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探春之三

A+A-

    不提后话, 先现在。

    傍晚时分,偌大的荣府随着各房掌灯而逐渐热闹了起来:都已是初冬了,天黑得早。

    下衙的贾政,下学的宝玉和贾环, 与本就在家中的贾赦贾琏, 以及邢王夫人并李纨凤姐儿还有一众女孩子们, 这时像是商量好的一样, 一起过来向老祖宗昏定省。

    还不都是让贾珠闹的!

    贾珠病愈大半,笃定身体撑得住,便要来祖母处请安, 家人几乎个个消息灵通, 人来得可不就那么齐?

    甭管众人心中有什么九九, 但弱冠之年便中举, 更得了岳父亲口夸奖“来日珠哥儿下场, 二甲进士总少不了”的贾珠, 的确是荣府公认的将来支柱和当家人。

    这一点, 贾赦贾琏父子都相当认可, 而且贾珠素来大气,他发达了必会提拔家人, 总比王子腾这个外人要靠得住。

    贾珠走了科举为官这条路, 爵位对他不仅没多大意义, 弄不好还会是拖累。

    王夫人也不曾过大房爵位的主意——暗自想一想兴许有, 但为了长子名声,她不会做这种蠢事。

    屋子够轩敞,一大家子到齐也不觉拥挤, 陆稹拉上贾珠和探春,让便宜孙儿孙女一左一右地坐在自己身边, 两队儿子儿媳妇则坐在她左右下手的位子上。

    陆稹扫视了一圈儿,拉着探春的手道,“前些日子珠哥儿那场病来得凶险。”

    我那日祖母怎么来得那样及时!

    贾珠记得分明,当他只有进气没出气,他母亲和媳妇便已哭昏了头。母亲八成是心虚,于是手足无措。

    猜着老太太的意思,他便要起身向庶妹和祖母道谢。

    陆稹先摁住了贾珠,继续挑明,“你得谢谢你这个妹子,若不是她提醒我,你许是得再耽搁些时日。”

    贾珠想起了那天之后他母亲先后发到陪嫁庄子去的几个丫头婆子,对探春拱了拱手,诚恳道,“多谢妹妹。”

    探春也连忙回礼。

    救命之恩嘛,仙子和她可都当得起珠大哥哥这声谢。于是她就顺从本心,没再什么客气话。

    贾珠何等聪明?

    见庶妹没有心翼翼回上几句谦辞,而祖母更是笑眯眯地望着他这个妹妹,他就知道真得好生谢一谢妹妹,再多孝敬些祖母了。

    然而兄妹投契,老太太乐见其成的模样,落在王夫人眼里,多少让她有些不自在。

    不过也只是稍微不自在罢了,她正亏心着呢,为这点事儿跟长子正经上一回,这种蠢招儿她绝不会做。

    邢夫人日常柠檬精上身,哪个孩子得脸她都不高兴,可余光扫到妯娌,她立时心情就好上了几分。

    两个便宜儿媳妇的表现,陆稹只当乐子看:不夸张地,贾珠一个人能收拾得了整个荣府,胳膊贾珍就算耍浑使阴招也照样不能奈何贾珠。

    到了摆饭的时候,陆稹开口把“闲杂人等”赶走,饭后特地留下贾珠和探春:她要把宁府的破事儿给这兄妹俩交代一下。

    救下贾珠的当晚,陆稹托梦,第二天姜潍正便已让心腹带走了秦可卿。发现预定的儿媳妇杳无音信,贾珍直到今天仍然保持沉默,只是一直没停了派人四处追查。

    陆稹一开口就是,“你们有位给废太子做侧室的表姑奶奶,”这的可不就是姜潍正的白月光,贾代化和贾代善的表妹,“宫变时生下一女,你们表姑奶奶临终托孤,把女儿托付给了你们宁府大爷爷。”

    陆稹越越多,贾珠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僵。而探春哪怕重活一次也是头一次听这段隐秘旧事,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后来你们大爷爷没了,敬哥儿便也跟着去烧热灶六皇子,想着家里还有废太子的姑娘,到时候把这姑娘交出来总能苟命,横竖他就是不信他父亲让秦家养育的姑娘真是十皇子亲女。”

    探春轻声道:“十皇子不是好话的人!”她是专门给珠大哥哥听的。

    贾珠思量片刻方颔首道:“这么来,敬大伯珍大哥许是都难善终,尽力保住蓉哥儿也就罢了。”

    陆稹直白地嘱咐道:“你们都警醒些,尤其是珠哥儿看好你大伯和你老子,别让他们由着性子来。”

    眼见着贾珠身体恢复,荣府的全部余荫几乎都在他身上,如今甚至宁府剩余不多的气运也分了个叉,大头在也在贾珠身上,部分护着宁府的两株幼苗贾蓉和贾蔷。

    贾珠和探春心事重重地告辞,陆稹又给女儿贾敏写了封家书:将今天转告兄妹俩的内容悉数记在信笺上,随信附赠调养身体的药材——陆稹亲自灌上一缕灵气的那种,找了个妥帖的家生子送到扬州去了。

    三个月后贾珠彻底痊愈,跟以前一样回到国子监读书。他已经定主意,十皇子登基开了恩科,就下场考进士去。

    而贾敏那边也有了回信儿:在孙辈里原主最疼宝玉但最信任贾珠无疑,而在三个亲生子女之间,贾赦贾政加在一起,恐怕也比不上贾敏一个人在她心里的地位。

    这个时候黛玉的幼弟也还活着,虽然一直病病歪歪的。

    贾敏在回信里表示:跟丈夫商量过,新君登基时也差不多就是他们回京的日子。随后更向母亲报喜,送来的药材实在太好,煎了药喝下去,全家都受益无穷。

    话林海真心灰意冷也是在妻子跟着幼子一起去了之后,现在全家都吃着他岳母不知从来弄来的上好药材煎出的养身汤药,全家身体好转外人都能一眼自明,林海不有什么雄心壮志,起码要为儿女铺好路压根无需赘言。

    自家连着好几代都单传,林海如今对这一儿一女真是当成心尖尖儿一般爱重。

    半年后,宁府出了件不大不的事儿:贾敬又因为服食“仙丹”而没了。

    诚然,在陆稹经手的大多数委托里,贾敬都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但这一次……他是果断地为了保护儿孙而自我了断,在得知儿子多次派人追寻秦可卿下落而不可得之后。

    贾敬凭真本事考中的进士,可谓宁荣两府想要从勋贵人家转型为诗书传家的第一人。他不得不去官,且把爵位交给嫡长子,那是因为投机失败,赔上了自己的全部前程,即便如此他依旧是宁荣两府里不多的明白人之一。

    却侄子死了,不管死得光彩不光彩,贾母这位老封君于情于理都要到场。

    陆稹依旧以贾珠和探春这一左一右两位“护法”给自己开道,见守在父亲棺木之前的贾珍正憔悴不已,且整个人时不时地犯迷糊,她就乐了:看来是从他老子那里知道真相了。

    其实贾珍就是受击太大,距离崩溃不远,但又能凭着常年历练出来的城府和定力勉力强撑不倒架子。

    而贾珠和探春也知道宁府大伯的真实死因,因此这兄妹俩的关切和怜悯也只停留在表面,内心都在赞同老太太那两句“不作不死”以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评断。

    贾琏现在是紧跟老太太行事,一见老太太面色如常但大哥给他使了个眼色之后表现得有些微妙,他也能琢磨过来:大伯死因不好拿到台面上来。

    贾赦和贾政才智的确有限,但总有一定水平的察言观色技能。坏了,事儿不!这是哥俩此时相同的心声。

    从宁府回来,陆稹不忘提点一下两个便宜儿子,“别过问,省得沾一身腥……横竖不冤枉。”

    贾敬对于贾赦贾政兄弟而言,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兄弟三个有多大矛盾也不是,但就是亲近不起来……

    贾敬心里不大看得上两个堂弟,而两个堂弟对此更是心知肚明。

    陆稹继续道:“他本事不,胆子更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儿他们又不是没想过。”

    或许……也不是没做过呢。

    贾赦和贾政立时就不好奇了。在没有王子腾亲自上阵挑唆蛊惑,以及贾雨村火上浇油的时候,贾赦和贾政都是老实本分人,真不爱惹事。

    毕竟都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又都在仕途上碰过壁,兄弟俩如今不求高升但求儿子给他们争面子,自己安享富贵生活也就是了。

    贾敬的丧事过去,贾珍也步了他老子的后尘:搬进道观清心寡欲去了。他也没跟谁商量,自己收拾了东西抬脚就走了,可把尤氏和贾蓉吓了一大跳。

    尤氏和贾蓉一个愁得睡不着觉,另一个忙得跑断了腿,都没能让贾珍回心转意。没奈何,这半路母子俩只得找上荣府,试着请老太太出面上一回。

    抛开本性不,正是因为贾敬投机赔掉了大半家底,贾珍总想着翻盘不惜铤而走险,宁府才能落得那样凄惨的下场——比荣府惨得多,荣府再落魄,回乡后日子总能过得下去,哪怕贾珍遇赦回来吸了次血,依旧过了下去,而宁府则是“全灭”结局。

    贾敬和贾珍并不冤枉,尤氏和贾蓉最大的错处就是见死不救,但只要想一想贾珍平日里的言行做派,陆稹明知道尤氏和贾蓉各有问题在,也不免可怜她们一下。

    罢了,她已然接近金丹末期,早就不怕泄露天机太多而受什么天谴,所以能救一个就算一个,但提点之后依旧不曾醒悟或者悔改,一意孤行错上加错,那也只能由他们去。

    尤氏和贾蓉当然一点都不头铁,被老太太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母子两个都顶着张惨白的脸,神情不属,明明踩在平地上,却深一脚浅一脚地“飘”走了。

    贾珍一直在道观里待着,醉生梦死都无所谓,只要别作妖,一个善终总能保得住。

    然而遇上一次挫折就认命的话,这也不是贾珍了。他多在他父亲生活了十几年的道观里,整理过父亲的遗物后把当年他父亲怎么投靠当时的大热灶六皇子,六皇子又为什么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忽然倒台……一股脑儿都写成了折子,借着父亲刚死且没有遗本的机会,使了大笔银子,通过几位大太监递到了皇帝的手上。

    平心而论,六皇子会被皇帝厌弃,再到大失人心而倒台,若十皇子姜潍正没在背后做点文章,也不现实。

    只是姜潍正每隔两天就能在睡梦之中看上一集以自己为主角的连续剧,还规规矩矩看了一年——就算他想换台也完全做不到啊,虽然没完结,但总能让他有所准备……

    所以这折子递上去的时候,姜潍正已经事先看过了一遍,跟梦中连续剧的剧情印证了一番后他一个字儿都没改,让太监送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皇帝都没看完,就气得当场中风了。

    作者有话要:

    完结倒计时啦,下章大师兄归来,再带来个贾琏的委托,所以最后一个故事贾家会大发达,靠贾珠贾琏元春和探春完成的大发达~~~~~~~~~比心~~~~~~~~~