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吕岱病故

A+A-

    一行人出了研究院,孙亮看了看身边的洛诊,笑道:“现在可以回宫了吧。”

    “呵呵,陛下,我有些饿了,咱们一起去天然居吧!”洛珍娇笑道。

    孙亮看了看时间,正点答应,突地一个侍卫远远纵马过来,见到孙亮车驾下马,一会儿许明把他带到孙亮面前。

    “陛下,宫中的薛待郎让卑职前来,请陛下回宫。”那校尉拱道。

    “哦那就回宫吧。”一定有急事发生了,薛莹才会让待卫来请自己入宫了。

    见有政事,洛珍也不敢担误,一行人簇拥孙亮、洛珍上了车驾,向太初宫急驰而去。

    马车直接来到昭和殿,孙亮下了马车,丁立早在殿外接着。分咐许明安排人送洛珍回后宫后,孙亮与丁立走进殿中。

    “怎么回事?”

    “武昌急报,西都留守使,大司马吕岱亡故了。”

    孙亮一愣,鼻子不由一酸。这吕岱是自己到这个世界所见最为尽忠任事的纯臣了,对孙吴助益甚多。

    偏殿之中,滕胤、孙嘿和吕岱三子俱都候在那里。孙亮到了殿内,召来诸人。

    薛莹呈上吕岱遣表,孙亮黙默看了起来。遗表中,吕岱没有提及国家军政大事,也没有乘规劝自己什么,只是以平淡语气略略叙及自己一生,感谢大帝及孙亮的信用。并对身后事做了安排。

    看着遣表,那个慈祥的老者的音容笑貌不觉又出现在眼前。正是这个老者,在武昌,对孙亮离经判道似的新政从不议论,不抵触,只是尽力支持,纵有不是,也是默默弥补,而不是以老臣、权臣的资格进行指摘,新政能走到今天,吕岱功不可没!

    在吕岱眼中,自己是个任性、喜走新径的子侄吧。孙亮想着,双眼一红,不由落下泪来。

    哽咽问道:“大司马了后事准备如何办理?”

    “谢陛下关怀,家父临终之时交待,丧事勿必从俭,运回海陵祖地安葬。如今,灵疚正由二哥护送在大江上,准备运回祖地举丧。”吕凯三子吕恢泣道。

    “大司马祖地可这海陵县?”

    “回陛下,正是扬州海陵县。”

    “陛下,海陵县在扬州,因吴魏多年征战,已经废弃。近年虽有恢复,但仍在曹魏徐州辖下,就怕曹魏方面会有为难之事。”孙嘿起身道。

    “大司马要归葬故里,就归葬海陵吧。朕有旨意通知骠骑大将做好准备。

    另由礼部致书徐州刺史府,就言大司马归葬故里,不涉军国之事。若敢横加阻挠,朕将亲提十万之兵前往,徐州上下官吏尽杀之,胡遵诛九族,其余族人尽迁海外!”孙亮杀气腾腾道。

    “陛下”腾胤欲言又止。

    “就这样吧。”孙亮摆摆道。

    “陛下,只是大司马长子吕凯如今在交州昌南郡身兼重职”滕胤又道。

    孙亮有些犯难,如今孝道盛行,这父亲故去,儿子是要守孝的,任职的也会辞官归乡。

    “大司马临终如何?”

    “家父临去之时,嘱咐我等尽忠报国,并让二哥主持丧葬事宜。”吕恢道。

    “令吕凯于交州设灵祭奠。大司马灵杦运来建业,朕亲为治丧。”

    “陛下,使不得。”吕恢跪伏谢道。

    “大司马一生辛苦为国,朕甚敬之,视之如叔如父。这是应有之义。”孙亮起身,亲自扶起吕恢。

    又分咐礼部尚书孙嘿道:“大司马一生清俭,着赐钱百万用于葬礼,另设衣冠冢于蒋陵。一应事项,都由礼部拟定吧。”

    “臣领旨。”孙嘿拱道。

    “臣谢陛下隆恩,只是家父一再要求丧事从简”吕恢也躬身道。

    “就按大司马安排办吧,葬礼务求节俭也就是啦。”孙亮点头道。

    “谢陛下。”吕恢再次拜谢,由待者带下去了。

    “陛下,今吕公仙去,这武昌如何安排?”滕胤请示道。

    孙亮有些犯难,这武昌留守不比其它地方,还任荆州牧,兼管着一州军政大事,非得勋臣前往才是,朝中合适之人不多。朝中除了丁奉也就朱据、滕胤了,而丁奉年也老迈,总参也离不开这位老将。

    一行人出了研究院,孙亮看了看身边的洛诊,笑道:“现在可以回宫了吧。”

    “呵呵,陛下,我有些饿了,咱们一起去天然居吧!”洛珍娇笑道。

    孙亮看了看时间,正点答应,突地一个侍卫远远纵马过来,见到孙亮车驾下马,一会儿许明把他带到孙亮面前。

    “陛下,宫中的薛待郎让卑职前来,请陛下回宫。”那校尉拱道。

    “哦那就回宫吧。”一定有急事发生了,薛莹才会让待卫来请自己入宫了。

    见有政事,洛珍也不敢担误,一行人簇拥孙亮、洛珍上了车驾,向太初宫急驰而去。

    马车直接来到昭和殿,孙亮下了马车,丁立早在殿外接着。分咐许明安排人送洛珍回后宫后,孙亮与丁立走进殿中。

    “怎么回事?”

    “武昌急报,西都留守使,大司马吕岱亡故了。”

    孙亮一愣,鼻子不由一酸。这吕岱是自己到这个世界所见最为尽忠任事的纯臣了,对孙吴助益甚多。

    偏殿之中,滕胤、孙嘿和吕岱三子俱都候在那里。孙亮到了殿内,召来诸人。

    薛莹呈上吕岱遣表,孙亮黙默看了起来。遗表中,吕岱没有提及国家军政大事,也没有乘规劝自己什么,只是以平淡语气略略叙及自己一生,感谢大帝及孙亮的信用。并对身后事做了安排。

    看着遣表,那个慈祥的老者的音容笑貌不觉又出现在眼前。正是这个老者,在武昌,对孙亮离经判道似的新政从不议论,不抵触,只是尽力支持,纵有不是,也是默默弥补,而不是以老臣、权臣的资格进行指摘,新政能走到今天,吕岱功不可没!

    在吕岱眼中,自己是个任性、喜走新径的子侄吧。孙亮想着,双眼一红,不由落下泪来。

    哽咽问道:“大司马了后事准备如何办理?”

    “谢陛下关怀,家父临终之时交待,丧事勿必从俭,运回海陵祖地安葬。如今,灵疚正由二哥护送在大江上,准备运回祖地举丧。”吕凯三子吕恢泣道。

    “大司马祖地可这海陵县?”

    “回陛下,正是扬州海陵县。”

    “陛下,海陵县在扬州,因吴魏多年征战,已经废弃。近年虽有恢复,但仍在曹魏徐州辖下,就怕曹魏方面会有为难之事。”孙嘿起身道。

    “大司马要归葬故里,就归葬海陵吧。朕有旨意通知骠骑大将做好准备。

    另由礼部致书徐州刺史府,就言大司马归葬故里,不涉军国之事。若敢横加阻挠,朕将亲提十万之兵前往,徐州上下官吏尽杀之,胡遵诛九族,其余族人尽迁海外!”孙亮杀气腾腾道。

    “陛下”腾胤欲言又止。

    “就这样吧。”孙亮摆摆道。

    “陛下,只是大司马长子吕凯如今在交州昌南郡身兼重职”滕胤又道。

    孙亮有些犯难,如今孝道盛行,这父亲故去,儿子是要守孝的,任职的也会辞官归乡。

    “大司马临终如何?”

    “家父临去之时,嘱咐我等尽忠报国,并让二哥主持丧葬事宜。”吕恢道。

    “令吕凯于交州设灵祭奠。大司马灵柩运来建业,朕亲为治丧。”

    “陛下,使不得。”吕恢跪伏谢道。

    “大司马一生辛苦为国,朕甚敬之,视之如叔如父。这是应有之义。”孙亮起身,亲自扶起吕恢。

    又分咐礼部尚书孙嘿道:“大司马一生清俭,着赐钱百万用于葬礼,另设衣冠冢于蒋陵。一应事项,都由礼部拟定吧。”

    “臣领旨。”孙嘿拱道。

    “草民谢陛下隆恩。”吕恢也躬身道。

    “世兄节哀,替朕慰问家人。”

    “谢陛下。”吕恢再次拜谢,由待者带下去了。

    “孙爱卿,这大司马共有几子?还有没出仕的吗?”见吕岱之子自称为草民,孙亮心动一头,问道。

    “大司马共有三子一女,只有长子吕凯出仕,其它两子,俱于乡间务农奉母。大司司平素清明守正、廉洁奉公,家中甚为贫寒,其曾在交州任上,多年未给家中钱财,家中妻子儿女缺衣少食。”

    “大司马真是贤德之人啊,其子竟安于贫困,确实难得。”孙亮叹道。就是在后世,也没看到过哪个省部领导让妻儿饿着了。“着吕凯嗣大司马之爵,另封其次子为都亭候,让吏部荫其两子为官吧。”

    “臣尊旨。”身为吏部尚书的滕胤上前答应一声,接着又请示道:“陛下,如今吕公仙去,这武昌之事如何安排?”

    孙亮有些犯难,这武昌留守不比其它地方,还任荆州牧,兼管着一州军政大事,非得勋臣前往才是,朝中合适之人不多。朝中除了丁奉也就朱据、滕胤了,而丁奉年也老迈,总参也离不开这位老将。

    “两位卿,你们看谁合适前往?”

    “臣以为,骠骑将军或大将军都适合前往。”滕胤拱道。

    “骠骑将军自是合适,但其身负淮南军政重事,而大将军年事也大了,且总参这边也离他不得。”

    “臣觉得陆抗或朱异都可堪胜任。”孙嘿也道。

    孙亮也摇摇头,这两人一领襄樊大军,一领近卫水军,十分重要。

    “要不,就臣前往吧。”滕胤拱请缨道。

    “前闻三姐身体不适,把姐头召回京中,今日看来又要麻烦姐夫前往了。三姐那边,还请多多致意。”孙亮想了想,也只有滕胤合适了。

    “臣既出仕,出京留京都是臣子本份。”滕胤拱道。

    “那好,荆州之事就托付于姐夫了。”

    华夏46年九月,荆州牧、大司马吕岱病故,孙亮更以内阁大臣滕胤继任荆州牧,中都留守使;更调陆喜这吏部尚书。

    九月底,吕岱灵柩运到建业。孙亮亲率众臣于码头迎接,举丧之间,罢朝三日,建业城中禁绝一切误乐活动。

    在礼部主持下,吕府里搭建灵堂供百官、亲朋前往祭拜,孙亮亲往吊唁。三日期满,棺枢由其次子送回祖地安葬,同时,于蒋陵设衣冠冢。

    吕岱灵柩乘船前往广陵祖地,孙亮更调近卫水军大船十余艘,士卒五千余人随行护送至吴魏边境。曹魏徐州刺史接到孙吴传信,终究不敢或动,一面飞报洛阳,另一方面约束郡县,要求配合吕家之人,安葬好孙吴大司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