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华夏图书馆-九流十家区
九流十家区,高阳君看着这里的书籍,心中感慨道,这都是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啊。
高阳君看向儒家分区,“儒”东汉许慎曾经在文解字中对“儒“这个字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家由东周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孔丘创立,儒家的思想核心为:仁、义、礼、智、信。然而孔子时期儒家的思想核心只有:“仁、义、礼”;到了孟子时期,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最后西汉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儒家的学派众多,而各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有相同点,但是具体细节大相径庭。
儒家书籍众多,最出名的著作恐怕就是“四书五经”了。“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四书”这个法。只有“五经”。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所以出现了“五经”的法。到唐朝时,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诗、书、易并称“九经”。到了几十年前东方唐文宗的时期,又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径”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儒家还讲究君子六艺,君子六艺指的是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乐:是六乐。射:是军事射箭技术五射。御:是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书:是书法,六书。数:是算数是计算,有九章算术。
而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其中荀子荀况很特别,他最有名的三个弟子李斯是法家的,韩非也是法家的,而西汉丞相北平侯张苍只能算是半个儒家。书籍真是齐全啊,还有拼音。高阳君哑然失笑,系统这次奖励得不错。
高阳君又看向道家分区,“道”文解字中对“道“这个字的解释是:“所行道也”而道家对道的解释是“道,自然也。”道家的起源和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一样,道家文化应该和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据夏朝的君主称之为“后”殷商的君王称为“帝”,夏商那个时代对鬼神无限崇拜,特别是殷商,君主以天干地支来命名。道家在东周春秋时期的陈国人李耳道德经问世时完全成型。
道家学派分为:老庄之学-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黄老之学-主张无所作为,而无所不为。杨朱之学-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
道家的书籍,华夏图书馆里有:有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的。道德经老子李耳撰写的,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庄子在战国中晚期流传、揉杂、附益,到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本已经失传,但是图书馆里的就是当时的本。还有诸如易传、列子、黄帝四经、抱朴子、黄帝阴符经和混元阳符经、老子黄庭经、太玄经、通玄真经等书籍。
“这怎么有一些是讲修仙养生的啊?”高阳君看着中的黄帝阴符经和混元阳符经郁闷的道,随即看向法家分区。
法家,没有具体的成立时间。根据汉书中的法“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理官,也就是所谓的法官和警察集合体。管仲和士匄算是法家的先驱者。到了战国时期经过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这群人的大力推动变法,逐渐成为了一个学派。而他们的学是因为韩非整理总结才流传下来。法家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著作有管子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庞杂,包括法、儒、道、阴阳、名、兵农的观点,这书是华夏先秦时期治国、平天下的明灯。韩非子重点的宣扬了韩非法、术、势三者结合的理论,是先秦时期法家理论的最高峰。还有商君书等等。
高阳君看着法家这些书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看法,儒家眼中只有天子和士大夫和儒生。道家眼中有百姓,但是主张百姓自由发展。法家眼中只有天子,当然偶尔也可以有一下百姓。
而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他们首领称“巨子”,有任侠风范又类似于涉黑组织。墨家弟子什么人都有,平民、游侠、刺客、学者都有。墨家可以是一个实用派,兼爱、非攻、节用、明鬼、天志。
阴阳家是一个研究阴阳五行的学派,他们把算数推演和阴阳五行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代表作为邹子。
杂家的祖师是吕不韦,杂家的主张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也就是取长补短。
名家就是一个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人。
农家,遵从神农为祖师,劝人耕地养殖桑蚕,这样就可以丰衣足食。后来由于儒家轻视商人,农民,所以汉朝中后期农家就迅速衰落了。
纵横家,鬼谷子所创。“纵横”即合纵连横之意,他们的主张也就是合纵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韩非子中过:“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高阳君其实心里是希望儒家教化万民,墨家研究实践军械,道家无为而治,法家立法,农家研发农作物,名家研究刑法,纵横家外交。杂家可以作为地方官员,阴阳家研究天文。这样的一个国家将会什么都有,而且在这西方没有所谓的打压学就算有她也会阻止。
高阳君把这想法告诉了图英和秦沐恩对他们:
“在我们隔壁的那诸国纷争不断,而南方那些国家也是互相征伐。这是一个大争之世,我们梅梅尔国要想在这世上立足,想要把华夏文化留在这,就要重新把这些学开启。百家供我所用”
“是啊,公主我支持你”图英同意道
而秦沐恩则是有些犹豫,左右思量了一下还是支持了高阳君的想法
“公主,服饰做好了,图英大人和秦沐恩大人的服饰也做好了。李大人谴我前来请诸位前去看一下衣服”一个侍女突然进来对着高阳君道
“哦?那好吧,我们走吧”高阳君他们即刻去找李学儒了
衣坊,高阳君看着这些衣服道:
“好好好,不错,不错,我很满意,发下去吧”
四天后,早晨六点左右,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好一个黄道吉日。登基大典就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