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要做管仲

A+A-

    时近中秋,天气已隐隐有了些凉意。今天又是入太初宫习学的日子,孙亮一早就坐在了太初宫大学堂。

    自屈夫子归乡后,接任大学堂授课事宜的夫子都是由尚书台临时委派。今天来的夫子姓周,了了授了几节春秋经后就走了。时间还早,孙亮和全纪就在一旁书架下各自拿了本书看了起来。

    对那些五经之类,孙亮很是头痛,看到书架上一本太史公书,忙如获至宝的拿了出来。

    太史公书又名史记,书中文字朴实,历史情节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后世孙亮就极是喜爱,在缺少络媒体的三国,一本故事生动的史籍对孙亮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这本太史公书应是删减本,孙亮慢慢翻看着,如品醇酒。不知不觉翻看到管晏列传。这是那个时代不太看的章节,孙亮不由细细观看起来。

    管仲是春秋时期极为著名的政治家,被孙子赞为: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传记载极为生动是管鲍之交。贫困管仲也算是个妙人,与鲍叔一起做生意,获利要多占,出仕三次被黜退三次,出战三次逃跑三次。鲍叔始终宽容以待。齐国大乱,二个好朋友追求利益最大化,各保一个公子。这次又是管仲走霉运,所保的公子纠没争过鲍叔跟随的公子白,公子纠别的追随者自杀的自杀,逃亡的逃亡,这管仲坦然进了囚车等待鲍叔救授。在鲍叔的推荐下,公子白,也就是齐恒公放下被管仲差点射死的仇恨,大度任用管仲,也终成一代霸主。管仲在百折之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辉煌。

    “好一个管仲,好一个鲍叔牙!好一个齐恒公!”孙亮不由拍桌赞叹。唔,怎么学堂气氛不对,猛地回过身来,只见孙权一袭黄色锦衣便服,正静静站在自己背后,之后,萝莉洛珍正恶作剧似的娇笑着站后黄锦身边。门外,黄门岺昬拜伏在门边。

    回过身来的孙亮急忙起身,施礼道:“儿臣拜见父皇。儿臣愚钝,未能迎接父皇,请父皇责罚。”

    “哈哈,子明在此专心向学,何罪之有。朕也是听闻子明在此,兴之所致,顺道前来看看。你继续,不用顾及朕。”

    孙亮哪里怠慢,同一行人侍候孙权在上首坐定,孙亮恭敬地面对孙权坐定。萝莉洛珍与黄锦站在孙权身旁。

    “嘻嘻陛下你看,殿下笨死了。这么多人站在他身后,他一点也不知道。”洛珍娇笑道。

    “你这妖精,这是你家殿下看书入了迷。你也不知道学学,整天就知道疯野。”孙权爱怜地道。

    “读书的人都笨,洛珍可不喜欢读书。你看殿下就变笨嘛。”着抓着孙权的撒起娇来,一旁黄锦也目光慈祥地看着。这把孙亮看的眼睛都要掉了出来,这个妖精到底是哪里钻出来的啊。

    “陛下,你看,殿下不是傻傻的。”萝莉洛珍指着目盯口呆的孙亮道。

    “嗯,世界上咱们洛珍最聪明。好了,你到一边玩会,让朕和子明会话。”孙权安抚着洛珍道。

    “子明,近来学的如何?”孙权问道。

    “回父皇,近来随夫子学习了些五经。今日夫子授课去后,儿臣看时间还早,就拿了本太史公书在此观看。”孙亮恭敬地回话道。

    “噢,看来你颇喜史籍。”孙权淡淡道。

    “父皇,儿臣以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晰历史上兴亡成败之理,可为后来者鉴。”

    “好,好一个以史为镜。子明,朕刚才见你赞叹不绝,可是学有所获?”

    “父皇,儿臣正看管晏列传,其中记叙管鲍之交及管仲治理齐国的一些事情,儿臣深为向往。”

    “哈哈,昔日蜀相孙明自比与管乐,吾家麒麟子也欲效法先贤自拟于管仲了吗。”孙权哈哈笑道。

    “陛下,这管仲是谁啊,挺厉害吗?”萝莉又凑了过来,问道。

    “”众人皆是无语,管仲是谁,可能稍稍有些文华的人都会知道吧,就你这无知的孩子不学无术,还胡乱插嘴。

    “洛珍啊,你有时间和子明一起看些书吧。这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是极其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千年以来,无数人尊敬赞赏,更为有志者引为榜样。”孙权缓了缓向萝莉解释道,又过头来,对孙亮道;“子明,你是想成为管仲一般的人物吗?”

    “圣人亦人也,吾亦人也。所谓见贤思齐,儿臣愿身前贤学习,继承先贤遗志,上报君王,下恤百姓。”

    “好,子明有此大志,甚佳。然子明对管仲治国之术深为向往,可否祥述管仲治国之术?”孙权追问道。

    这是面试的架势啊,还好孙亮二世为人,面试,汇报的事经历不少。

    “管子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儿臣深以为然。管子治齐国,贵轻重,慎权衡,因俗就简,通货积财,因而富国强兵。其为政之举主要为:一是叁其国而伍其鄙,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二是不拘门第,以政绩论英才;三兴工商,通商旅,收盐铁之利。四是振兵旅、威服诸候。编民励耕,又收工商之利以富国,国既富矣,方可坚甲利兵以守四方。吾慕先贤,愿一生俯首拜管仲。”

    “嗯,子明果然深得管子为政之要。然管子已去,子明对眼下大吴之政有何见地?”孙权进一步追问道。

    “儿臣不敢妄议朝廷之政。”孙亮可不是愣头青,该有的谦虚谨慎还是得有的。

    “唉,吾父子之间,但言不妨。”孙权鼓励道。

    “儿臣以为,但为政,应务实而忌虚谈。可简而论之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士不安。如从农、工、商、士四者着,当能做到富国强兵。国既富足,再振旅兴兵,当无不克矣。”孙亮舔不知耻地搬弄着后世的理论。

    “哦,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士不安”孙权沉吟良久。这种农工商士的论法又简单又直指治国之要害,这让孙权耳目一新,震撼不已,越思索就越觉得有意思,这农工商士关系可不就这样。

    “好,的好。人言知易行难,你今后还要踏实努力,身体力行,切忌不可虚谈。”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孙亮欠身施礼道。

    “嗯,对你朕还是放心的。你近些时间搞的那香洗,就应该算是工了吧。听利益丰厚,还引得某些人垂涎?”孙权问道。

    “回父皇,香洗已初步规模。儿臣准备招股,把想参与的人结合起来一起发展香洗产业。”对孙权知道香洗产业,孙亮并不意外,简单介绍道。

    “招股?你是怕引人忌恨而让利于人吗?你不用在意,朕倒想看看哪个贼子如此大胆,竟敢争夺吾儿的产业。”孙权阴沉着脸道。

    “父皇误会了。儿臣拿香洗产业进行招股,招集参股人一起管理香洗产业,一是儿臣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投入到区区一个香洗产业中去;二是集合众人之力,也有利于香洗产业的做大做强。招股儿臣也没损失什么,参股人要向儿臣缴纳银钱,儿臣算是提前收取了一部分香洗的利益了。以后香洗产业做大了,利益更多,儿臣的分到的利益只会更多。”孙亮细细解释道。

    “如此也有些道理,香洗之事就依你自处。不过你要切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后也不可一味示弱。吾孙家乃吴之共主,休要让人觉得吾等软弱可欺。”孙权依然有些不快。

    “父皇教训的是”

    “你今既畅言农工商兵,朕希望你身体力行之。也罢,黄伴伴,建业城外可择一处庄子予子明,任其处置。”孙权转身吩咐黄锦道。

    “诺,老奴遵命。等会就拣选适合的庄子予以殿下。”黄锦俯道听命。

    “好了,朕也有些乏了,你们也可自去了。”孙权起身,在黄锦的陪伴下出门离去。

    送走孙权,孙亮高兴得都要跳了起来。无疑这场突如其来的面试算是通过了,还获得了一个不的奖励。庄子,我也可以有一处庄子啦。尽管全纪庄子可由自己摆布,但那变庄子了点,好些东西都摆布不开,皇庄就不一样啦,现在哪个皇庄不是几千上万亩的。

    特别是孙权的意思,农工商兵,任自己去身体力行,那岂不是,地可以种,工坊也能建,甚至兵也能养些。

    且不孙亮在一边揣摩着老大的意思,孙权在黄锦的陪同下在太初宫里慢慢地走着。

    “黄锦,你看此子如何?”孙权轻声问道。

    “回陛下,老奴还从未见过如殿下般聪慧老成之人。如殿下所,农工商兵全面发展,我大吴国富兵强之日指日可待。”黄锦赞叹道。

    “这孩子如此聪慧老成也令朕惊奇。农工商兵都如能发展起来,内任能臣贤士以治之,外委精兵强将以讨之,混一宇类也不是难事。

    唉,这世间的从来就是知易行难。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那些夸夸其谈之徒,朕见过的都不胜其数了。”孙权忧虑道。

    “可我观殿下非虚谈之徒。殿下平素谦恭守礼,不好虚言。近期殿下所创香洗产业风糜建业,获利巨万;据下面来报,殿下在城外庄子亲自指导农作,又推广农作之法,足见殿下务实不务虚言。”

    “农作?哈哈,也不知他是从何学来。也罢,就让他任性去做,成也好,败也好,总比和些腐儒学那些子曰经云强些。黄伴伴,你从城外皇庄拣选一处予他,朕要看看他怎么践行他那农工商兵的道理。”

    “建业城西三十余里有个皇庄,面积近百余顷,佃户两百余户,庄园紧邻秦淮河,园中各作坊齐备。现皇庄由宫中委派一个黄门管事,老奴怕不如殿下之意,误殿下之事。”

    “唔,朕过任其自为,也不好指派人。子明现在身边人身短缺。要不就让洛子华去吧。他不是对朕要归老园林了吗,不如就叫他去那养老去吧。有子华在,朕也放心。”孙权思忖良久道。

    “洛子华精明强干,如今祖孙二人正于建业城外乡间赋闲,极是合适前往。稍后我去宣告陛下之意,想来洛子华定然乐意前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