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接收南罗
再商议了一会屯垦安置之后,众人散去各自安排,诸葛恪继续在府衙办公。
“大人,区区一个林邑,凭交州之力也可拿下了,朝廷怎么又在此编练近卫第5军?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用意?”张约走到诸葛恪身边,轻声道。
诸葛恪放下中文书,笑道:“这次朝廷近乎把汉东二郡之地送于蜀汉,换来荒僻六县,乍一看是亏得厉害,但这其实是陛下经营海外以来重要一环。编练近卫第5军,又岂是为了区区一个林邑!”
“大人,你是陛下有意真腊、哀老?”
诸葛恪笑而不答,反问道:“子言,你觉得交州如何?”
“没到交州之前,觉得交州是南荒烟瘴之地,这些年始觉这交州不愧为一姓宝地。些地虽山林密布,但河流纵横,土地肥沃,且天气炎热,一年四季可进行农事操作,若开发出来,不啻于一处鱼米之乡;其二,交州沿海,海船来往极为便利,也是航海商船远航落脚点,其三,交州之地矿藏甚多,石碳、石灰石、金银铜铁都有分布,近年来,四海商社仅开办石炭场、伐木场就获利丰厚。”
“是啊,不到交州,又如何知道交州之地的富庶。但如果这哀老、真腊诸地比交州之地还富庶呢!”
“比交州之地还富庶?不会,那里夷人个个衣不蔽体的。”
“这交州的夷人何尝也不是如此!有人昌南以南至海,金银宝石甚多。”诸葛恪道。
“大人,真的如此?”
“应该不假。蜀汉之以能以一州之地北抗曹魏多年,除益州肥沃外,南中之地盛产金银铜铁也是一大依仗。如此宝地,我大吴岂能分一杯羹。若我大吴尽拥西南沿海之地,则向西可通天竺商路,向东海路相连,向北可抚益州之背。屯垦则粮仓溢满,开矿则金银富足,教化夷人则人口丰沛。此万金不易之地。”
“只真腊、衰老两国不似林邑之弱,国内之民十余万,且极为剽悍,又善钻山林,恐不易征服。”张约道。
“对其辈,无非以兵威之,以利诱之,分化瓦解之而已。”诸葛恪淡淡道,“几月前,不是有人哀老的王子跑到龙编来了吗?现在在!”
“还在龙编。这哀老、真腊国内部族众多,整曰攻杀不停,经常有人跑到交州来求援。遵大人吩咐,如今都养在龙编呢。其中就有林邑区氏之后,哀老山鬼部落的二公子,波罗氏的三公子。”
“你和周侗商议一下,把这些人利用起来。区氏那个后人,挂个林邑县县令,随余光南下日南。哀老的那些公子也让他们回去。要刀要钱耍粮,都可以借。甚至借兵也可商量,让他们拿东西来换,土地、矿产甚至俘虏的士著人都行。周侗是这方面能。”
“呵呵。这陛下也真是知人善用。这周侗、孔林、刘远等商贾之辈,竟被陛下委以重任。”
“子言,你千万不要看这些人。我算是看清了,在这偏远之地,这些人可比那油饱学之士有用多了。”诸葛恪叹道。
次日,孔林、刘远同一干下,同近卫工程师的一个团,近一千五百人,带着二百余匹驼马拉运物资,和蜀汉派来的联系人一起出发前往兴古郡。
随后,吕凯的近卫工师也动了起来。师参谋部把龙编到昌东郡的道路分成多个工程段,由各团分段修建。而吕凯师部直接前往接近昌东郡的西于县。
西南山地极难行进,孔林、刘远一行一千余人在崇山河谷间穿行。好在有蜀使及向导指路,队伍中又有多匹负重著称于进的矮脚马驼运物资,二十余天后,来到了罗平。
南罗是个县城,倒不如是个村塞更恰当些。村塞建上一座大山脚下较平坦处,有一条河从塞前流过。
塞中杂乱着住着二三百余户的各部落夷人,城塞的街道狭窄,臭水横流,夷人衣衫褴褛,背着背篓,冷膜地看着走进城塞的大群汉人。
“刘郡丞,这就是南罗县城?”孔林向陪在一旁的刘岭道。尽管来时已有心里准备,但众人心里还是禁不住一阵阵失望。
这岭是兴古郡的郡丞,是蜀汉派到交州联系交接事宜的使者。
“是啊。这里是南罗县最大的城塞了,南罗县纵横数百里,山间塞子还有一些,但要数这个城塞最为热闹了。”刘岭笑道,“张大人,请。县衙在塞子前面。”
沿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走了约一刻钟,大家来到了塞子东边的县衙。县衙不大,四周倒还空阔,两边还有好些草舍。县衙门前还有群人在等侯着。
孔林让随行的一千余人在县衙前空地暂歇,自己和刘远等人随刘岭走了过去。
“下官南罗县尉孟盈见过各位大人。”一个身着夷服的粗黑大汉领着一伙人向着众人拱道。身后之人,或拱作揖,或伏地跪拜,杂乱不堪。
孔林皱了皱眉,拱回礼
道:“诸位请了,勿须客气。”众人把孔林等迎进官厅。官厅也倒方正,是个木制的两进大院。前面是理事办公区,后面是休息区。众人到厅中坐下。
“孟县尉,这位是吴国来的孔大人,是来接收南罗县的。你们可做好了交接准备?”蜀汉交接联系人刘岭问道。
“哈哈,属下拜见孔大人,不知孔大人是?”那孟盈笑道。
随从取出一份黄色告命,孔林接过道:“按朝廷诏令,南罗、宛温、哀老三县组建昌东郡,郡太守孔林,南罗县令董明。董县令,你上前去办理交接事宜。”
“是,下官领命。”
孔林退到一旁坐下,一个年轻人走上前,向孟盈拱道:“孟县厨,不知南罗县县令何在?”
罗盈一愣,随即笑道:“这南罗县许久未有县令了。郡里派来的人,前些曰子都回去了。现在县里一直是我主持。”
“哦,那敢问县中土地、人口薄籍,库房帐册何在?”董明问道。
“薄籍、库房帐册?那是什么东西?孟某从未听过。”
厅中众人俱是一愣,刘岭笑了笑,上前道:“孔太守,董县令,这南中诸县,山民聚塞而居,山野之中开些薄田自种自食,不比中原郡县,好些都没有什么民册地籍之类的东西的。”
“哦,那平素如何答理,朝廷如何纳粮收税?”董明奇道。
或许听到了纳粮收税,孟盈反应了过来,笑道:“哦。董大人指的是收缴粮税啊。有,有。”着转过身,叫道:“鲁古。”
一个年老的夷人上前,就要向诸人跪下行礼。
“不用多礼了。账册呢?”董明看了看,这老者中并无帐册一类东西。
那老者一脸茫然。
“鲁古,收缴头税之事与众大人。”孟盈吩咐道。
“回各位大人,的鲁古,一直负责全县粮税的征收。全县有大塞子近百座,每年,都是塞中的人送来的,数量也是随意的。一般年可征粮一百余石,税五万钱。都是随征随用,并没什么定数。本还有些钱粮,前些天被送到兴古郡去了。”鲁古恭敬道。
听得鲁古述,刘岭脸上微微发红,孔林笑了笑。
“只有这些钱粮,那你们平时怎么办,吃什么,用什么?”董明奇道。
“呵呵,董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这些人,都是各塞送到在县里当差的,平时吃用自由塞中负责,不领钱粮的。”孟盈道。
哦,原来都是些不用赡养的差役。董明点了点头。
“好。县里还有什么财产要交接的?”董明耐着心道。
“呵呵。董县令不我还真忘记了。”孟盈笑道,从怀中取出一个铜印,递给董明,道:“这个是南罗的印信。县中财产嘛,就这片官衙了。现在,下官也算交结完了。”
“嗯,孟县尉不是南罗人?”董明接过铜印,问道。
“孟某是越秀人,现交接完毕,明天就回兴古郡复命去了。”着拱拱。
“哈哈,孔太守,既然顺利交接,下官也不多留了。其余县,朝廷都下达了敕令,静候贵国随时前往接收。刘某还有事,明日就孟县尉一起回兴古了。”刘伶起身道。
“辛苦刘大人、孟大人了。”孔林也起身拱道。
“礼所应当的。诸位公务繁忙,我等就不多找扰了。告辞。”刘岭笑着,也孟盈起身。
“我送送刘大人。”
众人送到门口,看着刘岭、孟盈带着随从离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