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船抵襄阳
顺汉水走了近两天,孙亮在船上接到了前头吕岱让快船传来的消息,襄樊被攻克了。
整艘船中没有欢呼,多的是叹息声。就连孙亮,也隐隐有点失意。
“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把襄阳樊城都打下来了!陛下,我们怎么办?”洛勇失望道。
“怎么,你盼着他们损兵折将,大败而走?好等你洛勇的神兵天降去救他们吧。”一旁洛珍冷笑道。
“妹,你怎么话的。你哥是这种人吗?咱近卫军大捷,我这近卫军旅长,能不高兴?”洛勇争辩道。
“好了,襄樊被攻克,自然是大喜事!你们不要心急,以后有得是城池让你们去攻克。”孙亮笑道。
“陛下的是。没有襄阳,不是还有宛城、洛阳、许昌嘛。”林杆、全纪都点头道。
“洛阳、许昌?那你们去,我一时可不敢去。”
“哈哈,还有你阿牛怕的地方。”全纪笑道。
“怕,谁怕了。我是现在不去,没过以后不会去啊。陛下,你就看好了,总有一天,我会挥兵洛阳,把那给打下来。”洛勇正色道。
“好,知道你阿牛志向远大了。”全纪笑了会,又重复洛勇的话问道:“陛下,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嗯,大将军吕岱到哪了?”
“快到襄阳了吧?”
“算了,我们也去襄阳看看。看情兄再回师建业。”
实在的,建业城孙亮有些不愿回去。虽建业来是东吴最为繁华所在,但繁华中,却充斥着一丝丝刻板、老朽的味道。孙亮也不想回去面临那自负的诸葛恪。
现在东兴战事想必也结一段落了。按理来也应当取胜了。原来历史上有了这次大捷,诸葛恪尾巴翘到天上去了,随后各种作死,祸害了自己,也祸害了吴国振兴的最后一丝希望。不过,如今比之于江陵大捷,攻克襄樊,东兴之捷算是儿科了。就看诸葛恪会不会作死了。
“陛下,陛下。”看到孙亮在一旁冷笑着发愣,洛珍不满地叫道。
“呵呵,刚才想了点事,出神了。”孙亮笑道,“我们到哪儿啦?”
“回陛下话,我们已过了钟祥,快到宜城了。还有半天时间,我们就可以到襄阳了。”水兵都尉林牧上前,拱道。
“林牧,你去前面看看,加快些进度。我们到襄阳吃晚饭。宜城之后,也不知道有没有魏兵,你们心些。”孙亮淡淡道。
“是。”林牧行礼,告退出去安排了。
“陛下,你看,骠骑将军与参谋长他们取了襄樊,我们不如回师,把江夏给收复了,甚至从武昌把豫州的安城也拿下来。这样一来,魏国再也不能轻易南下了。”洛勇在地图边道。
“这事,等我们自襄樊回武昌再吧。如今攻占了襄樊,我们据着夏口,魏国江夏守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大战连场,我们近卫军也该休整了。”孙亮道。
“陛下,他们大战,我旅可没捞到什么大仗,就由我们去把江夏拿下。我这就叫参谋做计划。”
“你们怎么没打,武昌城下还打得不过瘾?中轰天雷也用得差不多了吧?没有了轰天雷,江夏哪是那么好打的?”全纪有些不高兴地道。现在提起武昌的事他就来气,洛勇带着人跑去打阻截,打得舒服痛快,自己却苦着脸应付吕岱,差点没挨打。
“这,轰天雷再让建业送来啊。”洛勇道。
“送个屁,建业也没有多少了。战场上不知道省着点用,拼命扔,痛快吧。”
“好了。这事以后再。”孙亮劝和道。
“陛下,我们近卫军是要整训整训了。现在近卫军分驻各地,后勤供给十分困难,前期制的一些火药,这次用着差不多了。”全纪道。
孙亮点点头,道:“吞下了襄樊,也该消化消化了,这样,到了襄阳,政治处会同参谋处准备制定一个近卫军整训计划,这次整训,近卫军设立水师。如何安排,你们先想想,等到襄阳再讨论。朕有个打算,咱们把武昌作为咱们近卫军的大本营。”
“把武昌作大本营,咱们不回建业了?”全纪奇道。
“建业再吧。以后,近卫的火药作坊,也陆续迁到武昌这边来。这样,通过水路,往东往西运输都方便。”
“这样也好。这次回去我就安排。现在仗一打,满天下都盯着火药弹,火药作坊放在建业,丞相那帮人必然不肯放过。给不给都不好,不如搬到武昌这边来,离他们远点。”全纪点头道。
“以后一些重要点的产业都迁过来。琉璃厂也搞过来。今后,在武昌这边也建些工坊,另外建些学校。”孙亮道。
“陛下,你是准备呆在武昌了吗?是准备迁都?”全纪一惊,问道。
“迁都之事以后再吧。从襄阳回来,我们就在武昌呆一段时间。外面比建业好多了。”孙亮淡淡道。
“陛下的也是。建业世家豪族的,腐儒成堆,是不如荆州这边来的舒服。”
“这事,就待回师武昌再吧。”
“是。”全纪应道。
由于宜城早已被傅常部占领,船队由宜城到襄阳,一路十分顺利,未到申时就到了襄阳。
襄阳的码头上,朱据、陆抗、丁温和先期到达的吕岱领着一些人,在码头上接着。
孙亮带着全纪、洛珍、丽珠与一些近卫下船,洛勇与林杆拖后安排近卫兵卒。众人一番见礼后一起从临汉门进了襄阳城,来到襄阳城守府。
襄阳虽号称铁打的城池,但由于处四方通衢,常遭战火,城守府也多次遭难,残破不堪。正所谓雄城多遭战火,偏村能传千年,眼前破败的情景不由让孙亮让唏嘘不已。
“陛下,这城守府算是城中最好的建筑了。前些天一场大战,差点被魏兵自已给拆了。”见孙亮打量着城守府,陆抗笑道。
“这城中百姓必然遭大难了。可有救济?”
“陛下放心。襄阳一平定,昨日我已派人以荆州都督府之名张贴了安民告示,并派人统计城中百姓损失,对无粮米家廷,每家先行发米一石。现在城中百姓俱安定下来了。”
“好。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朝殷鉴不远,当政者特需注意啊。民心向我,我始能无敌。”孙亮道。
“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据、吕岱俱是一愣,细细咀嚼起来,越想越有道理。想不到一介懦童君皇口中竟吐出了如此至理。
朱据正色道:“陛下仁慈,实乃万民之福。我大吴善待百姓,民心所向,必将开创我大吴盛世。”
“陛下有此念,实矣我大吴社稷之幸。”吕岱也拱道。
“哎,自前朝未年以下,天下战火不息,已近七十年了,这天下,不知何时才能安宁下来。”孙亮叹道。
“陛下的是,我等愿追随陛下,削平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朱据拱道。
“吾等愿追随陛下,共创盛世。”众人拱齐道。
“朕当于诸君携,共创盛世。”孙亮也拱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