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066章 马蹄糕

A+A-

    第066章马蹄糕(一更)

    从圣水寺折回时已近黄昏,秋意渐浓,落霞在轻尘中轻舞。苏锦单托腮,肘抵在马车窗户处,看着远处的落霞发呆。

    好事成双,莫非真会是柏苏和柏锦?

    她也意外为何会对这两个名字如此记忆犹新,但莫名的,嘴角浅浅勾起一轮笑意。

    看向柏炎时,只见柏炎眉间微锁,目光空望着车窗外出神。

    似是从先前上马车起,柏炎便没怎么话。

    方才在寺庙中一道求签,解签时柏炎既未所求之事,也未给旁人看过签文,应是原本就只是陪她一道,并未放心上去。

    眼下,柏炎望着窗外出神,一路似是都在想旁的事情。

    苏锦未扰。

    下马车的时候,柏炎扶她,眸间歉意,“方才走神了。”

    苏锦眸间浅浅笑意,“不妨事,我也正好在想柏苏和柏锦”

    柏炎嘴角勾了勾。

    好事成双,应是指一双子女,正好能凑成一个“好”字。

    这签文解得,应是龙凤胎。

    所以苏锦才会提起“柏苏”和“柏锦”,只是从她口中提及“柏苏”和“柏锦”两个名字,他心底似是都顷刻融化了去。

    攥紧她的,眸含笑意往府中走去。

    “你信吗?”苏锦在他身侧轻声问。

    他不假思索,也不置可否,“只要是我们两人的孩子,怎样都好。”

    苏锦眉间浅浅勾勒。

    回府的路上,苑中各处都已开始掌灯。

    华灯初上,初秋的夜里多了几分温馨与暖意。

    也不知是否在家中的缘故,时日都过得飞快。

    此次回京,不会在平城留太长时日,许是只会留五日,但似是一晃一处便是一日,每一日都过得极快。

    前一日在圣水寺点灯,后一日便在苑中陪老夫人摸叶子牌。

    柏炎在军中的时日多,许老夫人也不怎么喜欢在府中摸叶子牌,柏炎见过为数不多的几次也都是在宫中,大抵也是瞥了几眼。

    但柏远却是熟稔得很。

    不仅牌技好,还能记牌,心中也计算得精明,常常是旁人还在犹疑这牌要不要的时候,他便笑眯眯道,三哥你别要了,你要了就得扔掉四万,我胡四万

    柏炎瞥目看他。

    还是扔了四万给他。

    柏远笑不打一处来,“胡了,三哥,五番!!”

    柏炎目光清冽看向他。

    柏远是全然没有觉察。

    但柏远这胡牌也是分人的。

    一面胡着柏炎的牌,一面倒是马不停蹄给老夫人和宴夫人放牌,不仅放牌,口中还会着好听的话,哄得老夫人和宴夫人很是欢喜,也不时会点炮,但点的都是一两番的炮,胡柏炎的都是四五番的好牌。

    老夫人和宴夫人面前,柏炎自是谦恭笑笑。

    只是瞥向柏远时,眼刀横掠。

    柏远终是借到这枚眼刀,忽得反应过来他竟然应了三哥这么多钱!

    三哥自然不缺钱,但要面子得狠。

    尤其是在老夫人和宴夫人面前,他将三哥赢得只有把把掏钱的份!

    天杀的,他这赢得是钱,要的是命啊。

    遂后半场柏远铆足了劲儿给柏炎放牌,点炮,就是自己上了听柏炎打中了他也不敢胡,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吞,终于,好容易将柏炎的“面子”给安稳放回去了。但柏炎气似是在他的放水下越来越好,越好越旺,他不仅将先前赢得都输了出去,还把自己多的都给倒搭了进去。

    柏远可怜把把看向柏炎,柏炎好似不察一般。

    心底却忍俊。

    这大半日的叶子牌,由得柏远这个活宝在,摸得极其有趣,也哄得老夫人很是开心。

    临近晌午,柏炎起身,去看看苏锦那边,让老夫人和宴夫人,柏远先摸着牌,他稍后再回来。

    老夫人笑着应声。

    苏锦今日早些便同周妈妈在一处,周妈妈厨艺很好,苏锦自幼就喜欢。

    今日在祖母苑中摸叶子牌,人也够,苏锦便找妈妈学做几个菜。

    柏炎笑笑。

    老夫人和宴夫人也都应好。

    眼下,苏锦便一直同周妈妈在一处,还未回过外阁间中。

    时值九月,平城气候已近凉爽。

    但厨房内生着火的缘故,还是隐隐有些闷热。

    周妈妈早前问她想学什么,她笑了笑,糖醋鱼,马蹄糕。

    周妈妈的糖醋鱼惯来是一绝,苏锦自幼就喜欢。

    但马蹄糕?

    苏锦没有应声,只是低眸自顾笑了笑。

    周妈妈忽得会意,唇畔便轻轻牵了牵,“姐对侯爷有心了。”

    “我是听人他喜欢”苏锦眸间微赧。

    周妈妈知晓她害羞了,遂也不多问,只让厨房里干活的粗使丫鬟去备些做马蹄糕的材料。

    苏锦记得时候周妈妈蒸过几次马蹄糕,她嫌有些腻,不怎么爱吃,但运良喜欢,后来运良也不怎么爱吃了,周妈妈在家中便也没怎么做了。

    眼下,来不及用新鲜的荸荠剁碎熬制成粉,丫鬟便寻了现成的荸荠粉来。

    周妈妈耐心得同她着熬制的步骤,火候,搅拌和放置的时间,下锅的先后顺序等,苏锦亦听得认真。

    一面学,一面做,现学现做了第一锅。

    火候不是很好,有些稀松。

    第二锅的时候,又有些腻了去,少了入口即化的润滑感。

    等柏炎来得时候,已是蒸到第三锅上。

    柏炎远远驻足,双环臂靠在长廊一侧,见她与周妈妈一道着话,不时动了动中的器皿,又掀开蒸锅里看看,眉目间都是笑意。

    半敞开的厨房里,炊烟袅袅,她的侧颜隐在这道烟火气息中,剪影出一抹温婉的蕙质兰心,轻颦浅笑里,又勾勒出一抹秾绸艳丽,明媚而动人心魄

    他目光久久未曾从她身上离开。

    他眉间微拢,记得昨日祖母同他起的话。

    ——“当初你母亲遣人来要过阿锦的生辰八字,你四哥当时便想过,可是你母亲生了撮合你和阿锦的心思?你四哥一直都很喜欢你,但苏家和平阳侯府门第相差甚远,久在官场浸淫,平阳侯府要娶的也应当是侯府的助力。你四哥同我商议,不想阿锦日后嫁入侯门,只希望她能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低嫁稍许也无妨,只要阿锦日后过得顺遂如意”

    ——“你四哥在想要如何回绝你母亲时,柳家老太爷正好上门给柳致远提亲。你四哥早前见过柳致远,为人傲气了些,却有才学,在远洲这一辈中有名气,你四哥对他印象很深。柳家早前曾是璎珞世家,没落之后,门第算不得太好,也算不得太差,与苏家也算登对,当下又是柳家老太爷亲自登门求得亲,保证日后会待阿锦如亲生女儿,你四哥便动了心,我也动了心,以柳致远的造诣,日后若是能在朝中一步一个积累,前程可观,阿锦若与柳致远年少时相护扶持,日后的柳致远也能与她相敬如宾”

    ——“后来你母亲亦回信,早前要阿锦的生辰八字,是想同你四哥商议柏苏两家辈分的事,柏家同苏家早前的辈分排得有些乱,同辈间年龄差得有些远,譬如你四哥便要长你十余岁,久而久之,走动一少日后两家难免渐渐生分了,不如重新排个辈分,两家的亲厚还在,日后同辈之间还能相互照应,所以,她早前要阿锦的生辰八字是想让你认阿锦做妹妹,重新将这辈分排了,你四哥当时便应了,这也才有了你四哥后来让你多照顾阿锦”

    ——“后来柳致远能入春闱,便也是你四哥当时托你母亲使的关系,此事前后的阴差阳错,来许是你也不信。当初阿锦非还有人在山里,哭着让你四哥带人去寻,你四哥也带了人去寻,只是寻了许久都未寻到,也有军中的人,此时还未寻到,只怕是被凶兽吃了,阿锦听了,便有一整日坐在屋中不怎么话,我同你四哥都很担心。后来那一阵子过了,她整个人似是也都冷清了,也没再动过她那张弓箭。再后来,你四哥同她起与柳家定亲的事,她也只应了个好字”

    ——“阿锦嫁去柳家三年,她是孝敬公婆,照顾弟妹,无一不好,为人处世也让人挑不出错来,却唯独少了对柳致远的心思。你若不,我也不曾会知晓,你们两人一处,她心思多赋予你身上,只是到后来她以为你死了,念想便也空了”

    “柏炎?”远处,苏锦目光正好瞥到他。

    只见他倚在长廊一侧,不知环臂看了她多久?

    他收了思绪,缓步上前,“过来看看你,做得什么?”

    周妈妈正好从蒸笼里端了马蹄糕出来,他目光微滞,“马蹄糕?”

    “尝尝?”她伸了筷子夹了一块,轻轻吹了吹,放入他口中,“柏远你喜欢的。”

    他微楞,低了低眼眸,良久,没有话。

    她有心了。

    他再瞥目时,眸间罕见氤氲,“很好吃。”

    他已经许久未吃到的味道,时候娘亲做给他吃的味道

    “阿锦,我很喜欢。”他少有如此。

    周妈妈福了福身,出了厨房去。

    “怎么了,柏炎?”苏锦错愕。

    他俯身拥她。

    ******

    翌日,苏锦领了柏炎和柏远逛平城。

    柏炎早前就来过平城,苏锦大多时候是在同柏远起平城中的见闻趣事,柏炎补充。

    临近晌午,正好行至云墨坊门口。

    云墨坊是京中有名的成衣店,在平城亦有分铺,艺很好。

    眼下还有一月才到京中,天气已然入秋,路上做衣裳不如平城方便,正好今日要逛平城,便没有邀了店家到家中。

    见了云墨坊几个字,柏远便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三嫂,这个我来。”

    苏锦诧异看他。

    柏炎笑道,“是柏远外祖母的产业。”

    苏锦意外。

    “三嫂,走!”柏远扯了苏锦走在前方。

    柏炎正欲上前,身后,柏子涧唤了声,“侯爷。”

    柏炎驻足,回眸看向他。

    柏子涧跟他时间最近,柏子涧无事不会这般语气。

    “出什么事了?”柏炎眉头微拢。

    柏子涧上前,脸色微微有些沉,“安阳候世子下狱了”

    陆朝安?柏炎脸色微变,他几月前才在远洲见过!

    怎么会?

    “什么罪名?”柏炎眸色微凛。

    柏子涧低眉,“私通嫔妃”

    陆朝安怎么会私通嫔妃,这是往死罪上去的!

    “安阳候入京了吗?”

    柏子涧颔首,“是安阳候遣人送的消息,京中还未有风声。”

    柏炎沉声,“平城回京,一路换快马,最短多久?”

    柏子涧声音微哑,“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