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下邳和战

A+A-

    下邳城下,吴军依旧分两处扎营,从北面、西面卡死下邳守军的逃窜之路。

    西门外的吴军大帐中,朱异再次把胡遵召进帐来。

    “胡大人,吴军的战力你应该也清楚了。”朱异淡淡道,“陛下曾言:同室操戈,乃我华夏民族的之大不幸。希望胡大人认清形势,劝下邳守军放下刀枪,出城投降。”

    “老夫如今乃一个罪囚,何德何能让下邳城放下刀兵。”胡遵拒绝道。

    “陛下曾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天下大势之下,何去何从任人自择。”朱异也不恼,“胡大人,你进下邳城去。”

    “将军,不可。”一个校尉急忙上前,阻拦道:“胡遵深悉我军密,此去若一意顽抗,不利于我军取下邳城。”

    “这是陛下的安排。若因胡大人知悉我军军情,我军就不能把下邳城攻取不下来,我们岂非太不自信了?”朱异摆了摆,又转头面向胡遵道:“胡大人,你就回城。如何行事,你自已考虑清楚。三天一到,我军即将攻城,抗拒者,如陈骞般,连根拔起,到时莫谓言之不豫。”

    到这里,朱异也不愿再与胡遵多什么,道:“来人,把送胡大人送致下邳城门。”

    几个士卒上前,把胡遵带出帐去。

    “将军,这胡遵一去,咱们这次攻城要调整一番了。”一个参谋道。

    “立足于打!尽快做好各项准备。”

    “已经按计划分咐下去了,如今正在紧张准备中。”那参谋道。

    胡遵被送至城门口,近卫军士卒就返回了。城门边的动静,早引起了城头守军的注意,忙通报主持的校尉。

    胡遵步行至吊桥边向城上喊话,城上的校尉经过反复确认后,用一个吊篮把胡尊吊上城去。城中,胡奋也得知消息,赶了过来,把父亲迎回府邸。

    听得刺史大人被吴兵遣送回城,属下官员尽皆前来探望。

    接得亲随通报,胡奋有些不悦,吩咐道:“对他们,就大人身体不适,需要休息。等休息好了,会传召他们前来的。”

    “慢。玄威,如今吴兵大军临城,城中本就惊惶不安。如今吴兵放为父回城,必引人猜疑。还是把他们召来,坦诚布公为好。”胡遵阴止道。

    “父亲,难道你想把城池送给吴军?”胡奋道。

    “是战是和,如今已不是为父一个能够决定的。若城中人各猜疑,不能团结一心,则无论是战是和都是灾难。”胡遵道。

    “父亲,我们上邳城还有两万余军,城中百姓二十余万,粮食也尽可食半年之久,我们何必惧怕吴军。吴军势大,但我们只要据城而守,但其粮尽,自然就退去了。”胡奋道。

    “这事,之后再。先把那个人召进来,大家统一思想。或则,人若相疑,你想战也不可能。”胡遵淡淡道。

    亲随出门,把府外一干文武属员召唤了进来。一番寒暄后,胡遵起身,道:“诸位,胡某有愧于朝廷。领三万大军驰援淮阴,被吴军所败,进而身陷囹圄。”

    听得胡遵亲口所言,座中诸人俱是心中一紧。其实淮阴的战报早已传到了下邳城,只是胡遵坦然所陈,必有用意。

    胡遵接着道:“胡某损兵折将,竟忍辱不死,并厚顔回城,并不要做吴兵之客,只是想将吴兵之情陈述于诸君,希望能有益于诸君,胡某再死不迟。”

    听得胡遵如此,一些人轻了一口气。

    “大人,吴兵真的如此犀利,以二万之众,败咱们三万援兵,且一日之内,破重兵防治之淮阴城?”许久,有校尉问道。

    “不错。近卫军渡淮以后,以一部迫陵淮阴城,一部伏于淮阴城外十里许焦城,老夫不察,被万余近卫军伏击。三万士卒战死六千余人,被俘一万五千余人,余者溃散。”

    “不可能!”那校尉叫道,“以区区万余之众,就是设伏,也难以击败三万大军,何况,淮阴城中陈大人岂肯坐视!”

    “安东将军是派了五千骑兵前来接应我大军入城。但吴兵战力强劲,不及安东将军前来,我军已经败了。接应兵被吴兵骑兵驱杀一番,退回城去了。”胡遵痛苦地道。

    “大人是,吴兵短时间内,以一万之众击败了我军?”

    “是啊。整个战斗不到一个时辰。”

    “嗤”众人齐齐吸了一口气,这近卫军野战之力,超乎了众人的想象,还好,现在是有城可依,否则,近卫军只需万余之众就能把自己吃得骨头不剩了。好些人打定主意,死不出战。

    “大人,淮阴攻城战,又是如何情况?”有人问道。

    “或许为了立威。淮阴攻城时,老夫被请至指挥台上,亲眼目睹了整个攻城过程。整个攻城过程约一个时辰,近卫军就轻夺了淮阴城”胡遵细细叙述了整个攻城过程。

    良久,厅中寂静无声,众人俱被胡遵所述的场景惊吓住了。

    “好你个胡以道,你这是蛊惑军心!吴兵送你前来,是让你献城的?你胡家世食魏禄,出镇一方,乃国之干城。如今,被俘不殉节,竟到此大放厥词,你不觉得羞愧吗?”有一老者,突然出众,骂道。

    “休得胡言,吾父毫无降吴之行,岂容尔老狗污言。”胡奋在一旁,怒喝着,就欲上前。

    “玄威,休得无礼。”胡遵拦住胡奋,回过头来,道:“子烈兄,胡某损兵折将,如今是带罪之身,又何敢献出下邳城。适才所言,俱为胡某亲眼所见,以供诸君参祥而已。若城破之后,胡某愿与诸君一道,于城偕亡。”

    见胡遵的甚是诚恳,那位叫子烈的老者心情稍稍平复了下来,追问道:“那吴兵为何放你前来?”

    “吴兵放老夫前来,不过是扬其军威而已。对他们,老夫老迈,肩不能扛,不能提,即使充作奴仆,恐怕也无人问津了,只是一个废物而已,放与不放对吴军来又有何介意。”胡遵苦笑道。

    “充作奴仆?听安东将军一族因所抗吴兵,一族尽被充作奴仆,流放海外,是真的了?”有人问道。

    “应该是真的了。老夫前来,吴人让老夫与诸君带话,容诸君选择,三日之内,放下刀兵,出城投降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三日之后,吴兵不再接受诸君投降。诸君下场,当如安东将军一般。何去何从,诸君自已选择。老夫言尽于此,静候诸君决择了。”胡遵完,径自起身入后室。

    厅中顿时喧闹了起来,心丧如死者有之,嚎叫抵搞到底者有之,怒斥吴兵暴唳者有之这因战罪及家廷或许有之,但祸及亲族实是前所未见之事,这是要掘了北地世家之根啊。

    “诸位,家父因故不能理政,某不才,屈为下邳主事,如今是战是和,也不敢擅专。只是不才觉得,无论是战是和,大家都能团结一心,如果方不可让吴人有可乘。兹事体大,各位不妨细细思量,明日此时,再于此处议事。”胡奋起身道。

    众人散去,胡奋回到内宅,见胡遵正闭目而坐。胡奋在老父身边坐下。

    “今日之后,城中必然人心浮动,这下邳城如何守得。父亲,莫非”胡奋揣测道。

    “玄威,你难道还看不清大势所在?”胡遵淡淡道。

    “大势”

    “你看如今下邳城,可抵得住城外近卫军?”

    “真如父亲所言,恐怕难以抵敌了。这下邳城,自古以来就是险地,不易于守。”胡奋盘算了一会,道。

    “那豫州呢?以石苞、陈泰之众,可抵敌得住朱据、丁原之部?两万余近卫军就如此了得,豫州之地,可是有着十余万近卫军。”

    “父亲的意思是?”

    “这大魏,应该走到尽头了。”胡遵叹道。

    “父亲怎能如此悲观。如今我军在南下西蜀,势如破竹,前些日子传来捷报,汉中已为我大军所据,灭蜀只待时日而已。我军灭蜀之后,国力倍增,与吴军周旋,胜负未可知也。”胡奋道。

    “灭蜀,呵呵,灭了蜀汉又能如何。大将军这是舍逐未啊。”胡遵叹道,“我大魏四十余万之众,俱被牵制于蜀中,若豫州再败,则许、洛告急。许、洛有变,区区蜀地得失又何足道哉。以吾观之,以吴兵近卫军之战力,正是待我大魏入蜀之时,就势于中原之地于我军决战。”胡遵道。

    “只要在中原之地抵住吴兵,我军灭蜀之后,自可腾出来,与吴兵决战。还可从蜀地顺江而下,吴兵近卫军虽勇悍,但兵力远不及我大魏,或许这是我大魏灭吴之契。”

    “是钟士季与你如此的。”儿子与司马昭、钟会走得甚是亲近,自已早有耳闻。

    “是。士季曾修书一封与儿子,论及伐蜀之利,儿子觉得甚是有理。”

    “有理,有什么理!蜀汉是条会嚎的家犬而已,孙吴却是条蛰伏毒蛇,近些年来,孙吴专注于内,在汝阳等地守而不攻,大家就忘记了他的危险了。自近卫出横空出世以来,我大魏遭受了多少挫折,江陵城下,王昶兵败身亡;襄阳之战,近卫军轻取襄樊坚城;东兴之战,我军损兵折将,并丢失合肥新城;淮南之乱,近卫军败我数路大军,占据寿春。放着毒蛇不严加防范,反而去撩拔光叫唤的家犬,这不是失策又是什么?”胡遵摇了摇头道。

    “依父亲之见,近卫军早有实力北上,那又为何这几年按兵不动呢?”胡奋疑惑道。

    “这也许正是孙吴聪明之处。谋定而动,几年之间,孙吴致力于国内,如今兵精粮足,近卫军之力,数倍而增。而反观我大魏,内耗不断,朝廷屡遭风波,如何能与孙吴相抗。以吾观之,大将军入蜀,应为无奈之举,因其深知,以东吴之势,再不入蜀,几年之后,大魏再无力应对孙吴了。”

    “那父亲,咱们应如何打算?”渐渐明白了父新的意思,胡奋关切道。

    “如今,咱们还有得选择吗?”胡遵叹道,“如今大魏,就是豫州、南阳之能顶住吴兵攻势,而钟士季顺利灭蜀,对大魏又有何利?近卫军能攻下徐州之地,若再以偏师北上,则兖州、青州、益州之地何人能挡?就是挡位了近卫军攻势,我大魏腹心之地受损,大魏国力又如何抵得住蒸蒸孙吴之势?为父老迈,朝不保夕,又何惜此身?只是,可怜我胡氏一族,将尽被连根拔起了。”

    “孙吴竟如此倒行逆施,就不怕我北地世族嫉恨吗?”胡奋恨恨道。

    “大势之下,世族又能如何。我观孙吴,正有意借此由头,散乱我北地世族。南方,孙吴新政之下,世族尽被消弱,如今,轮到我北地了。”

    “父亲,那我们下邳城如何?”胡奋再次提到眼前之事。

    “下邳,还能守得住吗?明日,你再看看。”胡遵有些深意道。

    “父亲,即如此,我差心腹急报宣祖(胡遵另一儿子胡广字宣祖)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胡奋想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道。

    “早些去。”胡遵点头道。

    第三日,下邳城举城投降,吴军兵不血刃进驻下邳城。朱据将原下邳城守军万余人进行改编为近卫军工程2师,余者散资遣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