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风(三)
在历史的本位面上,孙皓的形象是一个荒淫好色、杀人如麻的暴君形象——看谁不顺眼就杀谁。杀得全国上下天怒人怨。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绝不是真像:以东吴那群世家大族的尿性,真要是一个皇帝让全国上下都反对的话,换一个也就是了。哪里会容忍他胡搞十几年?真要是孙皓搞得天怒人怨的话,晋吴决战的时候,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忠臣猛将为其死战到底?
所谓成王败寇。在历史的本位面上,蜀汉是被曹魏灭掉的,而曹魏又是被晋所取代的。所以,晋朝才完成的三国志可以把蜀汉写得相对客观一点。而东吴是被西晋灭掉的,那就必须把这个国家的国君写得面目可憎,如此,本国的征伐才是解民于倒悬,是伟光正
当然,这也并不是孙皓本人就没有问题。孙皓主要的问题在于,做事情不讲究方式方法,显得很粗暴、急躁。
但这种粗暴、急躁,除了孙皓自身的性格问题外。也是有其他原因的。
在历史的本位面,一方面是当时蜀汉已亡,东吴的交州也叛吴归晋。面对强大的晋国,孙皓进行的是近乎于绝望的反抗。既然反正都是死中求活了,那么方式方法暴躁激进一些又有什么呢?所以孙皓对东吴的改造是疾风暴雨般的猛烈。另一方面,由于孙和死得太早,孙皓从并未受到正规的君主类教育。登基之后除了一个万彧,又没有特别信得过而且能够让孙皓服气的人对其进行指导。所以孙皓的许多举措都显得过于野蛮、粗暴。
而现在情势完全不同了。蜀汉活得好好的,而且国力在缓慢的复苏。曹魏此时倒是受了重创,正在舔舐伤口。东吴的生存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危感。而且现在钟会到了孙皓身边,这是一个自身履历、才华都能够让孙皓信服的人。所以,现在的孙皓身边终于有了一个可靠的刹车片。
“陛下今日之举,恕臣直言,确实太过急躁了!尤其是斩杀濮阳黛之事。确实不符合程序,这样的事情再来几次,群臣将对陛下失去信任!如此,陛下的处境就很是堪忧了。”
“陛下,士季所言。亦是臣想的。一个朝廷官员,若是连辩解的会都不给就直接杀掉。以后的臣子,谁敢侍奉陛下?”
“啊?哈哈哈”孙皓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士季、文彬,这个事情呢,确实朕做得不对。可是去了那石头城,看见遍地瓦砾,以及在窝棚里挣扎求生的百姓,再听到那个狗屁县令居然还在家酣睡朕急怒攻心,所以一时犯了混。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啊。”
“也罢,此事揭过。不过陛下啊,您得注意一点。虽乌程侯这个爵位,是武烈皇帝(孙坚)当年从汉室拿到的第一个爵位。但他毕竟是空头侯爵。那时候陛下在自己的府邸上些什么、做些什么,稍微出格点都不要紧。但陛下现在是大吴之君,您的一举一动都对这个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臣恳请陛下以后谨言慎行!切莫因一时激愤做出操切之举。”
换而言之,你以前身份是d丝,心态也是d丝没啥。但现在你是皇帝了,就不能再有以前那种心态了!
听到钟会如此恳切的话语,孙皓也面色严肃的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着钟会拱:“士季所言,朕牢记于心。”
“陛下,本来按照臣的计算,我们起码要在一年之后再跟那两个废物摊牌。但是陛下今日闹了这么一出,不得,我们只能是硬上了。”
“善!士季此言,朕心甚喜。朕早就看那两个废物不顺眼了。可是,计将安出?”
“呵呵呵,虽如此行事有些龌龊,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嗯,顺民,你能给我搞到濮阳兴、张布、朱太后三人的亲笔么?”
“此事易尔。”
“好,陛下,我等可以如此如此。”
“哦?哦哦,好,士季,就这么办。出了问题朕给你兜着。”
东吴新君上位第二天就搞出大阵仗的事情,暂时偃旗息鼓了。虽然濮阳兴的侄子没有走任何司法程序就被砍了,但这个事情明眼人都很清楚:这厮该死!
所谓首都首都,首善之都。一个国家的都城,有那么大一片街区烂了两年之久。再那里住的人都是平民呢?这国际观感是什么样嘛?这濮阳家的人啊,到底是暴发户。一点大局观都没有。稍微有了点权力就只知道捞捞捞!一点不注意吃相!活该!
所以,虽孙皓这么做不合法,但东吴的主要大臣们对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追究的兴趣。
时间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深夜,中书令贺邵的府邸。
“家主,方才有人敲打外门,人探出头去后却没看到人影。后来人听到院落里有声响,赶紧关了门回来查探。结果就在院子里看到了这一堆东西”
贺邵者,乃是东吴名将贺齐的孙子。贺齐年轻的时候由孙策所发现并重用,在孙策的指派下,贺齐率军进入中国的福建地区并在那里设县进行统治。这是汉王朝第一次在福建地区设县。福建自此才纳入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之内。
具体到贺邵这个人来,家学渊源,有才华,精书法。性格方正,敢于直谏。所以,钟会的计策当然要借助这位书法家来完成。
接着景耀蜡明亮的烛光,贺邵打开了家仆递交上来的包裹。里面,是七八封信件。
第一封信件,没有抬头的称谓,其内容主要是写信人在抱怨新君孙皓上位之后残暴荒唐,对当初自己的决定后悔不已。
第二封信件,也一样没有抬头。但其字迹纤细柔和,应该是出自一位女子之。在这封信件里,写信人也在抱怨自己当初做了极大的牺牲,结果却被赶到一个荒僻的地方生活。对新君孙皓也充满了怨念。
第三封信件,是第一封信件的写信人写给这位女子的,主要内容是劝这位女子暂且忍耐。他会寻找合适的会为这位女子的儿子讨回公道等等。
第四封信件,是另一个人写给这位女子的,主要也是表达悔恨、效忠之意。
第五封信件
不用再往下看了。看到这里,贺邵已经是满头大汗,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被卷进了一个极大的事情抑或阴谋之中。
迅速的起身,在自己的书柜里到处寻找。贺邵找到了以前濮阳兴和张布写给自己的信件。两相比对后,贺邵已经是身体摇摇欲坠了:“字迹完全相符!你们两个,是活得不耐烦了想要拖着自己的三族去追随先帝吗?!”
当然,贺邵作为官宦子弟,官场上的那些明枪暗箭不知道见识了多少。他并不因为这些没有抬头的信件和濮阳兴、张布的笔迹完全相同就立刻认为这是两人所书。但毕竟,这两个人有这样做的动!所以,这个事情,决不能自己按住不发——我可没有替那两个蠢货背锅的义务。
“来人啊,备车!老爷我要立刻去廷尉府上!”
此时东吴的廷尉乃是潘濬的次子潘秘。在接到贺邵送来的烫山芋后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兴伯,你这不是害我嘛?”
“知道这事给仲隐添麻烦了。可是事关重大,不得不亲自上门劳烦廷尉啊。”
“嗯,这个事情”
和为人方正的贺邵不同。作为潘濬的次子,潘秘可不是那种正人君子。
想当年,潘濬作为关羽的下,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掌管荆州的所有民政。结果吕蒙偷袭,关羽败亡。荆州就此易。后来孙权来到江陵,荆州官员全都去拜见孙权。就潘濬不去。一直逼得孙权亲自跑到他床前,用自己的帕给潘濬擦眼泪,潘濬才下床归降——到底还是降了,非但如此,自己得了一个好名声不,还帮孙权挣了一个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美名。
此人后来在隐蕃之乱中,也因为善于识人,提早认清了形势。早早的就把自己家人给摘了出来。所以虽然后来隐蕃作乱,牵连了很多人,但潘家也是毫发无损。
所以,善于判断形势,是潘家的家传绝学。而在拿到了这些所谓的证据后,潘秘的心中,就打起了九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