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学作品人物信不得
这回看清了,这是一个老帅哥,当你看到他的时候第一眼注意的绝对是他的眼睛。那双眼睛要是长在女人身上,那是一双妩媚多情的水汪汪桃花眼,可长在这个男人身上,却犹如能洞明世间一切,锐利而不失明亮。虽然他是笑着对冯永话,可是那双眼睛却如有实质一般能慑人心魄,让他整个人不怒而自威。
这个就是诸葛亮啊!冯永心里感叹,还真有点做梦的感觉。
“啧!娃子做什么呢?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丞相问话呢,何故不答?”坐在诸葛亮身边的老头子不乐意了,哼了一声。
“哦哦,失礼失礼,子正是冯永,见过丞相!”冯永回过神来,连忙再次施礼,同时悄悄地捏了下自己。
噫!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还有这位太公”冯永迟疑了一下,这老爷子哪位啊?脾气好像不太好。
“老夫赵云。”
“哦,原来是赵我靠!”
“叭!”
“哎呀,疼!”
冯永的粗话刚一出口,赵老将军的鱼杆就精准地打到脸上,在脸上留下了一道红红的印子。
“老夫也曾算是半个山门子弟,这一杆子是替你师门教训教训你,难道你师门连基本的礼貌都没给你教过?就让你这种没礼数的晚辈出世了?”
“赵老将军教训的是,是晚辈嘴秃噜了,该罚!”
长长的一根钓鱼杆隔着一个人直接就甩到脸上来,渔线却能瞬间抓在里,没有误伤,以见大,这老赵人老功夫不老啊。
本来妙龄少女变成中年大叔已经让冯永猝不及防,没想到还来个买一赠一,见到了三国将领粉丝最多的赵四。
可惜的是三国时期没有彩票。
好紧张!怎么办?脚有点不听使唤,鱼饵穿了好几次都没穿上。
“别紧张,老夫年少时也曾在山门求学读书,起来不算外人。今天这里没有丞相,没有将军,只有山门中人。”
这已经不是冯永第一次听到“山门”这个词,昨日从赵广口中听到“隐世山门”这四个字时还没太在意,现在听到赵四和诸葛老妖开口闭口就是“山门”,不由得冯永不留心。
不是那些隐世山门都是一些失败者的聚集地么?怎么听这诸葛老妖的口气,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容我想想哈。
赵四他也是山门子弟,而他的师父是谁来着?是童渊。诸葛老妖他曾在山门求学,他的师父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两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不出世的隐世高人,所以,所谓的隐世山门,并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样lw,里面其实都是一些不出世的高人?
“虽然吾从未听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星宿派断情谷,但只闻其名,山门中竟然又各分门派,想必定然是一大山门。如今派你出世,又拿出曲辕犁此等利器,想必目的必然不,不知汝此次出山,究竟为何而来?”
冯永苦着脸。
所以赵广那混球为什么只听了一遍就能记住了?我想那只是我随口胡诌的可以么?
然后看到了赵四中拿着的那要长长的鱼杆。
好吧,我知道我实话可能会被抽死。
不过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历史上诸葛老妖和赵四总是基情满满,原来两人都同出于山门,所以天然亲近对吧?
“按理同为山门中人,吾亦能理解汝之苦衷,怕碍于师门规矩,不能随意出世目的吧?也罢,此事吾亦不强求。不过汝之山门当得保证,不得扰乱这蜀中安宁,如何?当今大汉危如累卵,若有人想趁挑起事端,那就别怪吾不客气了。”
误会真的大了!
冯永抓耳挠腮,妈蛋的要是这么被这两个大b记上本本,那他还有好日子过么?
话这隐世山门里面究竟都是一些什么怪物啊,连诸葛老妖这么牛逼的人物口气里面都有几分忌惮。
“丞相且放宽心,别的不敢,但若对大汉不利之事,吾山门绝不为之。”
保证还是要保证的,毕竟不拍胸脯表决心,自己今天能不能全须全尾地回家还是个问题。是是是,老子是山门出来的,不过师门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怎么还不是老子一个人了算?
莫名其妙自己的出身就被人安了一个师门,而且这个师门的名字不是自己胡诌的。想想有些不对劲,可是又没有什么不对劲——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个山门也不算让自己吃亏吧?当然啦,大学再牛逼,啊,不对,是师门再牛逼,那有什么卵用?还不是自己一个人?难不成承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能从自己的师门里拉出一大堆师姐师妹来给自己呐喊助威?所以,该认怂的时候还是应该认怂。
“好,有你这句话吾就放心了。天下山门同出风后一脉,但却又对天下各有不同看法。如今汝山门既然派你出世,想必已经对天下有了定论,且来听听?”
定论?我难道能跟你你们魏蜀吴三家斗地主,斗来斗去最后都便宜了司马家?我难道能跟你最终是三家归晋?然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汉家差点灭绝?这绝对是不能的哇!真的秃噜了嘴,恐怕自己当场就被沉河里喂王八。
冯永沉吟了好一会,这才目光深沉地看着远方,幽幽道:“莫谈国事。”
此话一出,诸葛亮这般注意养气的人都抖了一抖,鱼杆直接戳进水里,赵四更是直接又一杆子抽过来,喝骂:“哪里来的混账子!叫你你便是了,什么时候山门出来的人变得连话都不敢了?连天下事都不敢的人,也配叫山门中人?”
老子是穿越来的!
冯永悲愤地揉了揉脸,好啦,现在脸上对称了,一左一右两道红杠杠。
赵四,你把文学作品中那个完美的形象还给我!
既然你们逼我,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天下大势,自赤壁一战后,已然定矣!丞相又何必考究于子?不过三足鼎立尔。”
“那依你之见,如若要复兴汉室,还于旧都,我大汉当如何做?”
蜀汉就没希望的好吗?好好地过上几十年太平日子不好吗?还复兴个屁?冯永心里诽谤。
“大汉偏安于川蜀之地,若守,则得天险之利,但若攻,则天险变阻碍。如今先帝刚刚御驾归天,民心不稳,当东和孙权,南抚彝越,北拒曹魏。尔后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待北方一旦有变,再行北伐。”
赵四“嗤”地一声冷笑:“欲学舌‘隆中对’乎?”
这毒舌老兵痞!
“东吴于大汉既有荆州之争,又有关君侯之仇,再加上先帝之恨,恐难再议和矣!”诸葛亮叹息道。
“不然,今观天下,曹魏独强而吴蜀弱。大汉与东吴合则两利,分则必被曹魏各个击破。我大汉与东吴之争,不过一州之地,关君侯之仇,不过私人之仇;而曹魏,却是篡汉之贼,乃国贼也,汉贼之仇,乃国恨也。一州与一国,国恨与私仇,孰重孰轻,丞相岂能不知?”
反正这都是别人过的话,冯永拿出来旧饭新炒,准备糊弄过关。
“妙哉!”哪知诸葛老妖一拍大腿,反应有点夸张,“食肉者鄙,古人诚不我欺。没想到朝中衮衮诸公,却反而不如一少年看得透,当真是尸位素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