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秦之王
外面闹得血雨腥风,可是单律臣却只是稳坐在家中,闭目养神。
“公子,外面热闹了,公子凯与太子不出您所料,已经刀兵相向了。”五谷冲进门来,对单律臣喜道。
单律臣不紧不慢的点了点头,道:“嗯,我们来楚,距今有多久了?”
“回公子,算起来已经有二十日了。”
二十日?“我们是该回去了,离开家乡久了,还有点想家了。”
五谷不解:“公子,我们不等陌将军了?”
“楚国已经动乱不堪,朝政乱作一团,毫无招架之力,你认为她留在这里,能起到什么作用?”
“可是,可是她现在是楚国的将军呀?”一旦外敌入侵,还是得她去保家卫国。
“楚国两位公子只知内忧,如何还理外患?她现在已经成为了两位公子中的玩物,若不将她强行迁出,怕是她势必会成为后宫纷争的一枚炮灰。”
单律臣将中的折扇一收,道:“天下之势,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秦早晚是要统一六国的,有我将李起在,她这个将军,有名无实而已。”
看了看窗外,单律臣道:“准备车马,在这屋中的仆从中挑两位与你我身高相似之人,换上你我二人的衣物,只等到了明日寅时,门外那暗哨换了,我们便乔装打扮,出城而去。”
“暗哨?”
五谷愣然:“这外面,哪里有暗哨?”
单律臣用扇子狠狠打了五谷的头一下,怒道:“笨蛋,你在这里二十日了,还不知有暗哨之事?公子凯心颇深,难不成你当真以为他会惦记着我与他当日的交情?他是忌惮我,怕我计谋太多,恐在这次夺位计划中对他有所行动,才将你我软禁在此,这外面的暗哨每四个时辰一换,暗哨更换之时,正是我们离开的最好时。”
五谷不由得赞叹:“公子的心思,这般缜密,果然是无人能及呀。”
跟着这样一个主子,五谷明显感觉智商不够用。
可是,真就这样不告而别吗?
单律臣略一沉思,然后拿起笔墨来,扬扬洒洒的写了一封信,他坚信,只要有了这封信,陌浅白一定会和自己回秦的。
出城时,只见城门已经没了什么人守卫,所有的兵将都被调到了宫内的内斗之中,单律臣一个劲摇头,“此时的大楚,已如一只鸡卵,外敌随意触碰,根本就没有任何防护之力。”
五谷也跟着叹息道:“自古历史便是如此,朝中动乱,只会让国之不国,民不聊生。”
“此等国家,我若不灭,怕是也不会存久矣。”
既然决定离开,那么这里的琐事单律臣也不想再管,与五谷一起借着人流离开城中,一路朝秦国而行。
一路上风餐露宿,歇人不歇马,只朝着大秦而去,大概也就三四日的行程,就已经到了秦国首都。
如今的楚国四处都透着压抑之气,因为宫中争斗,而闹得人人自危,连百姓都不敢出门,生怕受了连累。而来到大秦,却国秦民安,人们男耦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秦不强,则毫无天理。
单律臣骑在马上,默默的欣赏着这一切,想起这几日的经历,他不禁感触颇多。
听闻孙儿回来了,秦王乐得不行,连忙叫人传唤了来,可怜的单律臣还没有来得及洗去一身尘土,就跟着公公来见秦王。
“见过王祖父。”
“政儿,快过来,让寡人看看。”秦王爱怜不已。
“你与那楚国本有那么多仇怨,如何这次又跑到那里待了这么久?”
单律臣笑道:“此去大楚,本是为了那赵国的和氏璧,没想到,却见到大楚双子夺位,闹得血雨腥风,看来大楚的时间,也是不多了。”
秦王连连点头:“寡人也似曾听,南楚如今风雨飘摇,故此寡人才担心,孙儿你心扯入那场争斗中去。”
“王祖父放心,孙儿自有分寸。”
秦王叹道:“大楚的这场风波,也算是给寡人一个提醒,如今七国鼎立,如果内部不安,哪怕曾经强大无比,也自然会被外敌入侵,夏桀拥有大禹赐予的第一王朝,百年固期治,却不及外敌入侵时的民众阵前倒戈,寡人也算是想明白了,这江山,终是要交由你这种有勇有谋之人,寡人决定,寻个黄道吉日,将这王位,就传了你吧。”
单律臣没想到秦王会有此意,不由得受宠若惊:“王祖父,万万不可呀。”
“有何不可?”
“秦史百年,这王位,只可在您老仙逝之后,才能传承,孙儿,孙儿只盼王祖父能长命百岁,怎敢行如此不忠不孝之事?”
秦王哈哈大笑:“孙儿呀,你可知,若是寡人百年之后,也如楚王一般,躺在棺材里,对外事毫无所知,任其不孝子闹得满城风雨?”
单律臣沉默了,一个人如果总是权利欲太望,清醒时不肯放,又不留下遗嘱,那么一旦有意外来临时,所有的事情,就都会进入失控状态。
有些事情提前看到了,便似乎能想像到自己的那一天。
秦王长叹一声,道:“寡人已经决定了,待由史官选了黄道吉日,再着人布置,你这几日,就不要再往外跑了,安心在家习养治国之道,与群臣多做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
“孙儿知道了。”
刚刚从楚国回来,便接到这个惊喜,单律臣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
恍惚的回到自己的寝宫,吩咐人备了洗澡水,单律臣整个人都躺在浴池时,水雾升腾,他大脑一片混乱。
曾经的他,虽然是运筹为幄,但其实不过是些算计别人的心思,若是对方不贪,不嗔,自不会陷入他的圈套里,如今却要让他变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是要为大局着想。天下之势,并非是一些伎俩就能撑得起的,王祖父用其一生之力,才将偏远的秦国治理的这般发达,若是自己一味的只凭些伎俩,固然得到了利益,却难免伤了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