会儿后,开口道:“松谋有事想要与公主单独商议。”

    只是看着豹骑将军脸上的犹豫之色,赵灵微便仿佛能猜到他想要的是什么。

    这几日来,原本就跟在赵灵微身边的这些人,心中是越来越轻松的。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等着什么。

    可俞松谋不知道。

    因而,他即便了胜仗,也高兴不起来。

    时间拖得越久,他便也越是焦急。

    赵灵微其实在更早些的时候就想同他坦白了。

    然而眼前的这人,尽管是在她刚从公主被降为皇嗣之女的时候就已与她相识,却还是这么恪守君臣之礼。

    甚至……他还因为现在的形势特殊,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要对赵灵微更为尊之敬之。

    他想要以身作则,让所有人都如此对待公主。

    于是……赵灵微也只好端着,根本找不到机会来这些。

    但是这会儿的俞松谋终于焦急地请求了一个与赵灵微单独话的机会。

    在正殿的偏殿中,豹骑将军终于问道:“灵微,你究竟在等什么?”

    如此直入主题,让赵灵微猛一个吸气。

    俞松谋又道:“是,我知这次的时机真的很好。但能供我们使用的人马实在太少。此时从大商调兵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赵灵微:“我、我们可以等忠于太子的人来这里。”

    豹骑将军叹了一口气。

    他看向公主的眼神里,有了罕见的不赞同。

    俞松谋:“那就真的是骑虎难下了。哪怕一时应付了过去,之后也会后患无穷。”

    俞松谋又道:“不如灵微直接告诉我,你想要的是什么?若是我能为你达成的,我必竭尽全力。但此事若实在是无法达成,我便……现在就替你想起办法来。”

    这人待她,实在是毫无保留。

    以至于……这会儿的赵灵微直接鼻子一酸,就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了。

    赵灵微:“其实……其实我之前和达奚将军一起,想出了条计策。”

    俞松谋:“灵微莫急,我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

    闻言,赵灵微不禁嘟哝起来:“那也就是现在没有。”

    但她的声音太轻了,让俞松谋只是疑惑地看向她。

    赵灵微又是起精神,道:“我们想要找一个……和子楚太子身量相似的人,他就是魏太子。反正,子楚太子平时也总以面具示人。”

    俞松谋认真地思考起来。

    片刻后,他便道:“但他的身边亲信,总该有一些是见过他的。”

    赵灵微:“那我就,威逼之,利诱之。实在不行……就、就把那人推出去,是他骗了我!”

    在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赵灵微简直破罐子破摔了。

    她还把该对着自己的脾气,全都放到了那句话里去了。

    听到这里,豹骑将军似乎就明白了些许了。

    他问:“公主可是已然物色到了合适的人了?且此人这会儿应当已在赶来王城的路上了?”

    赵灵微仿佛低头认错一般,点了点头。

    见松谋又思索了起来,她便努力鼓起勇气道:“但我的这条计策,像是成了,也像……像是呲了。”

    俞松谋:“此话怎讲?”

    赵灵微:“我找的那人……那人他……他……他……”

    在到了关键之处时,赵灵微“他”了三次都鼓不起那最后的勇气,也没能一口气出“他就是子楚太子本尊”这句话。

    得,这就三而竭了。

    见俞松谋也还在那里看着自己,也等待着自己,赵灵微简直想在这座偏殿里转上三百圈。

    赵灵微:“我、我太对不住你了。我……我不出来。我要……要用笔给你写出来!”

    然而赵灵微话音刚落,南边的城墙上就又响起了鼓声。

    但那鼓声甚是奇异。

    那并非俞松谋先前已经熟悉了的,“有敌袭”、或是“有援军至”。

    这道节律虽很长,却也不是“已退敌”及“敌军已败”。

    这串鼓声听起来,倒更像是先前他在率兵逼近朔方郡时所听到的。

    所以,在朔方郡的时候,这样的鼓声响起意味着什么?

    ——豹骑将军将至。

    可现在豹骑将军就和公主在这偏殿里密谈呢!

    孙昭如此击鼓,这南边来的,还能是谁?

    自然是她家夫君,拓跋子楚了!

    想到这里,赵灵微脸色大变,慌张得几乎要用手捂住嘴了。

    俞松谋明白这鼓声有异样,却未有往这个方向想。

    甚至,他看到赵灵微露出如此惊慌之色,还安抚道:“莫怕,我这就去南城楼一探究竟。”

    赵灵微:怕的就是你去一探究竟,好吗!

    赵灵微心下急得厉害,竟开口就是一句:“不,你且在这里等着,我去!”

    等、等等。

    我让松谋留下,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