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五十七 西苑军训

A+A-

    全纪第二天一早又赶回冶山皇庄去了,孙亮又恼悔了好些时候。火药之事是重要,可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两天后的聚会,却是火已快烧到了眉梢。今天,如论如何要把人员定下来,再把请贴送出去,或则就是失礼啦。

    除了丽珠识字不多,全婷、洛珍都被孙亮抓了差,还好潘夫人送来的两个女官,正好写请贴。

    一张大桌边上,还有四个前来找罪受的四个人,全公主鲁班的两个孙辈,全仪、全静,前鲁王孙霸的两个儿子孙基、孙壹。

    “你们都给我好好想想,建业城勋贵世家还有哪些弟子。每家一到二人,那种名声鹊起的。全婷、洛珍负责记录。”孙亮狠狠地对四人道。

    “太子殿下,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吧。就我们几家弟子一起去玩玩,不更方便吗?”全仪道。

    “是啊,七叔,好些人平素都不来往的,请他们做什么?”孙基也反对道。

    “现在不同啦。我现在是东吴的太子,不能凭着自己喜恶办事啦,必须团结一切世家弟子。懂吗?”

    “好吧。咱们先从步家、吕家开始,步家的步玑、步璿,吕家的吕松、吕平。陆家的陆晏,鲁家的鲁睦,诸葛家的诸葛悚、诸葛建”全仪全静果然不愧混跡建业的两个纨绔,一五一十数落道。

    “七叔,还有好些宗室弟子,可是我记得不全。”孙基在一般苦着脸道。

    “其实殿下,这些人都是宗学里的,何用如此麻烦,直接把宗学中人请来不就是啦。”全婷指着纸上记得的一些人名,笑道。

    “是啊,太子殿下真笨啊。搞个宗学名单过来,除去没在建业的,加上要请的,不就行啦。”洛珍也嘲笑道。

    “哎哟,不正是吗?”孙亮双一拍,恍然道。又对着全氏兄弟道,“麻烦贤哥俩了,你们跑一趟宗学,帮我搞份学员名单过来。按名单写请贴。走好请贴,叫岺子派人四处去送。我呢,好不容易有天空闲时间,我得去钓下鱼,舒缓下心情。孙基、孙壹,走,跟七叔钓鱼去。”

    完带着孙氏兄弟径直走了,留下了一脸忧怨的两个兄弟。

    时近午时,孙亮带着孙基孙壹钓鱼回来,发现西苑的宴请在孙权的干涉下完全变了味。全仪全静正坐在厅中悠闲地饮着茶,两个美丽的侍女在一旁煮茶倒茶,优雅地如同后世的茶艺表演。

    “回来了,钓到多少鱼虾回来了,要不,今天中午就搞个鱼宴吧。”全仪淡淡道

    “美死你们!怎么就回来了,宗学名单呢,请贴都发出去了?”孙亮道。

    “宗学名单?没拿到,请贴呢,也没发?”全仪老神在在的啜了口茶,笑道:“不用请贴了,陛下下旨,全体宗学学员两天后进西苑游猎、演武。”

    “这”这次愕然道。

    “殿下,”正在这时,岺昬走了进来,道:“殿下,陛下有旨意,令诸宗学学子,建业各勋臣世家子弟两日后入西苑演武游猎,并谕令绕帐右督陆抗,五营督朱异前往评判优劣,无难右督丁奉负责组织警戒。”

    这算不算传中的截胡呢?本来搞个亲友的聚会,现在成了大规模演练。不过,这样也好,也不用筹备什么啦,静等着参加就行了。

    “殿下,陛下那边意思,所有宴饮、奖励等一应支用都由南宫自筹。”见孙亮不置可否,岺昬又道。

    “嗯。”孙亮点点头,道:“你等会通知全婷,一应奖励从优。”近些天,孙亮对国事也算有初步了解,朝中财政捉肘见襟,十分紧张。过些天,还是让洛主管给内库送些钱粮来的的好,冶山皇庄虽现在是孙亮的产业,但毕竟还是皇庄。

    “殿下,全纪公子与带着丁都尉过来了。”一名侍者前来通报道。

    “哦,快快有请。”孙亮有些疑惑,这全纪,不是早上回庄子了吗?

    不一时,有侍者引领全纪、丁温走了进来。孙亮急步上前,阴止两人行礼,道:“远和,你什么时候回城了?子瑞,不是早上回庄的吗?”

    “呵呵,我一大早就跑到冶山别院,又接到陛下旨意回城。陛下有令,近卫营全体参加西苑演武,我就和丁校尉一起回城了。”

    “哦,那现在近卫营一众都安置好了吗?”

    “都安置在西苑。等待两日后的演武。”丁温道。

    “好,远和,子瑞,一起吃些中餐,饭后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这支人马是自己的附从,再怎么关心也是应该的。

    一行人草草吃过中饭就前往西苑。随行除了全家兄弟、孙基孙壹外,还多了男装打扮的洛珍与丽珠。

    听得要去近卫营,洛珍就死缠着要去,而丽珠,更是想去看旧时伙伴了。

    到到近卫驻地,只见营门外门禁森严,营门内隐隐传来操练的呼喝声。

    “远和,营中还在操练吗?”孙亮问道。

    “唉,时间太紧了,再过两天就得演武,到时不知怎么好,临阵磨枪吧。”丁温叹道。近卫营从征招附从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没过一个月,这其间,还得搭营房,建校场,操练时间确实有限。

    走到营里,只见百余名少年在老卒的带领下,身背弩弓,一持盾,一持刀,随着鼓点变动着队型,想是排练习下最为流行的刀盾阵。

    少年们身穿簇新战袍,外披皮甲,头戴铁盔,一个个汗流浃背,跌跌撞撞地随着队长跑动着。少年们体力参差不齐,或快或慢,刀盾高低不一,整个军阵远远看去杂杂乱乱。

    “停下来吧。先休息一会再。”孙亮叹息道。

    “殿下,是属下办事不力。敬请殿下责罚。”一边丁温阴沉着脸,向前请罪道。

    “这不怪你,是时间太紧了。”孙亮拉起丁温,又道:“先停下来,让近卫们好好休息,再想想办法。”

    亲卫忙跑去通知,操练停了下来。营中杂役挑来些吃食,少年们来到场边树林子里,放下刀盾,边休息边吃些东西。

    孙亮一行也进了树林,看着一个个筋疲力尽,但精神不错的少年,不由地点了点头。见孙亮前来,少年们都停止了进食,一个个起身施礼。

    “不用多礼,继续进食休息吧。”孙亮摆了摆,高声道,“各位近卫队员,亲苦了。过两天,咱们近卫队要在陛下面前演武,大家有没有信心,把我们近卫队的勇武展现在陛下面前。”

    “有”众少年齐声应答道。

    “好,君前演武,是我们近卫队的骄傲,这两天辛苦一下,把阵列习练好。现在继续休息。”

    “散去吧,继续休息”丁盛上前,命令道。

    众少年应诺,四散开去。丽珠带着洛珍找同乡去了,孙亮一行,在一处树荫下停了下来。

    “远和,这样下去不行,刀盾阵还是复杂了点。”孙亮道。

    “只是,这刀盾阵是最为简单的阵法了,只是习练时间短了。”

    “时间来不及了,得换个简单点了队列。我看,近卫们还了点,气力也不足。再练下去,也不济事。”孙亮道。

    “那怎么办?军中演武历来都是列阵的。”丁温无奈道。

    “远和,你觉得是不是换种装备。我看,这又是刀又是盾的,又繁杂又不易精。不如,换成长枪,专练习刺收,很容易就能精熟。另外,我们也不演练阵法了。我知道有种阵列,演练一下,有两天也能看得过去了。”

    “长枪,倒也简单。只是不知道殿下的阵列”丁温迟疑道。

    “是些站立走动的方法,如大家能做到整齐划一,很容易显示出军队的威势。这样吧,你把那队长、伍长们叫过来,我亲自示范。其它学员,先站在一边观看。再派人去,到哪里搞些长枪过来。”到了这时,孙亮只好赤膊上阵搞个形象工程了,后世的军列还是挺奈看的。好在前世大学也常搞军训,队列的基础知识也还是有的。

    不久,学员们回到了校场里,孙亮让少年们站周围观看,让三十个队长伍长按高矮次序列成三队。孙亮耐心地教导他们站立、转身、行走的基本要领。

    “立正,对,大家挺胸,腹微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两肩要平,两臂下垂,指并拢微屈,贴在大腿外侧;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大家看好了,我先做示范动作”孙亮一边做着各种动作,一边讲解着各种动作要领。

    令孙亮大为头痛的是,立正,稍息,都还好,到转身时,队列就乱了套,有的向左,有的向右。

    “全体都有,把左脚鞋履都去了,现在大家记住,没穿鞋的一边是左边。现在继续。”孙亮擦了擦满脸的汗,示意丁温上前接着号令。

    不一时,三十人把基本动作都牚握后,孙亮又上前,继续讲解队列行走的各种要领,练习几遍后就交给了丁温。自己在一边纠正错误。

    大约半个时辰过去,三十余人都基本了解了各种动作基本,孙亮就解散了这支队列,要求队长作为教官,回去依样训练队员。

    随后,校场上传来一阵阵的“立正”、“稍息”、“向左传”、“向右转”、“向后转”、“齐步走”的喝令,这种新奇的队列,引得一边观看的众人也心痒起来。孙亮只好把全纪、全仪等人,连同洛珍、丽珠都编列成队,又抓过一个受过训的伍长前来教导;自已和丁温在操场上四处察看纠正起来。

    好在这些少年,作为兵家子弟,从就有一定服从性,又经历过营中操练,这套简单的动作,不久就做得有模有样。

    “殿下,之后怎么办?”丁温问道。

    “如果可能的话,尽力训练,让这些少年对动作做到精准熟练,当然,这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我们这两天,就练个样妇吧,把演武之事对付了再。等会各队集合起来一起练,要练到站立、行走队列横竖、斜都能成一线。大家随鼓点行动,动作一致。等会长枪过来,就教几个简单动作,如刺、收;,如行走时怎么扛枪,站立时怎么竖枪。演武时前排怎么刺,收枪后怎么回到后排,都要做到整齐统一,不能有丝豪混乱。”这基本上就是长枪兵阵列的知识,不过,在三国时期,由于弩的大量使用,单纯的长枪阵列不是很多,但做好了,绝对能博博观看者的眼球了。

    “这殿下,这种军阵看似简单,但真做到整齐划一,在战场上可能确有不俗的战力,我看能大大的克制刀盾兵。”丁温确实是军伍老人,立刻注意到了长枪阵的战斗力。

    “这就需要大量训练,士卒训练听令而行,哪怕前方有刀上火海,一令之下也要上前才行。这种队列的重要作用就是训练士卒的服从性的。等会训练长枪,要求全有人刺枪时,不得对准自己面前之敌,一律右刺,会有想象不到的结果。”前世在络上与人争论过长枪方阵的刺杀战术,大家都认为右刺比较好,孙亮就在这恶趣味地建议道。

    赤乌年未的这次西苑演武,在近卫军军史上注定是个重大的日子。后来的军史浓笔重墨地记载了西苑演武前的这次操练。在这次操练上,当时还是太子的大帝亲自教授近卫军进队列训练,当年亲受大帝训练的近卫队的队长伍长们后来大多身居要职,个个更是傲然地自许为天子门生,这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的反对,当时在场的更多近卫队员都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大帝曾新矫正过他们的动作,他们无疑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