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郎逞凶
术士拱手道“很神奇。”
“有多神奇?”四郎很好奇。
大郎也想问, 话到嘴边心中忽然一动, 配合术士演下去,“此女在何处?把她找出来就知道有多神奇了。”
“在东方。”术士直起身往四周量一番,肯定道。
大郎笑了“祖父, 派人找找看?”
赶路枯燥,刘彻正觉得无趣,“行啊。”命几名禁卫随术士前去找人。
“祖父,我们先用饭?”大郎又。
刘彻微微颔首。禁卫把折叠椅和折射桌搬出来, 祖孙三人坐下。刘彻看着桌椅不禁感慨, “二郎做的这些东西真方便。”
以往不是在马车里用饭, 就是坐在地上,自从有了折叠椅和桌,携带方便,刘彻每次出宫都会带桌椅。四郎忍不住“阿兄做东西最厉害。”
“是呀。二郎很厉害。”刘彻道,“四郎,累吗?”
长途跋涉没有不累的,四郎却,“不累。祖父累吗?”
“吾啊, 年龄大了,很累。”刘彻道。
四郎“我们歇一会儿再赶路。”
“好, 歇一会儿。”刘彻对四郎的回答挺满意。
大郎把箸递到刘彻手中,漫不经心问,“祖父,随祖父过来的三名术士是哪儿的人啊?”
“问这个做什么?”刘彻不解。
大郎“我见有一个人对这边很熟。是不是赵地人?”
“你是想孙长在吧?”刘彻口中的孙长在正是对刘彻, 此地有奇女子的那个人。
大郎笑道“他是哪儿的人?”
“鲁地。”刘彻道。
大郎下意识往孙长在消失的方向看一眼,“泰山那边吗?”
“泰山附近,具体是哪儿的,吾一时想不起来了。”刘彻看向大郎,“孙长在怎么了?”
大郎“没事。孙儿好奇,还以为他是这边人呢。”
“吾记得他曾过,经过河间身上的财物丢了,有个好心人收留他两个月让他想法子筹钱。”刘彻道。
大郎“那他对这边熟悉很正常。不定当初他去长安就是走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
“大兄,饭菜要凉了。”四郎提醒他。
大郎夹一块烤肉,“吃着呢。离城还有几里路?”问站在一旁伺候的内侍。
“启禀代王,还有二十多里。”
大郎“祖父吃过饭上车歇一会儿,申时赶路,天黑也能到城里。”
“你安排吧。”大郎做事不如三郎稳重是同三郎比,同别人比,比他大七八岁的人也不如他稳妥,事情交给他,刘彻放心。
未时三刻,刘彻正在车里睡觉,孙长在回来了。
四郎刚醒,坐在马车里发呆,听到大郎问,“奇女子没找到?”四郎陡然清醒,掀开车帘就问,“没有?”
“有是有,但是在城里。”孙长在道。
大郎挑眉,“听你的意思你没见到人?”
“没见到。不过,附近百姓都城里有一位女子,天生双手握成拳状,十多岁了,双手依然不能伸开。”孙长在道,“下官考虑到皇上今日也要入城,到城里见也一样。就没好把那位良家女子掠来。”
刘彻年龄大,觉少。担心晚上睡不着,晌午不敢睡太久,隐隐听到话声,刘彻坐起来,揉揉眼角,“大郎,出发吧。吾对此女甚是好奇。”
刘彻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大郎很清楚这点,直接吩咐众人收拾行囊启程。
提前启程,还未到酉时,刘彻就到别院。
以前的裤子是开裆裤,节省布料。然而,坐太高很容易走光,不雅,就选择跪坐。文景时期百姓日子好过,家中富裕,也不差那点布料,也意识到开裆裤很不方便,做裤子时就把裤裆缝上了。
二郎做出高家具,又不用担心走光,如今大汉百姓也用起高家具。城中县丞准备的别院中的家具自然是高家具。
哪怕不是高桌高椅,为迎接刘彻,也会全部换成二郎发明的高家具。
刘彻坐在椅子上歇一会儿,大郎才“祖父,今天见不见那位奇女子?”
“见见吧。”刘彻道。
大郎转向太守,“那名女子在城中吗?”
“在的,下官现在使人去找她。”县丞出去吩咐。
四郎眼中尽是好奇,“真有人天生手握成拳吗?”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大郎道,“她估计得过会儿才能来,你要不要回房看看?”
四郎“不要。我要等奇女子。”
刘彻扭头看一眼四郎,见他眼珠乱转,无声地笑笑,“四郎,吃不吃瓜?”
四郎看到桌子上面的瓜,吃了会弄一手水,“不吃。”话音刚落,四郎听到脚步声,扭头往外看,县丞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名女子,“这么快?”
大郎下意识看刘彻。刘彻很好奇。大郎皱眉,他真信?
“祖父,人来了。”大郎犹豫片刻,还是先开口,“让她进来吗?”
刘彻“进来。”
“喏。”县丞进来行礼后,才,“启禀皇上,这位赵穗儿便是那位手握成拳的女子。”
赵穗儿双膝跪地,“民拜见皇上,皇上长乐未央。”
“起来吧。”刘彻慢悠悠道,“抬起头来。”
四郎“噗”一声,忙捂住嘴巴。
“四郎不舒服?”刘彻关心道。
四郎连忙摇头,“不是的。孙儿被口水呛着了。”
“你这孩子,多大了啊。”刘彻好笑,“想什么呢?”
四郎可不敢,听到“抬起头来”想到他有次和二郎出去玩,在街上碰到一个流氓调戏良家女子的第一句话便是,抬起头来让我看看,“没想什么。”
赵穗儿抬起头,大郎眼中闪过一丝惊艳,比李夫人还美啊。
大郎回过神就看刘彻,刘彻眼中也是惊艳。大郎沉吟片刻,开口,“走近一点。”
赵穗儿没动,怯生生望着刘彻。
刘彻笑道,“让吾看看你的手?”
赵穗儿走到离刘彻三步之遥的地方停下来,伸出双手。大郎便发现她的大拇指在里面,四个手指居然是平的,手指与手指之间看不到缝,“自你出生起,手指从未伸开过?”
“没,没有。”赵穗儿低下头。
县丞跟着“陛下乃天子,陛下试试能不能把她的手掰开?”
“吾啊?”刘彻也注意到她的拳头异于常人,也来了兴趣。
大郎“一个民间女子,无需祖父亲自动手。祖父,孙儿想试试。”
“你?”刘彻看看大郎,又看看赵穗儿,大郎这子不会是看上赵穗儿了?想到大郎府里只有一名妾侍,还没王妃,笑道,“行,你来吧。”
刘彻出行,大郎身上时刻佩剑。哪怕是在屋里,大郎也没把剑解下来。刘彻同意,大郎抽出长剑。刘彻吓一跳,“你这是做什么?大郎。”
大郎“孙儿想把她的手砍下来,慢慢看是怎么一回事儿。”
众人脸色大变,四郎惊讶。刘彻无语,县丞惊恐万分,赵穗儿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大郎仿佛没意识到他的话有多么骇人,举起长剑就往下砍。
赵穗儿踉跄了一下,扑通一声,跌到在地,条件反射般双手撑地。啪嗒一声,地上多出一个玉钩。当着四郎的面,大郎可不敢真砍人的手。不过吓唬吓唬她,见状,大郎笑了,“祖父,看到了吗?”
刘彻松了一口气,不禁扶额,“大郎!”
“大兄故意的?”四郎没被吓着,听到大郎的话瞬间反应过来,“我就么,哪有人的手掰不开啊。”
大郎“四郎,有,但不会是她。”指着地上的人。
刘彻瞥一眼县丞,便问,“为何?”
“一个双手不能做事的女子,梳头发,擦脂抹粉都可以由别人帮忙。”大郎道,“但她绝对不会用汗巾。”指着赵穗儿腰间的汗巾。“身上带着这个东西,别跟我,你平时都是用脚擦汗。”
天气炎热,刘彻有人伺候,都忍不住带一条汗巾,方便随时擦汗,“她一进来你就发现了?”
赵穗儿跌倒时,大郎才注意到。大郎之前只顾得观察赵穗儿的表情和她的手,“是呀。”
“难怪你出声。”刘彻瞥了他一眼,“此计是你识破,算如何处置她?”
大郎“一个芳龄二八的女子,孙儿不想跟他计较。孙儿认为此事应当抓主谋。”
“不好了,皇上,孙长在跑了。”禁卫跑过来急急道。
大郎收起长剑,“追!来人,把县丞和这个赵穗儿带下去,严加审问。”完转向刘彻,“祖父,孙儿出去看看?”
刘彻叹了一口气,“去吧。”
“四郎,在这里陪祖父。”大郎完就大步往外走。
四郎“阿兄去吧,我会保护好祖父。”
“你保护吾?”刘彻眉开眼笑。
四郎点头,一脸认真,“是呀。祖父别担心,大兄一定会抓住孙长在。”
“你认为孙长在想害吾?”
四郎十一岁,有三个负责任的兄长天天教他,已懂人事,很清楚县丞是想通过这个机会把赵穗儿送给刘彻,“不是吗?”
“是,是的。”刘彻忍俊不禁,“四郎能猜出他们算如何害吾?”
四郎认真想想,拿出汗巾抱着手捡起地上的玉钩,“一定是用这个害祖父。”
“这东西杀不死人。”刘彻道。
四郎当然知道,注意到玉钩上有东西,“不会是用这个杀人啊。这个上面有毒。”
“是吗?”刘彻见他很天真,忍着笑,“给我看看。”
四郎把玉钩递给刘彻,“祖父,擦擦,上面真有东西。”
“好,吾听你的。”刘彻拿着汗巾擦擦,猛地停下,汗巾和玉钩黏在一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