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王凌之乱

A+A-

    在孙吴的后宫,孙权善于搞平衡,从未册封皇后,嫔妃,只有一位位没有封号的夫人。潘夫人能让孙权改变心意,下决心册立自己为皇后,绝对花了不少段。

    对自己母亲,孙亮是越加的佩服了。佩服之余又不觉暗自警觉,老头子今年了,行事越发捉摸不定了,放在5年十年前,是绝对不可能受母亲的伎俩迷惑的。

    现在对孙亮最大的不确定反而就是这老头子。真担心年老昏馈的孙权在有心人的劝谏下在继承人事情上再次动摇。

    历史上,孙权晚年就曾想过召回孙和,好在被全公主、孙弘等人劝阻了。在诸葛恪上也是一样,本不想重用诸葛恪,但在孙竣的劝谏下又召来授予辅政大权。

    诸葛恪上台,虽初期在文治武功上都有重大建树,对内一改孙权晚年敞政,举国延颈相望;对外,取得了东兴大捷的胜利,接着又目空一切,大举出兵伐魏,招致了新城之败。败后回朝,为了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行,终于招致了同为托孤大臣的孙竣反击,自己身死族灭。而对孙亮来,一个权臣走了,另一个权臣更变本加励地上来了。

    来到昭和殿,孙亮请见。黄门进去,一会儿锦走了出来,淡淡道:“陛下还在休息,你先随我来吧。”

    两人走到偏殿随意坐下,黄门上了香茶。

    “敢问黄公,父皇身体还好吗?”孙亮拱道。

    “唉,还算不错吧,我们都老了。”黄锦叹道。

    “还请黄公公保重身体,父皇还需要你,子今后还希望得到黄公的庇护。”孙亮恭瑾道。

    “谢谢殿下还看得起老臣,但老臣也老了。有朝一天,也会随陛下离去的。”黄锦叹息道,接着又道:“殿下这年来,做得真不错,有时还真有些好奇,真看看这世间,会因殿下变成什么样子。只怕天不假年了。”

    “父皇、黄公公身体一直康健,会看到的。”

    “殿下莫要逗老奴了,老奴的身体老奴自己晓得。”黄锦笑了笑,慈爱地看着孙亮道:“殿下近来,定是听到些风声了吧”

    “不敢欺瞒黄公公,子听闻父皇有意召三哥回城,故而有些惶恐。如真有那一日,子愿远赴海外荒野之地,颐养天年。”孙亮也不作做,实打实地了出来。

    “人老了,有时想的太多了。殿下尽请安心,陛下对你爱怜有加,必不会再有反复。朝中有些人不死心,有些人,欲壑难填,殿下你也要加些心。”黄锦淡淡道。

    “多谢黄公公提醒。”孙亮拱谢道。

    “老奴一生无儿无女,看着殿下,就像看到自己子侄一般。唉,老奴失礼了。”

    “有何失礼之处,黄公公与父皇情如同兄弟,我可不就是黄公公的子侄。黄公公一生陪伴父皇,如黄公公有意,孙亮谨在此立誓,后自当挑选贤良子侄,承继黄公公之下。”看着眼前祖父般照看着自己的人,孙亮由衷地道。

    “殿下,不可。老夫身体残缺之人,怎敢让皇家血脉屈居老奴门下。”黄锦急着辞让道。

    “在子眼中,人只是人,或有高低之分,却从无贵贱之分。”

    “殿下慎言。”黄锦淡淡道,“老奴观殿下行事,或真有那一天,也真想看到那一天。但如今,还请殿下谨言慎行,有些事,能做却不能。”

    “子瑾记黄公教诲。”

    “好了,陛下想必已经起身了,我们过去吧。”

    走进正殿,孙权果然已经起身,正坐在案桌前看着奏折。腾胤、孙弘也坐在一旁。

    “儿臣拜见父皇。”孙亮上前,行礼道。

    “哦,子明回来了。朕还以为你要常住冶山,舍不得回宫了呢。”孙权笑道。

    “儿臣惭愧。好些时日在外,没能向父皇请安。”

    “你忙你的事情,又不是终日游玩,父皇怎么能责怪与你。你且坐下。”孙权道。

    孙亮谢过恩,回过身来,又向滕、孙两人行礼,”亮见过两位老师。”

    滕胤摆了摆,孙弘笑着点了点头。孙亮到右边坐下。

    “好了,滕爱卿,你接着。”

    滕胤点点头,道:“陛下,今年近半年来,由于商税增长幅度较大,朝中财税收入较为丰盈,臣觉得办些学院还是可行的。”

    “哦。”孙权点了点头,又问孙弘道:“孙爱卿,对开办儒学院,你怎么看?”

    “陛下,臣也觉得可行。只是财赋收入虽有增长,但还需未雨绸缪。现在各地已陆续办了不少学,儒学堂也非急迫之事,不如,就先再建业办所儒学堂,以后再陆续在各郡开办。”

    “也罢,就先在建业开所儒学堂吧。同学例,朝廷补贴些钱给他们,让他们自办吧。”

    “是,臣等会安排下去。”

    “今年朝中即有丰盈,你们可有安排?”孙权又问道。

    “臣等商议,一是整顿军备,以备不时之需,二是继续修建道路,今年完成建业周边及建业到会稽郡的道路。”滕胤奏道。

    “是用水泥修建吗?”孙权问道。

    孙弘上前,奏道:“建业周边道路准备用水泥铺设,建业到会稽的道路先修路基。”

    “那个水泥股份公司,现在如何?”

    “陛下,水泥股份公司,现在日可产水泥3000千余斤,等下月新窑投产后,日产量可达到万斤。到时朝廷占股分红与税费折算成水泥,朝廷有足够水泥用于道路、城堡建设。”孙弘奏道。

    “噢,不错。”孙权点点头,接着又问道:“北边情况如何,王凌死了吗?“。

    “陛下真是神妙算。”孙弘笑着道,“”据探子来报,魏司马懿调人马数万,水路南下,先是下达赦令赦免王凌之罪,写信晓谕王凌,不外大军突然到达百尽堰,直逼寿春。王凌措不及,只能出城请降,被押送到洛阳去了,离死也怕不远了。”

    “可笑王凌,妄自蠢动,又中司马之计了。司马懿怎么能绕恕了他!昔日曹爽,也不是中了司马缓兵之计,自投罗,身死族灭。”孙权叹道。

    “陛下,听闻因我大吴不时骚扰,北兵平王凌之乱后并未尽数回师洛阳,已增兵各边境州郡。恐不久后,北边又有敌将入寇。朝中还应有所准备。”滕胤道。

    “看来是打中了他们要害了。瑜示各边郡诸君,提高军备,以应来敌。”孙权道。

    “那禁军边境实战训练一事,该如何安排?”滕胤问道。

    “继续。”

    “是。只是陛下,近来朝中对禁军、边军毁人家室、掳掠平民颇多议论。是不是让禁军严肃些纪律?”滕胤忧虑道。

    “噢。你们怎么看?”孙权看向众人。

    “陛下,禁军实训效果非凡,收获丰富。臣觉得不宜改变。”孙弘上前奏道。

    “子明,禁军实训是你提出来的,你怎么看?”孙权笑着,向孙亮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