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教育与军略

A+A-

    建业昭和宫中,阮咸与薛莹一起向孙亮汇报着建业各大学招考事宜,常侍张悌在一边陪着。

    薛莹还是被孙亮放到了教育都任左侍郎统理教育部事,教育部的尚书是全纪,但其事情繁杂,主要精力已移到了近卫军的建设上面去了。阮咸却接了全仪的部分职务,管理建业大学的一些事宜。

    “仲容,这次大学的招生,准备得怎么样了?”听完了教育部的一些事宜,孙亮又想起了大学的事情。

    “这次,四所大学都独立招生,建业大学,准备招录新生八百人,新成立的行政学院也将招三百人,建业女子大学招二百人,但目前各处前来的学子足有三千余人。臣这些天,一直为此烦恼。”阮咸苦笑道。

    “烦恼什么。大学就这么多,也不可能人人都能上的。这样吧,朕通知近卫讲武学院也招几百人,另外,商学院、航海学院都可以去就学嘛。”孙亮淡淡道。三千余人,各学校就招了一千余人,有百分之五十的升学率,这放到后世,都会被万千学子高声欢颂了。

    “航海学院还算不错,商学院有些学子还是挺抵触的。”薛莹笑道。

    “观念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孙亮点头道。皇家集团为了培训骨干,需要成立一个培训构,孙亮干脆让他们成立了一个商贸学院。今年也准备对外招生,但除了些商人子弟外,鲜有人前去求学。

    “这样也差不多了。各学院尽力多招一些,落榜的学子就不多了。臣前些天还向薛大人建议,再办大学呢。”阮咸道。

    “大学哪是一下能办得起来的。”孙亮摇了摇头道,“这次,北方来了不少学子吧。”

    “是,大约有三百多人,多是北方与我们有来住的一些世家弟子,还有些自行前来求的,甚至还有曹魏的太学学子也跑了过来。”阮咸道。

    “哦。我们们有关系的世家弟子,适当昭顾一下。其它的北方学子,也尽可能多照顾。他们千里迢迢前来,咱们大吴不能慢怠了他们。鉴于他们所学与大吴学子不同,若与大吴学子一起参加招考,肯定有失公平。这样吧,让他们分开招考,三百人,就按二百之数录取吧。但入学后,一视同仁。未入取的,愿意进建业各书院的随他们去,不愿意进的,就进中学学习吧,下次再考。”孙亮想了想,道。

    “陛下的是,若让他们考新学,恐怕他们一个也考不上。”薛莹笑道。

    “是。臣会安排下去。”阮咸点头道。

    “没录取到的,在生活也予以一定援助。教育部可以设些奖学金,资助一些贫困学子治学。”孙亮道。

    “陛下,现在教育部已设立了奖学金项目,但主要是面对在校学生。臣回去就安排下去,增加些奖学金支出,对非在校生也囊括进来。”薛莹道。

    “道言,教育部是事关国家社稷千秋的大事,轻忽不得。你们优先要抓好的是学、中学教育,提高全民的识字算术水平。学、中学是基础,大学是房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孙亮严肃地道。

    “是,臣记下了。”薛莹拱道。

    “陛下,咱们能否再多办些大学?”阮咸再次提扩建大学之事。

    “这大学朝廷自然还是会办的,但朝廷当务之急还是办学、中学。大学建业城应该足够了。要办,以后就在别的州郡办吧。”孙亮道,“这办大学是放开的,朝廷要办,也要鼓励民间办学。你们看,建业女子大学就办得不错,民间办学,教育部也可以进行一定补助。现在建业城中不是还有好些书院吗,教育部也要进行一定管理,办的好的,咱们资助他们一些,帮助他们越办越好,越办越大。”

    “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阮咸拱道。近来,建业城中,除了三所大学外,还有好些名家学者办了些书院。这些书院,也是可以收容学生的。

    “好吧,你们去忙吧。”孙亮摆了摆。

    “是。臣等告退。”薛莹与阮咸告辞出宫。

    “巨先,还有什么安排吗?”孙亮伸了伸腰肢,问道。张悌是韦昭推荐过来,接替薛莹的职位的。文才方面较薛莹有些逊色,但洞察事务,分析能力确十分的强,性格也十分谨慎,实是一个人才。

    “工部就明年的各项工程进行了规划,还需请陛下审定。”张悌看了看上记事本,道。

    “朕不看了。发给行政会议。这些东西,朕也看不懂。告诉工部,自己做好规划及预算,交给行政会议审定吧。”孙亮摆摆道。

    “是。”张悌点点头,在记事本上记了些东西。

    “陛下,总参那边已作好了扩编的计划,并就新近作战计划了推演,请陛下前往,总参的顾岗少将就是偏殿等候。”张悌又道。

    “军队人员安排,统归政治部核定。至于作战计划的推演,朕也不去看了。丁立,让顾岗进来,给朕讲讲就行了。”

    “是。”丁立出去,带着顾岗进来。

    顾岗进殿后,向孙亮行礼后。

    “开始吧。”

    “是。”顾岗答应一声,熟练地在孙亮对面殿墙上挂起了一副舆图,指着舆图开始讲了起来。

    “陛下。据报,北方司马昭大量征召北方游牧异族,其中独立成军的有匈奴左部刘豹部十五万人马,目前可能已到许昌;鲜卑慕容氏十万人马,目前可能已到洛阳,并征召三韩及扶余等异族十万们,由平虏将军马隆率领,已到衮州一带。加上原曹魏在许昌、陈县、衮州的人马,曹魏人马已不下百万。给我豫州、徐州诸军带来了严重危胁。

    总参谋部判定,曹魏可能准备着一次百万规模的进攻。这了打破此次进攻,总参谋部决心先敌而动,打乱敌军布署。”顾岗介绍着此次战役的制定背景。

    孙亮点点头,示意顾岗接着。

    “此次战役,将分多路进行出击。第一路,由第五军吕凯部与江州的陈永部合兵向犍为郡进击,相诱击益州魏军一部;第二路,襄樊陆抗部牵制南阳守军,另遣一部由出魏兴,攻雍州京兆郡;第三路,由吕据部与朱异部由彭城北上,直取陈留,衮州。而豫州丁温部、洛勇部以守待变,相攻取陈县之敌。

    此次战役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重点放在陈留、衮州,争取歼灭石苞部、马隆部。若能达成战略目的,刚曹魏大军将极大消弱,无力南下。”

    顾岗简单介绍完,站在一旁。

    “嗯,若司马昭不顾这三路,集中全力也许昌南下呢?以丁温部、洛勇部两军之众,必不能抵挡,那时如何?总参做了预案了吗?”

    “回陛下,对此,总参也有预计。若真如些,我军总让出将歼灭敌军一部后,逐步撤出豫州。丁温部将撤至安城,洛勇部将撤往寿春坚守。若能歼敌一部,敌军占了豫州也无力南下,而且将面临我军的攻击。”

    “据报,刘豹部多为骑兵,咱们近卫军若撤,摆脱得了刘豹的追击吗?这方面是否有预案?”孙亮想了想,又问道。这种不在意一城一地得失,重视歼敌有生力量的战略思维正是孙亮提出来的,但失了地就得歼敌,而且不能被敌人咬住,否则就做成了亏本买卖了。

    “这个也有预案。我军将优先打击敌军动力强的骑兵,而且针对骑兵也有了多种作战方法。”顾岗道。

    “好。最后一个问题。若豫州真丢失,那百姓怎么办?”孙亮问道。这地可丢,人却是宝,丢不得。

    “豫州百姓,大部将南迁,一部将给粮遣散远离战场地方。一些地方,将坚壁清野。这事,将由骠骑将军自行掌控。”顾岗道。

    “推演做得怎么样?”

    “我军很大率能达到战役目标,即使失败,也能承受。若战事失败,我丢失豫州,但近卫军主力受损可能不大。总参有足够信心守住寿春。”顾岗道。

    “嗯,就按这战役计划下达各部吧。这战场之上,什么可能都会出现。通令各部,就朕的意思。让前线将士们万事谨慎,朕并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让他们优先保存好自己,其次歼敌,再次夺地。”

    “是。属下领命。”顾岗挺身行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